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进林采果的,什么女童?”
那刺客不露辞色,绕着周遭灌木走了一圈,道:“不对,这里还有一个活物的气息。”
“这猴儿不就是活的。”
“猿猴常在林间,畏热喜寒,其体味平和,于林野并不太突兀。而这人的呼吸出入点染阴气,是名女子;清而不浊,是年岁尚稚。”
好恶心,这人不会是痴汉吧。
太吾继之听这人把一个女童的气息描述的如此详细,心下吐弃,那刺客的目光却落定在了太吾身后的树丛。
“小哥可否让让?”
太吾清楚自己一旦让开,那女童即刻便会被发现。事已至此,他也收敛了容色。
“我要摘果。”
“非摘不可?”
“非摘不可。”
来人语渐峻厉:“你可晓得我是什么人?”
太吾继之不假思索道:“界青门中八等的引路人。”
界青门下四阶的弟子俱是夜行衣的装束,若要具体甄别,便只有考量其内力境界。
这束发少年还未交手就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引路人已知对方修为在己之上了。
本着不想多生事端的原则,他道:“小哥早涉江湖,也该懂些江湖规矩。有些果子你兜不住,去别处摘,也是一样的。”
太吾继之身后的灌木枝头已空,引路人的意思不言而喻。
太吾扎紧斗篷,目光盯视着引路人,只说了一句话:
“得饶人处且饶人。”
引路人和他对视了会儿,阴阴一笑:“不错!”
他扭足回身,手边带下一簇树叶。那些叶子飘飘然飞过太吾继之头顶,荡向他身后的灌木。
太吾继之面色骤变,将斗篷作反五花斜上一撩,悉数挡下叶片。“刺啦”一声,他的斗篷竟被叶缘划开了几道口子!
那引路人在太吾出手刹那便迅即折返,箭步阴取女童躲藏的灌木。太吾继之引气入掌,一招“太祖长拳”的“中四平势”短打硬攻,逼退了那引路人。
对方以叶袭敌的伎俩乃是界青门八品的暗器手法‘摘叶飞花术’,此法可将内劲附于花瓣树叶这等柔软之物,一经射出,常伤人于无备。
若非太吾继之在深谷习武时听师父讲过天下武学,知晓界青门的各种手段,只怕灌木里的女童已遭了劫了。
正因如此,他再看向引路人时,眼中已有杀意。
“死生有命,修短素定。你界青门照常接单杀人我原管不着,但她一个尚未及笄的女童绝不在你门众暗杀之列。你敢尔无视门规,妄下杀手!”
引路人阴沉一喷鼻息:“秘闻一让他人知晓,可就算不得秘闻了。”
“什么秘闻?”
“这就不劳小哥挂心了,你只需知道那女童看见了不该看的。今日放走了她,明日就可能一传十,十传百。以义士堂的查案效率,用不了月馀,我就会被挂在襄阳的悬赏榜上!”
“为了灭口,你连孩童都不放过?”
“你打鱼会故意给渔网开个口子吗?”
凡有人处皆有鬼,界青门正是这等人鬼同途之地。
虽说太吾继之对界青门的做派早有预期,但到了亲身领会,仍不免心寒。
连一个小小的引路人都如此狠辣,门中真正杀人如麻的高手,只怕更过而不及了!
二人对话间引路人上动不停,从方囊中抓取一把冰玉飞针,直臂猛甩,成掌心向前发针连弹。
他针针皆向女童藏身的灌木,又针针都变换手法分了方向,让太吾继之不能再以斗篷拦截。
太吾若要保全自身,便只有舍女童于不顾;他若亲身挡在灌木前,那便会自顾不暇。
即便挡下部分暗器,他自身也必会露出破绽,让引路人有更多可乘之机。
乘人之厄,利人之危,这便是界青功法的阴险之处。
而太吾继之也因引路人的卑劣手段,动了真怒。
他口念心诀,纳气不吐,一身内力循心法周天运转,转化出摧破、轻灵、护体、奇窍四大真气。
“善教惟迎欲发机,神方启沃妙乎时。沛然化境无留滞,弄月吟风自不知。”
不过指顾间事,太吾已将四种真气流经全身,寻即奋然而起,跃于灌木之前,口中鸿声喝道:
“沛然诀!”
引路人见得太吾运转真气后,行止骤而轻盈,但看其身法,只是诸般轻功里最平平无奇的‘小纵跃功’。
是时飞针遵从射向,分别向着太吾耳根、太阳穴、下颌、肋部、胯部、膝侧等要害打去。
太吾纵起之时,便顺手折下根树枝,此刻踏着那庸常的“小纵跃功”在暗器间上下翻腾,手中树枝作剑,行身而带,对所来飞针拦剑架扫。
其身法不但矫健迅捷,连续纵跃下来,脚力亦不见减。霎时工夫,引路人所发飞针便被太吾继之悉数招架。
而太吾甫一落身,便续踏身法,飞足进身。引路人手拈飞针,只及弹击两枚,便被太吾平摆树枝荡去,欺近身前。
引路人见他身法险迅疾速,料是将内力全部转为了轻灵真气之故。如此转化,攻守必然薄弱,当下屈身沉肘,身若矛隼振翮,指出如箭离弦,袭取太吾心口!
这套‘摘星式’名为“摘星”,实为“摘心”,是界青指法中威力不俗的杀招。
不想到得太吾近前,对方顿然收步,架势后重前轻,步劲前三后七,乃是太祖长拳中的“探马式”。
这招可降可变,最善应对“摘星式”这类短促发力的功法。
而引路人满拟太吾真气只重轻灵不重摧破,欲以蛮力逆击,反被太吾以内劲粘沾,捋臂拿手,拉长了架势;随即重心前倾,被太吾引跌在地。
引路人感知到太吾出手的劲力仍在自己之上,大为震惶。
世间功法分摧破、轻灵、护体、奇窍四类,内力运转的真气自也可分化为四,作用于这四类功法上。
其中摧破真气可增进功法招式的威力,轻灵真气能使步伐稳疾,护体真气佐助自身守御,奇窍真气则影响内息流转。
一人内力能够转化的真气有限,常人大多将之均匀转为四种真气。
引路人衡量太吾继之的内力境界,不过是最基础的‘身空’,其身法却远胜一般的身空武人,那势必是将内力大多转为了轻灵真气。
可适才交手,太吾其馀三项真气的数量哪怕在同境武人中也是拔尖的一筹,更遑论其轻灵真气的充沛程度,只怕较之‘洗浊’境也毫不逊色。
对方竟是凭空多出一股轻灵真气来!
世间功法成百上千,皆不越内功修为之藩篱。这少年有如此丰沛的内力,难不成修习过什么了不得的内功吗?
引路人一通胡乱思量,最后倒是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太吾继之的拳掌、身法,皆是无门无派的路数,但其运转的内功‘沛然诀’,却是师父独门所创。
依师父所语,这套内功定以品级,只能排上下九品。可太吾继之在深谷一十六年,自懂事习武至今,犹觉“沛然诀”提供的内力沛若江海,远非寻常的九品内功可比。
旁人若要怀有这等真气,少说也要学个七品的内功在身,才能将内力提升至‘洗浊’境;天资愚钝者兴许还要兼修好几门内功。
而太吾却凭借这一“沛然诀”,仅凭‘身空’之境,在十六岁就将真气提升至了‘洗浊’境方有的水准;更得师父指点,在轻灵真气上远超常人。
是以他手上使的是朴实无华的“太祖长拳”,身法用的是稀松平常的“小纵跃功”,对付这个出自名门大派的弟子却依然易如拾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