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齐的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沙哑,目光仍紧锁着逐日号流线型的艇身。
玄真调出成员名单,屏幕的亮光映在他眼底:
三齐重复着这个词,指节无意识叩击着观测台栏杆:
“随着辐射和血炁侵蚀,空军执行飞行任务的限制越来越大… …这些人本就是属于属于蓝天的。”
观测台陷入沉默,只有远处引擎试车的低频震动传来。
玄真调出全球气流模型,一条红色轨迹正在环绕北纬35度线:
逐日号此时缓缓驶出艇库,银蓝色艇身切开晨雾。
三齐望着逐渐抬升的飞艇,突然轻声道:
三齐转身走向舷梯,骨戒在曙光中泛起波纹:
“前线……还能撑多久?”
玄真轻声问道,语气沉重如山。
“相持。”
“黑区像个无底洞,怪物杀之不尽,还在不断进化。满月时尤其凶险……我们失去了很多本有机会修成大道的苗子… …现在全靠电塔和‘须弥’运过去的战略装备硬撑,部队中……能征召的修真苗子快要枯竭了。”
他顿了顿,目光重新回到即将起飞的逐日号上,眼神骤然变得无比锐利和坚定。
“所以,这艘船,不容有失!”
“报告!”
一名穿着蓝色飞行服。
肩章上却是修士学院特有标记的年轻军官在三齐面前立正敬礼。
他身姿挺拔,眼神锐利,正是修士学院帮空军委培的逐日号艇长李慕尧:
“逐日号已做好启航准备,请指示!”
三齐回礼。
目光扫过对方炼气八层的气息,点了点头:
“登艇。”
通过加压舱门,内部的空间与飞艇巨大的外表形成鲜明对比。
一条长度不逊色于航母多少的飞艇,其吊舱内部空间充其量也就200来平方的样子,就这还是因为布置了上下两层才挤出来的。
刨却飞艇上的各种设备的操作间,以及尾部的装载物资的舱室。
真正能用于起居和修炼的空间还不到30个平方,十二个人连个像样的寝室都没有,有的只是如潜艇水兵床一般固定在舱壁上的折叠吊床。
整个舱内部空间被尽可能简化。
裸露的合金骨架和管线遍布舱壁,只有必要的设备和紧凑的生活设施。
为了最大限度减轻重量、增加矩阵面积。
所有非核心的舒适性设施都被舍弃,甚至连给生活区留的电源功率都少的可怜。
空气中弥漫着臭氧和金属的味道。
只有舱壁上的灯管散发着微光,提供着基本照明。
李慕尧引着三齐走向前部驾驶舱,声音在空旷的舱室内回荡:
“按照您的指示,我们优化了航线,将全程沿国境线外侧飞行。这样既能利用最佳气流,也能让地面防线看到我们。”
三齐在一处观察窗前停下。
看着下方逐渐缩小的地面设施,问道:
“感觉如何?从驾驶战机到驾驭这个大家伙。”
“报告,目标一致,都是守护这片天空。只是现在……我们飞得更高,看得更远,承载的也更多。”
他的眼中没有彷徨,只有属于军人的坚毅和属于修士的执着。
三齐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再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
“物资储备怎么样?”
“报告……逐日号设计最高载重达150吨,但这是海平面数据,会随着海拔升高和空气密度下降而减少… …并且,虽然逐日号整体由碳纤维和钛合金打造,但为了最大限度的提升滞空时间,我们选择的是氢气作为填充气体。”
三齐当然知道这个。
毕竟以空气制水、然后电解水制氢气,是从一开始就确定的思路。
“因为氢气的危险性,我们不得不采用多重气密舱,以及硬式外壳来确保安全性,还有遍布外壳的太阳能板,这使得飞艇的载重进一步降低。”
“按照目标高度的载重需求,这一次,我们只携带了60吨物资,刨除您的含光机甲、备用电池太阳能板、以及关键维修部件… …剩余部分在26吨左右,我们的物资按鲜食、军用食品、应急食品、以及战备物资储备标准准备的,能满足飞艇成员300天左右的消耗。”
三齐的目光扫过舱壁上密密麻麻的物资清单:
三齐点了点头。
他明白,这些物资已经是各方权衡之下,能做出的最优解了。
不能再削减了,这十二人几乎都是身兼数职,负责着一整座飞艇的运行。
飞艇此时以调整好姿态,随时可以爬升。
透过狭小的舷窗看着天边的朝阳,三齐最后问道:
三齐点头,缓缓坐在驾驶舱后方指挥位上: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银白色的艇身,看到了那个身处黑区最深处、生死未知、却似乎依旧在影响着战局的身影。
“是!”
巨大的逐日号飞艇缓缓移动,引擎喷射出幽蓝色的光焰开始加速,向着洒满晨光的天空驶去。
“逐日号,启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