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个时辰,战斗便接近尾声,赵都监被武松一刀劈于马下,大部分官兵或死或降。
大批的粮草、军械,成了二龙山与梁山的战利品。
清点战场,缴获之丰,远超预期,光是粮草,就足够二龙山与梁山近万人马食用半年之久,更有金银绢帛、铠甲兵器无数。
缴获的粮草军械等,被迅速转移至黑风峪深处预先找好的隐秘山洞,由两队人马共同看守。
残局自有喽罗打扫,而双方的内核首领——武大、杨志、武松与吴用、刘唐、三阮,则聚在临时搭建的军帐内,气氛热烈而凝重。
“痛快!真他娘的痛快!”刘唐抹了一把溅在赤发上的血点,咧嘴大笑,露出森白牙齿,“这票干得,比那生辰纲还来得爽利!”
阮小七也兴奋地搓着手:“这么多粮草兵器,够俺们梁山吃用许久了!武大先生,你这算计,俺阮小七服了!”
吴用羽扇轻摇,脸上带着智珠在握的笑容,但眼神深处却对武大更多了几分忌惮与探究。
此战,武大展现出的情报精准度与战术布局能力,远超他的预期。
他原本以为二龙山只是多了武松一员猛将,没想到真正可怕的,竟是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武家大郎”。
虽然早有预料,但依旧让他忍不住心悸,这样的人物若是归顺他们梁山倒也罢了,若是……只怕必成心腹大患!
武大自是看出了吴用眼中的算计和忌惮,却丝毫不以为意,真正和这些梁山好汉接触过,他这才发现,自己之前着实有些高估了他们。
“看来多少有些受仿真器所累,或是很多东西都是基于自身认知而来,这些个梁山好汉多少有些被影视作品神话了……”
思虑间,只听吴用开口道:“武大先生,杨制使,武松兄弟,黑风峪一战,慕容彦达折了粮草,损了兵马,更失了颜面。依贫道之见,其反应无非两种:一是龟缩青州,严防死守,同时上奏朝廷,请派大军;二是恼羞成怒,尽起青州之兵,前来报复。”
杨志沉吟道:“吴学究所言极是。慕容彦达性格骄横,仗着贵妃之势,在青州说一不二。此番吃了如此大亏,以其性情,恐难咽下这口气,倾巢而出报复的可能性更大。”
武松立刻道:“来得好!正好省了我们攻城的力气!就在这野外,与他决一死战!”
武大却是看懂了吴用的意思,对此他也颇为赞同,何况本来,他就想将众人的想法往这方面去引。
只见他缓缓摇头,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慕容彦达或许骄横,但他身边未必没有明白人。强攻我二龙山,即便能胜,也必是惨胜,青州防务空虚,他敢冒这个险吗?更何况……”
他顿了顿,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我等的目的,从来就不是与他野战决胜,而是那座青州城!救施恩,取钱粮,扬威名,乃至……为未来谋一个更大的格局,都需要拿下青州!”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拿下州府?这可是捅破天的大事!
远比劫掠粮草要严重得多!
即便是鲁莽如刘唐,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可是造反,势必要杀头的大罪!
任何朝代,任何一个皇帝,都要发兵围剿的!
吴用眼中精光爆射,羽扇停在胸前:“武大先生……果真志存高远!只是,青州城高池深,守军数千,更有花荣这等神箭手坐镇,强攻绝非易事。不知先生有何妙计?”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武大身上。
武大走到那张简陋却关键的沙盘前,手指点在青州城模型上,缓缓划动。
“强攻自然不行,需得智取。而智取的关键,便在于四个字——‘里应外合’。”
“里应外合?”吴用若有所思,“先生是指……我们在城内有内应?莫非是那施恩的旧部?”
“是,也不全是。”武大目光深邃,“施恩旧部在牢城营,虽然也是一步棋,但终究力量有限,而且容易被监控。我所说的‘里应’,另有所指。”
他看向吴用,意味深长地道:“吴学究可还记得,我此前信中提及,青州守军‘或有异动’?”
吴用何等聪明,立刻反应过来:“先生是指……花荣?”
“不错。”武大颔首,“花荣乃将门之后,武艺超群,更兼忠义。他屈居慕容彦达之下,只因上官之命。慕容彦达对其表面倚重,内心何尝没有猜忌?更何况,我早已通过特殊渠道,将慕容彦达可能对他不利的消息,透露给了如今在花荣处的宋江。”
“宋江?”吴用心中又是一惊,他没想到武大连宋江这一步都料到了!“宋公明在花荣处?先生如何得知?又为何要透露消息给他?”
武大自然不会透露自己是穿越者,只是淡淡道:“江湖消息,自有渠道。宋江与花荣交厚,更以‘义’字着称。得知慕容彦达欲对花荣不利,以宋江之智,绝不会坐视不管。他必会设法劝说花荣,早作打算。而对我等而言,花荣的态度,便是此战胜负手!”
他继续推演道:“若是慕容彦达因黑风峪之败,迁怒花荣,或强行命其出兵,以花荣之傲骨与宋江之劝解,双方矛盾必然激化。此为其一。”
“其二,”武大手指移向青州城的一处侧门,“青州城防,并非铁板一块。慕容彦达横征暴敛,城中百姓、乃至部分低级军官,早已怨声载道。”
“我只需令二龙山细作,趁乱在城中散布流言,言慕容彦达欲弃城而逃,或欲屠城泄愤,制造恐慌。同时,以重金收买或胁迫关键城门守将,尤其是那些不得志、受排挤之人。”
“其三,便是时机。”武大目光灼灼,“待慕容彦达因黑风峪之败,心神不宁,与花荣矛盾公开,城中流言四起,军心浮动之际,便是我等雷霆一击之时!”
他最终将手指重重按在青州城的内核——兵马总管府:“届时,我军可分三路。一路,由我二弟武松率领,伴攻东门,吸引主力。一路,由刘唐、三阮兄弟率领梁山精锐,借助收买的内应,突袭防守相对薄弱的西门或北门。”
“最后一路,也是最重要的一路,则由杨制使与吴学究亲自统领,集结双方最精锐的力量,直扑兵马总管府,擒杀慕容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