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绩也沉默下来,他让李承乾提防房俊,是怕房俊以后操弄权柄革新变法动摇帝国基石,可直至眼下房俊除去在右屯卫废黜府兵制改用募兵制之外,并无其他逾矩之处。【】
人家还没干的事情,如何让皇帝提防?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古往今来君王治理天下的规范,君王制定政令,大臣负责施行,百姓黎庶听命而行,则天下大治也。若不安于现状,野心勃勃试图革新鼎器丶重编吏治,必然使得天下纷纭丶物议沸腾,动摇帝国根基。”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孔子的话语,自汉以来,被历代君王奉为圭臬,作为执政之基础。
这话的意思很浅显,作为百姓只要听从统治者的号令即可,决不能让他们知晓“为什么”的,因为知晓“为什么”,就明白了王朝的本质不过是统治者依附于百姓身上敲骨吸髓剥削无度以供养贵族丶官僚的奢靡生活这谁受得了?必然天下大乱不可。
同理,所有的新政都意味着固有既得利益集团的崩溃,将他们的利益剥夺,转嫁给那些没有得到利益的人,而人的贪欲是无限的,既得利益者绝对不愿出让原本属于自己的利益,那些新得到利益的人更会得陇望蜀,意识到原来想要攫取利益也并不是不可能,只要变法革新就行了呗?
社会根基因此动荡,帝国基石有倾复之忧。
故而,古往今来的既得利益者对于变法革新之事深恶痛绝,国富不富丶军强不强他们漠不关心,只知道社会秩序丶权力架构不能变动,否则越来越多的人会对旧有的秩序发动挑战
李承乾沉默的喝着茶水,面色沉静不见神情变动,忽然放下茶杯,抬眼看着李绩,问道:“英公乃国之柱石,文武双全,朕心中有一疑惑想要请教你说,大唐之复灭在何日?”
李绩很是意外,没想到大唐皇帝居然问出这样一个犯忌讳的问题
这皇帝一天到晚都在琢磨什么?
是了,皇帝本是心性纯善丶敦厚温和之人,既然有这番颇有些“离经叛道”“不务正业”的想法,必然是受到身边人的影响,而这个“身边人”也只能是房俊
果然自己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的。
但这个问题太过深邃,涉及到的学问很多,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应对,只能含湖道:“大唐顺应天命丶吊民伐罪,于隋末乱世结束天下混战,救万民于水火丶解百姓与倒悬,自然国祚延绵丶长盛而不衰。”
“嗬嗬,此间只你我君臣二人,坦诚以待即可,何必拿这种三岁孩子都不信的话来湖弄于朕呢?秦王嬴政一扫六合丶统一神州,自认为功过五帝丶德盖三皇,所以自称‘皇帝’,且由他而始称‘始皇帝’,其后子孙以二世丶三世万世延续然而诺大的秦帝国在秦始皇之后二世而亡,还有谁会相信那些万世不竭的无稽之谈呢?”
“呃”李绩无言以对。
李承乾执壶给李绩斟茶,笑着说道:“夏商周以降,王朝兴灭丶皇权更迭,无论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还是斩白蛇战霸王一统寰宇的大汉太祖皇帝刘邦,亦或是结束南北朝乱世的隋文帝杨坚这些都是一代人杰,这几个王朝也都曾兴盛于一时,但最终的结局却都免不了灰飞烟灭。由此可见,对于王朝来说,必然有一个痼疾存在,若不能将之根除,则无论如何强盛一时的王朝都难逃复灭之结局英公以为然否?”
“”李绩依旧无言以对。
他伸手接过茶杯,捧在手里目光呆滞,脑子有些转不过来,现在的陛下居然成长至这等地步,已经开始思考如此高深之问题了吗?
这个问题,李绩自己甚至从未想过。
秦暴政当道丶横征暴敛,始皇帝骤然离世未能使得皇权平稳过渡,李斯丶赵高扶持胡亥登基,且矫诏赐死公子扶苏,导致秦帝国中枢权力架构完全崩溃,加之六国复灭之日未久,残留各地的六国贵族趁机兴兵作乱,九州板荡丶烽烟处处,灭亡自然应该。
汉朝末年皇权旁落,皇帝皆是冲龄继位丶主少国疑,各地军阀趁机兴起,最终禅让于曹魏。
隋朝复灭未久,隋炀帝横征暴敛历历在目
每每想起这些王朝的复灭,大都将问题归咎于末代皇帝或无能或昏聩或暴戾,认为只要不犯下那些错误,王朝自然能够长长久久丶世代传承。
谁会去思考其中的必然呢?
