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住哪里?做啥工作?”
汪天林直接用沪语问霍东俊。虽然汪天林祖籍是邵兴,而霍东俊祖籍算柠波,但是两个城市毕竟是隔壁。而且师徒两个人都是在沪上成长,到了十几岁才跑来港岛,这不用“家乡话”沟通,难道还用粤语?
“我现在住西九龙,做的是导游的工作。”
霍东俊大致的介绍了一下自己家的住址和工作。这年头没有手机,普通人家也没几个有座机的。所以就算留电话号码,也是留家附近的公用电话,因此基本上关系熟悉一些的人,都要互相知道彼此的家庭住址,这样过年过节,人家是直接上门拜访的。
“恩,那还可以,有存款能养活自己。”
其实汪天林这样一个中年人,前面的问题是想知道霍东俊是否居无定所,是否能养活自己。如果霍东俊养活不了自己,没固定收入的话,那汪天林会收留霍东俊,给徒弟一口饭吃。
“这样,我家地址你记一下,明天晚饭后来我家,我给你上课。”
嘴上说了一遍地址,说完之后汪天林怕不保险,万一霍东俊记性不好呢?以防万一,他又找了理发店老板要了纸笔,白纸黑字的写下来了自家住址交给了霍东俊。
看到汪天林如此细致,霍东俊也颇为感动,他接过纸条叠起来,仔细的放在了裤兜里。
四目相对,气氛顿时有些沉默尴尬。
就象是老派的父亲和儿子单独相处,问完了缺不缺钱之后,两人就再无话题,只能尴尬沉默。
汪天林此时内心微微有些后悔,倒不是他又看不上霍东俊,或者是他敝帚自珍。
而是因为一些家庭内的变故,他是准备退出电影圈,转进电视圈的。
自己都不再拍电影了,收徒弟这还合适么?不会坑了徒弟吧?没办法手柄手的给徒弟言传身教吧?
“恩,就先这样了,我还有点事,一起走吧……”
汪天林说着,站起身来给理发店老板结了帐,往外走去,刚才内心的后悔和尴尬,让他觉得得回去好好想想清楚,至少得想明白怎么才能不姑负霍东俊。
霍东俊看着汪天林的背影,感觉就象是碰到了电影电视剧里的那种老派的父亲,话很少,但是默默的关心。
眼看着汪天林出了店铺,霍东俊赶忙掏了十块港币快速的给了理发店老板,没等老板说话,他拱手谢了老板,转身快步走出了店铺。
这种服务行业,传统上都是兼职的中介。
霍东俊就是找了老板当“中介”,所以老板才会在汪天林进店之后,让学徒出去打电话给霍东俊报信。
该给的介绍费,还是要给的。
出了门,霍东俊快步跟上了汪天林的步伐,微微落后汪天林一个身位。
汪天林腆着肚子一边走着,一边了解霍东俊家庭以及以前的情况。
霍东俊把自己早就编造好的故事说了出来。
在这个故事中,他现在是个孤儿,本来和爸妈一家三口幸福的在沪上生活,一家人虽然不富裕,但是也还算幸福。
60年代末的时候,突然联系上了海外关系。他母亲那边的一个表亲从港岛寄信到了老家,辗转联系上了霍东俊一家。
然后霍东俊爸妈就伪造了介绍信等东西,最终跑到了港岛。
因为港岛有抵垒政策,只要不在港岛边境被抓,就不会被遣返。自行跑到市区,找个警局就可以办理港岛身份。
但是谁知道父母过来后本来就没什么积蓄,父亲决定当海员跑海,结果第一次出海人就没了。
母亲一急之下生了重病,没多久也撒手人寰。
只剩霍东俊一个人孤苦伶仃。
霍东俊是很满意自己编造的这个身世的,甚至觉得自己不愧是要当导演的人,编造的真好。
果不其然,汪天林听了这一番身世,拍了拍霍东俊的肩膀,眼神复杂的说了句“苦了你了”。
接着,他说道。
