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霍东俊是不是有意这么设置,但是很显然这种操作让人不会走出电影院之后,怀疑街边某个角落里就藏着狄隆这种坏人。
而且对狄隆的形象也有好处,大家看完电影就跳出剧情,就不会对狄隆造成形象上的污染,当大家当场明白这片子就是个电影,而不是真实的事情。
“……”
邵谊夫沉默着,思考着这个片子什么时候上映比较合适,不过只是略微的思考了一下之后,他仿佛就放弃了思考这件事,转而温和的问霍东俊道。
“阿俊,你希望这片子什么时候上映?”
他这个问题问出口,霍东俊还没咋反应,旁边的方谊华却是惊讶的瞪大了眼睛扭头看向了他!
还没等方谊华心中震撼出个一二三呢,霍东俊这边回答了。
“我听说上映前至少要留一周左准备对吧?冲洗复制拷贝什么的?今天7月26,那就8月3号上映吧。”
霍东俊刚说完,邵谊夫立刻点头,没有半点劝说或者反对。
“可以,那就8月3号,另外你的《飓风营救》呢?”
“尽快吧,我想趁着《龙争虎斗》还在放映的时候,跟李晓龙比一次,这也是最后的机会了。”
霍东俊想了想之后,决定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毕竟不气盛还当什么年轻人?更别说他还是个穿越者了。
穿越过来之后,这一辈子可能就一次能跟李晓龙的电影正面对决的机会,难道作为穿越者咱还害怕的躲开档期?
“行,那就尽快,等后期做好了就能早上映就早上映。”
邵谊夫丝毫没有任何异议。
霍东俊没想到老头居然没有任何劝说或者阻拦,不过他也没多想,收好了胶片送到了制片部去,就没他什么事了。
在霍东俊走了之后,方谊华忍不住不解的问邵谊夫。
“六哥,你怎么完全由着他来了?”
原来,邵谊夫虽然平常说话都很和气,但在和气的外壳下实际上他是一个封建大家长式的人物。
在以前整个邵氏可以说就只有章彻是有资格让邵谊夫跟他商量事情的,那还是因为这几年内邵氏只有他一个知名大导演。
而其他人不管是剧本还是拍摄还是上映,都是邵谊夫的一言堂。
甚至有时候他还会抽查个别剧组前几天拍的胶片,发现有拍的不满意的地方,直接就把导演叫过来,然后告诉导演这几天内容要重拍,接着就让导演亲手去把有问题的胶片烧了。
这样的一个大佬,居然会温和的询问霍东俊意见,霍东俊说啥就是啥?
要是放在往常,邵谊夫绝对会下令把上映时间放到至少三周后,避开李晓龙的片子,这样才能把邵氏的利益最大化。
“这个年轻人脾气不一样,他不象是其他的年轻人那样听话,他自己主意很大。总而言之,这小鬼头就是吃软不吃硬,只能哄不能命令,否则他就炸毛就翻脸就叛逃。”
邵谊夫经过之前和霍东俊的冲突,已经摸清楚了这个年轻人的性格了,他甚至还轻笑了一声说道。
“你信不信,今天要是我提出让他晚上映,他一定会要求按照他的意思来,否则就威胁要叛逃到嘉禾去……”
“什么?他敢!他合同还没执行完,他怎么敢叛逃?真以为我们邵氏是烂好人?真以为我们不会跟他打官司,让他哪也去不了?”
方谊华直接怒了,当初李汉祥叛逃的时候,邵氏就动用过法律武器,直接就让李汉祥在港岛根本不能给除了邵氏以外任何公司拍电影的机会,导致其最后跑路去了呆湾。
而这霍东俊可还是她一度想发展为自己嫡系的年轻导演,敢叛逃?
“这小子跟李汉祥不一样的,他心思重的多,而且脾气也大的多。之前我就怀疑,他从拍片开始,一系列的举动都是环环相扣的。
从第一天去见我们,他准备了两个故事,就是想好了要用《倩女幽魂》来吸引我们,利用我们对他水平的怀疑,让我们给他《海上大逃杀》投资。
钱骗到手了,开始拍了,他就开始搞其他的事情,弄的我们提出跟他对赌。现在如果我们不按他的意思来,他保准之后就开始糊弄,随便快速的拍几部戏,甚至可能到了明年初他就合同结束可以跳槽去嘉禾了。”
邵谊夫毕竟是纵横江湖几十年的老江湖,上次开始怀疑霍东俊是搞了连环计之后,他再联系之前见面的情况,一下就琢磨出来了霍东俊电影诈骗犯的味儿了。
“他?能这么老谋深算?”
方谊华还是有些不信。
“不管怎么样,你以后对他客气点,能哄就哄。这小子是有才华的,说说软话也许就能把他长期的留在邵氏。如果他票房成绩好,三部到了800万,他是钱也赚的比别人多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有了,我们还哄着他,他就没理由走了……”
定档到了8月3号之后,霍东俊并不是单纯的等待,他准备了一些邀请函,准备到时候把首映式的电影票以及邀请信放在信封里,一起寄给港岛的主要报社。
这样首映式才能有记者来采访啊!
在这个年代,宣传的套路还是非常少的。霍东俊之前和各路文人的骂战,已经可以说是在这个年代能做出来效果最大的宣传了。
但是首映式的时候还是没什么记者来采访的。
毕竟大公司大投入的电影,本身就是热点,记者不去采访难道观众就不买票看了?
李晓龙出的新片子,观众还需要记者采访告知他们片子上映?
而投资小的电影,本来钱就少,电影公司怎么还会愿意把钱投到记者身上?谁能保证记者能带来更多的票房?
但是霍东俊这边就不一样了,他的片子只有20万投资,算小投资片,但是他本人热度高哇。
回头请记者来参加首映式,记者抱着采访霍东俊本人,希望霍东俊再开口骂人的心思来,然后发现片子不错,写了报道这不就能吸引观众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