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当汪天林发现自己的宝贝徒弟居然一晚上就把初版剧本搞出来的时候,真的是震撼。
而更加震撼的是霍东俊并不是按照港岛电影圈的习惯来搞的剧本,而是按照好莱坞标准模式来的。
什么叫好莱坞模式?就是一分钟映射一页,90分钟的电影映射的就是90页的剧本。只要调整好字号,导演和编剧是能够尽量做到一页剧本映射一分钟内容的。
但是在中文圈儿或者说亚洲电影圈,这个方法用的就非常稀少。大家的剧本基本上没有那么的讲究映射,一分钟两分钟甚至五分钟一页都可以,乃至于每天要拍的内容只有一页甚至没有剧本只有飞页,也不是不行。
而最让汪天林震撼的是,他的宝贝好大儿还没心没肺的在旁边的房间里呼呼大睡!师兄都这么努力了,做师弟的一点紧迫感都没有?一点不想着学学师兄?
必须要好好教育一下这汪日祥,不然他这么堕落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心中念头一闪而过,汪天林翻开霍东俊的剧本,快速的看了一下。
“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可以拿去给邵先生看看。要是没过也别灰心丧气,导演的初版剧本第一次过不了太正常不过了,之前楚源都有过写五六个剧本,每个都来回改了好几次,结果都通不过邵先生审核的事。他那种成名的导演都那样,你作为年轻人被卡了太正常不过。”
汪天林真的是细心,生怕霍东俊这样的小天才因为挫折而感觉到灰心丧气,赶紧给徒弟提前打预防针。
“啥?朱滔……不,楚导演还有这种事呢?”
霍东俊颇有种听到八卦的兴奋。
“有!不仅是他,除了章彻等几个知名大导演,其他导演哪怕成名已久,谁没有被邵先生连毙几个剧本的事?所以你初版剧本要是被毙了也别担心,不是什么大事。邵先生对你这个故事是没意见的,所以放宽心。”
“好,我有数了。”
霍东俊点了点头。接下来他也没补交,而是吃了早饭之后,收拾了东西直接又前往邵氏。年轻就是有这种好处,通宵简直就跟玩儿一样。
在公交车上小补了一觉,落车再走一段距离就到了邵氏。霍东俊直接就来到了人事部找方谊华。
“阿俊,你怎么来了?碰到什么困难了,跟华姐说。”
方谊华一看到霍东俊来了,顿时满脸和蔼的笑意。
“华姐,我初版的剧本写好了,来交给你,麻烦转交给六叔看看。”
霍东俊说着,从包中拿出了自己昨晚写好的剧本,交到了方谊华的桌上。
“啊?这就写好了?”
方谊华愣了一下,本来她以为霍东俊会跟其他的导演什么的差不多,回去憋个一个礼拜两个礼拜,才能搞出来一份剧本。
不然倪旷那种动不动一天搞一个剧本的,怎么会被人惊叹为才华横溢的快枪手?
结果没想到霍东俊这小帅哥也不遑多让啊!
周日霍东俊才和方谊华见面,今天不过周三而已,等于两天时间霍东俊就把剧本搞定了。
她赶忙拿起来了初版剧本看了起来。60年代她在李家坡当歌星,没怎么接触过电影。也就是60年代末退圈跟着邵谊夫来到了港岛,才算真正的接触电影。
几年下来对电影的了解不算深,但是大概也能看出来什么样的剧本是个烂剧本。
大概看下来,霍东俊的剧本像模象样,字虽然有些潦草但是看的还清楚明白,至少比那些大导演恨不得用草书手写剧本好多了。
“好,正好六哥今天在家没出去,这样吧,你跟我一起去旁边的别墅,咱们现场让六哥看。”
说着,方谊华起身带着霍东俊就往邵氏片场外走。原来,邵谊夫在买地建邵氏片场的时候,顺带着在邵氏片场隔壁建了个邵氏别墅。
这邵氏别墅看起来三四层,占地面积还挺大,里面估计一层能有大几百上千平米。
方谊华带着霍东俊进了一楼,转来转去来到了厨房间隔壁的餐厅,只见邵谊夫正穿着睡衣在餐厅里吃早饭。
“阿俊来了?来,坐下来一起吃点?”
