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午,街道办给阎家送来一份通知书。
下班回来的阎埠贵,看到杨瑞华拿出来的通知书,瞬间呆愣当场。
阎解成和阎解放都有工作,不用参加之山下乡。
阎解旷不是家里的独子,年满十六岁,又没有工作,成为上山下乡的一员。
早在去年的时候,阎埠贵就知道上山下乡的事了。
得知自己要去下乡,阎解旷心中怨恨父母。
二哥阎解放的工作,是找阎埠贵借钱买的。
阎埠贵手里还有不少钱,却舍不得拿钱给阎解旷买一份工作。
工作岗位有限,不想上山下乡的人很多,物以稀为贵,工作岗位的价格不断飙升。
以前轧钢厂的一个工作岗位,大概能卖五百块钱左右。
现在一个普通的工作岗位,有人开价两千,都没能买到。
永安集团在北城,除了研究所长期招人,其馀单位早就不招工了。
“听说了吗?前院的阎解旷,下周就要去秦州种地了。”
“阎解放年满十六岁,没有工作,又不是独子,他不下乡谁下乡?”
“只要不是独子,又没有工作,年龄到了十六岁,就会上山下乡。”
“永安学校的学生,不用参加之山下乡,入读永安学校,可以从幼儿园一直读到初中毕业,成绩好的学生,还能读永安高中、永安大学。”
“要是我的孩子,在永安大学读书就好了,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永安职校读一年,就能成为永安集团的员工。”
“哎,从永安幼儿园到永安高中,都只招员工子女、军属子女、无父无母的孤儿,要是招外面的学生就好了。”
这天晚上,阎家齐聚,商量阎解旷下乡的事。
阎埠贵语出惊人:“解旷,下乡需要用钱,我借你一百,等你回来了,还我一百二。”
打零工一年左右的阎解旷,手里只有十几块钱。
初中毕业的时候,他没考上高中,只得出去打零工。
零工有时有,有时没有,年龄不大,体质一般,收入有限。
阎埠贵夫妇还收他的房租费、生活费,本就干瘪的钱包,更是雪上加霜。
阎解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理会父母的家人生意,也没替阎解旷说话。
阎解放倒是帮阎解旷说了几句,阎埠贵右手一伸,示意阎解放替阎解旷拿钱。
阎解成、阎解放、阎解旷、阎解娣都是不孝子,还是白眼狼。
纵然阎解旷是自己的亲弟弟,阎解放也不可能给阎解旷钱。
无力反抗的阎解旷,签下一张借条,从阎埠贵那里,借了一百块钱。
准备了一些生活物资,买了一些东西,一切搞定的阎解旷,开启下乡的旅途。
其他父母送孩子,还会泪流满面,阎埠贵夫妇送阎解旷,担心借出去的那一百块钱。
秦淮茹下班回到大门处,遇到了杨瑞华。
“三大妈,你家解旷写信回来没有?”
“他写没写信回来,跟你有什么关系?秦淮茹,你有关心我家解旷下乡的事,还不如想想你家棒梗,他今年十三岁了,读书成绩不好,等他初中毕业,也会去下乡。”
惨遭重创的秦淮茹,顿时担心起宝贝儿子棒梗。
调皮捣蛋的棒梗,经常小偷小摸,成绩名列全班倒数,等他初中毕业,肯定考不上高中,更考不上中专,没有工作的他,免不了上山下乡。
城里的工作岗位有限,又不能创造工作。
就算需要增加某个单位,也会将新增单位的工作,尽量分给现有的单位。
甄旭东曾经开启的集成模式,让原本会诞生的某些单位,都无疾而终了。
回到中院的贾家,秦淮茹拿了一瓶酒和一斤腊肉,正准备去找后院的刘海中。
在秦淮茹看来,刘海中是永安工厂的副厂长,有能力把她调到永安工厂。
等她成为永安工厂的员工,棒梗、小当、槐花都是永安员工子女,可以转到永安学校读书。
贾家在院里多穷,刘海中又不是不知道,只带一瓶酒和一斤腊肉,合情合理,又不会给刘海中惹上麻烦。
看着秦淮茹手里的东西,张翠花质问:“你这是?”
秦淮茹连忙解释:“妈,我想给二大爷送去,如果他能把我调到永安工厂”
张翠花双眼一亮,催促道:“那你快去吧。”
拿着白酒和腊肉的秦淮茹,来到后院的刘家。
还没走进刘家,她就被陈蓉堵在门外。
任由秦淮茹装穷哭惨,陈蓉都无动于衷。
刘海中左一句集团规定,又一句集团规定,把秦淮茹拒之门外。
已经升到十四级的刘海中,还想当永安工厂的厂长、书记。
要不是他今年五十三岁了,自身知识底蕴不足,他还想多升几级。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变弱了很多,刘海中的自学,变得更加困难。
“秦淮茹,不是我不愿意帮你,我们集团有规定,谁敢私下帮人进厂,轻则直接开除,重则送去民安,再加之我们厂早就不招人了,好几年都没招收一名员工。”
打发走秦淮茹,刘海中转身回到客厅,继续吃着晚饭。
入职北城永安工业研究所的刘光天,没能分到永安员工小区的房子。
北城的永安员工小区,早就住满人了,永安集团没有在北城新建员工小区的计划。
北城公家手里的空房还有不少,永安集团没必要再建员工小区。
再建员工小区,建筑材料和人工都很简单,却需要申请土地。
工作场所附近的土地,早就分完了,员工小区的位置,不宜距离工作场所太远。
后院有邻居搬走,空出两间房子,刘光天向永安工业研究所申请。
在永安研究所的操作下,后院的两间房子,过户给刘光天。
三间房子本来在街道办的手里,永安研究所出面购买,然后转给刘光天。
刘海中拿出两间房,分别转给刘光齐和刘光天,他还剩七间房。
刘光齐和刘光天,单位分了两间房,算上刘海中给的一间,二人各有三间房。
刘海中和陈蓉算了算帐,给刘光福一间房子,他们还剩六间房子,等他们百年之后,三个儿子各两间房子,谁也不吃亏。
刘家总共十一间房子,多吃多占?
刘海中等级高,刘光天又是工程师,刘海中、刘光天、于海棠、刘光齐、杜揽月都有工作,刘家十一间房子,不但没有超标,还低于标准。
四合院的房子,居住条件一般,比不上干部楼。
刘海中和刘光天都符合干部楼分配标准,平均下来,刘家的住房条件,低于永安集团的标准。
后院总共十四间房子,刘家占了十一间,许大茂家有三间,自此,后院只剩刘家和许家。
听到后院空出来的两间房子,分给了刘光天,心里不平衡的张翠花,在易中海的怂恿下,前去三个单位举报。
三个单位调查后,发现刘家的房子虽多,却符合住房标准,这事最终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