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毕业后打工日记 > 第817章 八一七

第817章 八一七(1 / 1)

离开新沂,我继续往南。汽车沿着国道一路行驶,越过连绵的田野,越过徐州城区的边缘。天气愈发暖和,空气里开始有了湿润的青草气息。公路旁的杨树笔直往天上伸着枝条,像一排排肃静的守望者。

在徐州南面,紧挨着铜山区的,是丰县。它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北部——一座历史深、土地肥、气候稳的县城。很多人对丰县的第一印象是葡萄,但当车驶进这里,我才发现,这地方的气息远比想象中更沉实,也更朴素。

正午时分,大巴停靠在丰县汽车站。太阳斜照在站前的广场,地面被照得泛出一层细白的光。周围不似大城市那般嘈杂,行人三三两两,节奏缓慢。

我背上包,沿着人民路往城中心走,路两边全是银杏树。树干粗壮,叶子已渐转深绿,风一吹,枝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街道宽敞干净,偶有骑电动车的人迎面而来,速度不急不缓。

走了没多远,就到了老城区。丰县的老城街巷保存得较完整,砖墙、灰瓦、木窗,透着浓浓的年代感。有些老商铺的门头上还能看到褪色的老字牌,比如“永昌布店”“振兴修表”,经历风雨却倔强地立着。

午饭我是在鼓楼街的一个面馆解决的。

面馆不大,只有七八张桌子,却挤满了人。老板是个五十岁出头的男人,声音粗,却热情。

“来一碗啥?”

我看了眼菜单:“来一碗羊肉汤面吧。”

老板嘴角一咧:“咱丰县的羊肉汤全国有名,你喝了准忘不了。”

片刻后,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端上来。汤色乳白,香气扑面,淡淡的料酒味和浓厚的羊肉香混在一起。我先喝了一口汤,鲜得不带腥,滋味厚却不腻。羊肉切得薄,入口即散,面条筋道爽滑。

坐我旁边的是个本地老人,吃着吃着,主动跟我说话:“你外地的吧?”

我点头。

他笑了:“丰县呀,地不大,故事不少。你去我们大沙河那边看看,那是咱这儿的宝地。”

我问:“宝在哪儿?”

“水好,地好,葡萄甜。”他说得颇有自豪,“丰县葡萄节可是很多城里人都专程来的。”

他说到葡萄时,眼睛里亮起几分光,就像在谈论自己最得意的孩子。

吃完饭,我走去大沙河镇。

大沙河是丰县最有名的葡萄产区,几乎全国的葡萄客商都会来这里。现在虽不是葡萄上市的季节,但田间的枝架已经修整好,一排排整齐地立在地里。农户们正在田里检查枝蔓,偶尔抬头看见我,都会礼貌地点点头。

我走入一条乡间小路,两旁是无边无际的葡萄园。路边有个老大爷正给葡萄架下施肥,我上前打招呼,他笑道:“想进来看看不?没事,咱这儿欢迎人。”

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但精神劲十足。他边干活边跟我聊:“葡萄呀,最怕贪水,也怕雨大。每年我们都得盯着天。丰县的土质好,就是靠这地吃饭。”

我问他累吗。

他说:“累是累,可心里踏实。我们这儿的人都这样,一年忙过一年,也就图个实在。”

我站在葡萄藤下,光线透过新冒的叶子洒下来,地面碎碎的影子像摇晃的水纹。我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力量,朴素、稳定、扎根。

下午,我去了凤鸣湖公园。

丰县虽然不大,但这座湖公园倒是意外地宽阔。湖面开阔,风吹起微波,一些老人在岸边垂钓,静得像一张画。年轻人散步、拍照,还有孩子在湖边放纸鸢。

我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看着湖面被阳光照成一片金色。微风带着水汽,让人感觉心也沉静下来。

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人们似乎不急着与时间赛跑。

我忽然想到一路南下这些天的感受——许多县城都在努力往上发展,但丰县的气质偏偏稳而沉,更像一位扎根土地不动声色的老人,用几十年如一日的方式,守着自己的方寸。

傍晚,我沿着城区外的老国道散步。

道路两旁都是农田,油菜花已经过季,但麦苗长得齐整。偶尔有拖拉机从远处驶来,发出突突声。天空被夕阳染成温柔的橙红色,整个县城像被温暖包裹住。

在路口的小卖部,我买了一瓶水。老板娘问:“你是不是在写什么?”

我愣了一下:“你怎么看出来?”

她笑道:“看你背个包,又老在记东西,一看就是写书的。”

“我在写一路上看到的县城。”

她点点头:“那你记上咱丰县一句话——‘人不多,地不少;事不急,心不慌。’这是我们这里的生活。”

我笑着把这句话写在笔记上。

的确,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丰县的性格。

夜深,我回到旅馆,在灯下整理今天的记录。外面街道安静,偶尔有车辆驶过,却并不打扰。

“丰县,一座被土地温柔托住的小城。葡萄园沉静广阔,老街巷延续旧时的步伐,湖边的人们安然生活。这里的节奏不快,却恰好让人心里落定。继续往南,脚步不会停。”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军车开道!你管这叫给大猫看病? 直播旅行:我拍摄的动物世界爆火 短篇疯批病娇文合集 被王爷赐死后,我挂断了他赏的白绫 都重生了,必须打网球啊! 陨现之日 天道永轮回 极寒荒野,我在生存节目中杀穿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 人间朝暮我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