李承乾正襟危坐:“即位以来,朕每每思之以往王朝之复灭,发现一个规律。王朝兴起之初,旧有的利益集团被打破,世代攫取的利益重新分配,这体现在天下的土地人人有份。百姓得到土地,只需努力耕作便能安身立命于是,这个时期的王朝必然政局稳定丶欣欣向荣,只要皇帝不是个傻子,往往盛世可期。”
说到此处,他顿了一顿,喝了口茶水润润喉,精神有些振奋,能够给李绩上课的机会可不多
“但这样的好日子不会太长久,因为随着国家富裕丶政局稳定,利益分配已经固定,底层上升的信道被彻底堵死。而天灾人祸是不可避免的,普通百姓或许可以通过勤劳耕作获取安身立命的机会,但抵挡灾祸的能力极为欠缺,往往一场大病丶一场天灾便使得毕生之辛劳所得付诸流水。而这个时候,正是贵族放贷租贷以攫取土地丶人口的好机会。”
李绩默默颔首。
他自己也是世家出身,如何不明白世家门阀赖以发展壮大的最初始手段呢?
对于百姓来说,一场天灾或许意味着家破人亡;但对于世家门阀来说,一场天灾,就是一场掠夺土地人口的盛宴。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脱机朗读的换源神器,换源app】
灾祸之年,粮价暴涨,世家门阀以十倍之价格将粮食赊欠给受灾百姓,等到灾祸过去,年景变好,土地粮食丰收,粮价暴跌,百姓还债的时候发现要以赊欠之时十倍甚至百倍的代价去偿还结果自然是还不上。
还不上怎么办呢?
要么卖田,之后租贷世家的土地沦为佃户;要么卖身,成为世家的奴仆
世家门阀在一场一场的天灾中发展壮大,百姓则在一场一场的天灾中家破人亡,官府甚至不能在其中起到半点有效的作用,因为双方都是按照契约办事。
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李承乾挪动一下身子,缓解一下麻痹的双腿,续道:“一年一年过去,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得不沦为世家门阀的佃户丶奴仆,而世家门阀隐匿了这些土地丶人口,不向朝廷缴纳相应的税赋国力衰退,民不聊生,盛世又成为前朝末世时候的样子。”
下面的话不用说,李绩自己也知道,百姓被逼的活不下去,只需一点点引子便会揭竿而起,烽烟烧便神州处处,无数枭雄在乱世之中应运而生,领导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推翻腐朽的王朝,创建新的王朝。
于是,大家都有土地耕种,都有官职可当,都有买卖可做,政局稳定,盛世可期。
百十年后,一切卷土重来
李绩彻底沉默。
王朝兴灭丶皇权更迭,土地兼并丶乱世烽烟,这种事载于史册彼彼皆是,但凡读过书的人都知道,所想的也都是如何避免昏君祸国丶奸臣殃民,贤臣如何诤谏丶能吏如何治国,何曾有人去深思其中的规律与必然?
半晌,抬头见到李承乾目光灼灼,李绩问道:“陛下可是想到了打破这种轮回的办法?”
李承乾兴奋的左手握拳锤了一下右掌心:“正是如此!”
这下连李绩也忍不住好奇了,整了整姿态:“请陛下赐教!”
李承乾道:“其实很简单,所有一切都痼疾都在于土地之上,世家门阀丶达官显贵拼了命的兼并土地,以此壮大自己的势力丶夯实自己的根基;而百姓失去了土地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本,这两者是针锋相对且绝对相背的想要解决这个死循环,那就必须将土地的作用予以澹化。”
李绩目定口呆:“将土地的作用澹化?”
土地是什么?千古以来,所有的书本道理丶生活经验都告诉人们土地就是生存的根本,再多的钱丶再大的官都不能保证人的生存,唯有土地上栽种的粮食可以。
而粮食就是一切。
这如何澹化?
李承干的脸上略有红润,目光有些狂热:“让世家门阀感受到土地并不是他们唯一可以追求的东西,亦或者,有着无穷无尽的廉价土地让他们去追逐,而不是将目光紧盯着百姓的那么点儿土地;与此同时,让百姓可以摆脱土地的束缚,使得他们即便失去土地也依旧可以活下去。”
“”
李绩有些犯晕,运筹惟幄决胜千里的无敌统帅头一回觉得脑子不够用,皇帝的话语他听得清清楚楚,但一个字都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