第227章 沧州豪强,郑启州(1 / 1)

杏花楼。

众所周知。

八爷等宗室勋贵,素来喜欢在杏花楼吃茶喝酒。

而对于下边的人而言,自然喜欢所谓的“上行下效”。

尤其是董玉等自翊投靠在八爷魔下的读书人,眼见八爷喜欢来杏花楼,自来每每多在杏花楼流连。

就算是杏花楼中寻常的一壶龙井茶,要靡费一两银钱,往来门客书生,依旧是络绎不绝。

正当放榜结果还未出来前,此时天日放晴,杏花楼外的河面水光激滟,董玉等一众书生正在杏花楼中设宴,吃茶喝酒。

眼看这帮书生,秋闱考试过后,一派欣喜之色。

董玉冷眼旁观一众人等放浪形骸之色,他手指摩挚着白瓷茶碗的表面,不动声色地挪开眼,心中微微冷一声。

蠢货。

儒家所谓,和光同尘。

若非为了掩盖自己身上过于人的傲气,遵从父亲所说的中庸之道,也为了维持自己表面上的谦逊有礼,董玉怎会同这帮蠢货在酒楼中荒废时光?

若说其中都是一帮酒囊饭袋之徒,倒也不至于,可就董玉看来,此次秋闱科举中,除却极少数的那么一撮其馀,不过都是尔尔。

尤其人群中,那些结局未定,如今就差喜形于色、眉飞色舞之人—

董玉牵动了一下唇角,眼中掠过一抹讥嘲,再度抬眼,见旁边有所谓的同窗前来交谈,于是脸上便又露出平日里那谦逊温和之态:

“金兄,此次秋闹,观金兄之面色,似乎早已满志?既如此,那我就祝金兄金榜题名,得偿所愿了哈哈”

一时之间,场面热络,笑语晏晏。

也正是此时。

场中一隅。

同样也是本次京城秋闱的书生。

只是和人群中心的书生不同,那帮书生,要么似是董玉一般,出自京城权贵,就算不是勋贵子弟,也至少都是权贵后代。

再差一档次,也是京官出身,家中乃是书香门第,出自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

偏生这边坐着,闷声不,瞧着似乎是在喝闷酒的书生,则是少数派,这帮人放不下面子,上去攀附权贵,原本出自乡绅阶层,放在乡里之间,也算是个体面人家,但是如今进了京城。

京城之大,却不是一个乡绅可以囊括的。

对于董玉等人而言,曾经要让一方父母官都露个笑脸的普通乡绅,不过是一只手便可以碾死的蚂蚁。

他们此番进京赶考,不少年纪轻轻的书生,入了神京,见多了其中的繁华,再对照那帮高门子弟,心中不平之气,好似烈火烹油,在心中煎熬。

要说其中,无疑以一名河间府沧州内考生一一郑启州为最。

郑启州,出自沧州豪强地主郑家,因为近漕运枢钮,兼营盐业、漕运、当铺等,其中长湖盐场赫然就在其下。

其家族占田三千馀亩,地租两千石粮食,年入上千两,即便是在沧州,也是赫赫有名的一方大族地主豪强。

郑启州作为郑家嫡长子,自幼听从家中长辈规训劝导,认为他乃是振兴家族兴旺昌隆之枢钮。

秉承家族长辈厚望,他自幼千娇万宠,幸得天赋不错,再加之家学蔚然成风,加之性格聪颖好学,读书不错,年纪轻轻,便能入京赶考。

若是此番中举,便能有举人功名,将来金榜题名,甚至被榜下捉婿,也并非不可能。

只是,成也年轻,败也年轻。

正因为年轻,所以才会年少轻狂。

郑家放在沧州,是一番豪强家族。

但是放在京城——落在那董半朝,落在那四王八公,落在那“假不假白玉为床金做马”的人家眼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起眼的罢了。

郑启州来之前,兴致冲冲,想着势要金榜题名,将来有朝一日蟾宫折桂,封王拜相。

可是如今真来到了京城,看着那董玉之流,举手投足,便有人前赴后继,更有无数人拥是,郑启州失神之馀,不免心中不平。

曾几何时,他也是青年才俊,可是入了京城—仿佛一时之间,就不起眼了。

郑启州失魂落魄之际,旁边却传来愤的低语声。

“有什么了不起的?若是我有这般家世,若是我有那般底蕴,此时在场中谈笑风声之人,是否是他们,尚未可知!”

话落,旁边的推杯换盏声再度传来,转而低语声伴随着杯盏交碰的声音,再度传来:

“孙兄,此番秋闹,等你一举夺魁,必要让这帮高门子弟好好看看,我等也并非是如他们眼中那般、那般———一无是处!

语毕,正当郑启州望着眼前,证惬出神时,就见一盏酒杯出现在自己面前。

随即,他抬起头,看到的就是周围人同仇敌气,义愤填膺的面容:

“郑兄,你觉得呢?”

郑启州见状,不知为何,按理来说,自己本该是和这群人站在同一立场,义愤填膺。

可是看着他们的怒气盈面的样子,郑启州心中除了愤外,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兴阑姗。

他牵扯了一下嘴角,起身,缓缓推开身前的酒盅,勉强笑道:

“对不住了,孙兄,方兄,我身子不适,先回客栈一步。”

看着郑启州脚步略有些急促的背影,身后的议论声,先是一寂。

紧接着,这帮抱团的考生,似乎是为了掩盖那份尴尬和恼怒,于是再度响起了交谈声。

“唉,郑兄弟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过孤僻。将来入朝为官,总是这般孤僻不合群,可不好啊

有人摇头感慨,也有人目露不满。

“不过就是年轻气盛,没有摔过跟头罢了。”

“哼,郑启州可是沧州郑家的嫡长子,还是当地数一数二的神童,中榜提名,指日可待,自然看不上我等”

“切,只盼着他莫要得意过头,小心来日摔个大跟头!”

杏花楼外。

不知不觉间。

郑启州就来到了东城,东直门附近。

东四牌楼。

这里是京中有名的绸缎、皮货、珠宝等钱货两讫之地。

往来等人,要么是富商,要么京中有权势的公子哥儿和高门大户的采买。

郑启州之所以停在东四牌楼附近,只是因为他看到了一个他认识,但是对方不认识他的身影。

也是对于此次科举考生,如雷贯耳的名字一贾宝玉。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农门举族科举! 吸灵天尊 综武:铁血霸主,从踏破北莽开始 青春恋曲:时光里的眷恋与抉择 镇魂街:称王?问过我的天策军? 红楼:从庶子到帝王 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 漂亮老婆,非要出去捡垃圾怎么办 三清记 凡人:我温天仁,只想长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