邵谊夫虽然不知道霍东俊为什么来,但是看到了霍东俊,他就很有风度温和的邀请着,一点都没有老板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势。
而霍东俊看了一下桌面,只见着上面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沪上日常的早饭内容——泡饭、酱瓜、带鱼、腐乳等。
如果去掉带鱼的话,就和汪天林家里的早饭内容差不多,甚至和这个年代大陆沪上的工人家庭早饭内容也差不多。
“好,谢谢六叔。”
霍东俊20岁,还是胃口大的时候,早上在汪天林家虽然吃过早饭了,但是一路再折腾到邵氏,让他再吃点他也吃的下。
于是他在邵谊夫对面坐了下来,方谊华给他盛了泡饭,拿来了筷子。
“六哥,阿俊初版剧本写好了。”
方谊华轻轻的说完,把剧本放在了饭桌另一边,并没有送到邵谊夫手上的意思。
而邵谊夫也没有急着看,而是颇为赞赏惊喜的看向霍东俊。
“呦,小朋友速度还挺快,好的。以后要是能每次都这么快,我就有福了,哈哈哈。”
邵谊夫说话非常温和,就象是一个忘年交的朋友聊天一样,丝毫没有那种暴发户老板摆架子,动不动就“你不懂”“你要懂你怎么没我有钱”。
很快,吃完饭,方谊华把桌上的碗碟都收了,到厨房间开始洗碗,邵谊夫这才喝了一口茶,开始慢悠悠的看霍东俊的剧本。
他看剧本的时候戴着老花镜,看的非常仔细,不多时的功夫,他大概看完了剧本,放下剧本之后,他看向了霍东俊。
“阿俊,你觉得这部戏多少投资合适?”
“唔……五十万港币?”
霍东俊大概估摸了一个数,毕竟他之前又没真拍过电影,在这个年代也只生活了半年,他咋知道到底要多少钱啊。
“不用,20万我看就足够。”
谁知道邵谊夫却平和的这么说道,说完看到霍东俊惊讶,他微笑着解释道。
“你这剧本里,一共107场戏,一共45个场景。其中大概37个是可以在演播室搭景来解决的,哪怕是船舱内的戏,也是可以在演播室内搭景拍摄。只有在甲板上的戏,是需要真的租条船拍外景的。
所以我个人估算,给你租条渔船,租三天,你们外景怎么都可以拍完了。
按照你们剧组每天50人来计算,三天外景期间所有开支1万港币够用了,加之租船大概1万港币。外景你们3万港币足够足够的,另外10万足够在片场拍的,还有7万就当片酬。怎么样,你没意见吧?”
“没……没意见……”
霍东俊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叱咤影坛几十年的老江湖,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这邵谊夫只是凭借看了初版的剧本,根据其中的场景安排、镜头安排等,直接估算出来了大概成本。
这要不是一个在影坛打拼几十年的大佬,真的没办法估算的这么到位!
“那就这样,之后让方小姐给你安排几个老江湖摄影师、灯光师,免得都是新手到时候手忙脚乱。演员的话就你自己去谈,只要他们有兴趣出演就行。待遇不用谈,公司都是跟他们谈好的。一部戏给你拍还是给公司其他导演拍,片酬都是一样的。”
邵谊夫笑眯眯的温和说道。
霍东俊算是恍然大悟,为啥好多导演、副导演成名之后还愿意在邵氏继续待下去。明明跳槽到外面,就可以赚大钱。但是留在邵氏,这是真省心啊!
老板虽然抠门,但是只是合理的压低成本,并不是无脑砍预算的抠门。而且不用跟一个个的演员去分别谈待遇谈片酬,公司的演员都是跟公司签好合同的,只要导演能够说服演员出演,合作就成了!
可以说导演可以把最大的精力留在电影本身上面,这感觉可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