“你师傅我啊,当年也差不多。我家境原来也不错的,10岁时候我父亲去世,家境一落千丈。我在沪上读书到中学一年级的时候,战乱了。我跟着叔叔跑到了羊城、港岛这块讨生活。
41年,鬼子占领了港岛,我又跑到了贵洲,在那里的戏院里领着观众到位置上。
47年,我19岁回到了港岛,然后叔叔介绍我进电影公司,我就开始自食其力养活自己,一直到今天……咱们爷俩差不多,都是在十几岁就要养活自己,都喜欢电影,挺好。”
汪天林一瞬间,觉得霍东俊简直就是翻版的自己。
他曾经听说,男人有了儿子之后,看到跟自己有三分象的儿子会觉得这就是曾经的自己。
其实,他看汪日祥并没有这种感觉,反而在霍东俊身上有了这种感觉了。
他确认自己收霍东俊为徒一点没错,现在他需要思考的,就是怎么能够不眈误了霍东俊。
两人一路无语,如同父子一般走到了中环公交站,坐公交下隧道过海,到了九龙,两人落车,一个向东,一个向西,背道而去。
第二天一早,霍东俊起床洗漱之后,下楼到了附近早餐铺子吃了早饭,接着前往沪上街。
以前刚成为导游的霍东俊,准备带客消费换提成之前,跑过来沪上街这里找商家谈“合作”,刚开始还有商家觉得他是骗子,直接就把他赶了出来。
这也就是他拿出来了自己的工卡,证明自己的确是导游,这才让商家们相信了他可以带游客过来。
霍东俊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家“时装店”的门口。刚一进店,里面靓丽的老板娘就迎了出来。
“哇,贵客上门!霍生这是来?”
“媛姐,别打趣我了。我之后不做这行了,所以来结一下帐。”
霍东俊笑着说道。
这家店的老板娘叫做吕梁媛,貌似是南越那边的华人。60年代越南战争开始之后,在南岳的吕家嗅觉十分敏感,感觉到了形势不一定如同南越官方宣传的那么一片大好,于是66年开始就安排家人转移到了港岛。
吕梁媛家里貌似还有个叔叔是在港岛开小制衣厂的,而她来了之后干脆就开了个“时装店”,一方面可以便宜从叔叔的工厂进货,一方面实在卖不出去的压仓货,也可以丢到叔叔的工厂里甩给其他人,所以小生意做的也算有声有色。
“是吗?那可是真可惜了!本来我还想让拜托你能不能带着我家弟弟跟你做这行的,他现在在我叔叔工厂里帮忙,整天喊累。你知道的,现在的小年轻啊,没几个人跟阿俊你这样吃苦耐劳还脑子好的。”
说着,吕梁媛走到了柜台后,拿出来了记帐本给霍东俊对帐,同时还点出了一叠钞票递给霍东俊。
霍东俊看了一下帐本,大致跟自己记的数字差不多,钱也没仔细点就揣兜里了。
“好咧,那媛姐,以后江湖路远,再会有期了哈。说不定以后咱们还能有合作机会!”
说完,霍东俊笑着转身往外走。
“喂,霍生,你之后做什么行当啊?能不能带我弟弟一起啊?”
吕梁媛不知道怎么,突然心生感念,觉得霍东俊脑子这么好的人,能放弃导游带客来消费赚提成这么好的活儿,肯定是有了更赚钱的项目!
“我要拍电影,等我站住脚了再说哈!”
霍东俊头也没回,只是挥了挥手,走向了不远处的其他合作店铺。
“拍电影?丢!还真的能行!”
吕梁媛突然惊喜了,因为她父亲以前年轻的时候在大陆就是话剧演员,后来是战乱了才跑到了越南做生意。
而她那个宝贝弟弟,可是遗传了父亲阳刚帅气的面庞,说不定还真能拍拍电影当个演员啊!
一家家店铺走过去,一个上午的功夫,霍东俊就入帐了3万港币。按照他这个收入,在如今港岛也算超高收入人群了。
只不过,当导游不是他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