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得到粮食的贾家,隔三岔五的找易中海借钱借粮食。
轧钢厂里只是六级钳工的易中海,虽然是院里的一大爷,但他没有刘海中和阎埠贵支持,又想让院里的邻居救济贾家粮食,无异于痴人说梦。
三天后,计上心来的易中海,再次召集全院邻居开会,借口街道办要求共渡难关,全院所有邻居,应该一起吃饭。
刘海中没有答应,也没反对,让刘光齐去找街道办的人。
不到半个小时,王云霞带着街道办的人到来。
易中海说道:“王主任,我在院里提议共渡难关”
王云霞点了点头,笑道:“这主意很好,我决定了,你们院里一起吃饭。”
甄旭东说道:“你们想咋办咋办,这事跟我无关。”
“甄旭东,你什么意思?”
“你们要一起吃饭,那是你们的事,我家不参与了。”
“王主任,我举报,甄旭东家天天吃肉。”
“有本事吃肉,没本事吃屎!”
王云霞怒道:“甄旭东,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说这样的话。”
甄旭东站起身来,上前就是一巴掌,王云霞吐血倒地,牙齿掉落几颗。
“我的胆子一向很大,谁说要一起吃饭的?”
甄旭东话音一落,转身就是一脚,张翠花倒飞落地。
怒气迸发的王云霞,当即拔出身上的配枪。
她还没来得及瞄准,枪声响了,王云霞右手被子弹命中。
右手被子弹打穿,疼痛难忍的王云霞,忍不住尖叫。
在场的一个个邻居,先是神情呆滞,然后徨恐不安。
“再有下次,送你上天,媳妇,我们走。”
甄旭东收了配枪,转身走向前院,刘志琳提着长凳跟上。
回到独院,甄旭东使用家里的座机,打了一个电话。
院里的不少人,都被他刚才的举动吓了一跳。
刘海中一家都很淡定,跟甄旭东相比,王云霞只是一个蝼蚁。
永安集团的保密等级很高,甄旭东的保密等级也很高。
街道办之前的主任,对甄旭东的工作,都不是很清楚,何况是王云霞。
不知道院里的情况,强制让院里一起吃饭,哪有这样的规定。
甄旭东是龙法处的顾问,新增什么规定,他都一清二楚。
张翠花和秦淮茹是农村户口,最根本的原因,是她们为了农村的地。
新龙国成立之初,给农村的百姓分了地,城里的收入比农村高,但农村每人都有地。
如今农村成立公社,限制户口迁到城里,农村有地的张翠花、秦淮茹、棒梗、小当,不回农村种地,让院里的人养活,凭什么?
不到半个小时,王云霞被抓了,民安开始调查。
捂盖子,拿好处的王云霞,面临北大荒种地二十年的福利。
单凭王云霞对他拔枪,甄旭东就有充足的理由送对方上天。
无论是谁,只要对他用枪,他将其干掉,都是合情合理合法。
次日上午,甄旭东使用办公室的座机,打了几个电话。
戈壁永安直营店研究所旁边的永安直营店,必须保证供应。
他让调查监督部的人,把干旱区的百姓粮食状况,每天汇报一次。
永安集团的仓库,遍布龙国各州,目前已有一百二十几个。
有丁氏集团、蛟龙集团、黎国兜底,人人吃饱,比较困难,不让人饿死,难度不是很大。
他的小世界,总面积只有三千四百多万亩,其中七成都是水域,土地面积一千零二十万亩左右,扣除各种山脉,适合种地的面积,仅有三百多万亩。
小世界种植的粮食很少,总面积不到一千亩。
蛟龙集团名下的驻地和矿地很多,其中不少矿地和驻地,都种植了粮食。
干旱还没来临之前,甄旭东就让丁氏集团和蛟龙集团购买了很多粮食。
蛟龙集团和丁氏集团储备的粮食,即使无法让龙国所有人吃一年,也能让龙国所有人吃大半年。
甄旭东心里觉得,那些玩文本游戏的人,饿死的数量越多,对龙国的好处越大。
前世的灾荒持续了三年,禽院影视世界的龙国,灾荒会持续几年,他也不知道。
为国为民的单位,供应充足的粮食肉类等,某些吃饱了撑着的群体,就应该体验一下饥饿。
上辈子曾有某个‘教授’说,粮食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跟农民没有任何关系。
永安集团员工的伙食标准,依旧维持原状,自然而然的被某些人指责。
甄旭东也没忍气吞声,当即让人调查,随后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永安集团消耗的粮食肉类等,要么是永安农场提供的,要么是从丁氏集团买的,没占统购统销的一分一毫,凭本事吃饭,天经地义。
等级不同,工资不同,工作不一样,创造的价值不一样,享受一样的伙食,凭什么?
干旱还在持续,钻井队的数量飞速增加。
纵然钻井无法彻底解决种植用水问题,也能解决生活用水、小范围种植用水。
五艘穿山甲艇,被调去修建河流。
渝城的永安工厂,再次生产穿山甲艇。
时速可达十五公里的穿山甲艇,不但可以用于挖掘隧道,还能用于修建河流。
王云霞挨了一枪,还被开除,送到北大荒种地,院里没人蹦跶了。
易中海虽然还是院里的一大爷,但他不敢组织全员开会,更别说是让邻居帮扶贾家。
红星轧钢厂早已执行餐盘吃饭,没有何雨柱用饭盒带回来的剩饭剩菜,生活陷入困境的贾家,持续吸血易中海。
为了让易中海出钱出粮,秦淮茹跟易中海幽会的时候,说小当是易中海的女儿。
张翠花经常跟易中海说,贾东旭是易中海的亲儿子。
早已看破张翠花的阴谋,易中海心里否认贾东旭是自己的儿子,但他指望贾东旭养老,又觉得小当很可能是他的女儿,只得一次又一次给贾家钱或粮食。
张翠花的鞋底卖不出去,没人找秦淮茹做衣服,二人经常去钓鱼。
每天都有人打猎、钓鱼、挖野菜。
得知永安集团的仓库,又增加了不少粮食,老领导想让永安集团提供一些粮食。
“领导,干旱会持续多久,谁也不知道,永安仓库的粮食不少,却不是无穷无尽,我让人每天上报数据一旦有百姓即将断粮,永安仓库就开始放粮。”
“旭东,还是你想得远。”
“领导,这是昨天的数据,定量减少一成,城里顶多吃不饱,各地农村的粮食,还能坚持一段时间,粮站也有一些粮食。”
甄旭东的想法很简单,永安仓库的粮食放出去多少,就从丁氏集团和蛟龙集团补充多少。
完工的永安公路越来越多,车运速度日益提升,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使用铁路运输和船运。
大江大河依旧禁止捕鱼,原本禁止捕鱼的某些支流,可以捕鱼了。
捕鱼装备和技术都很落后,即使允许捕鱼,也没多大的收获。
只有津城一个永安造船厂,生产渔船的效率太慢,甄旭东打算在辽州锦城、粤州雷城、禹州台城都建造一个专门生产渔船的造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