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叶婉如一时没反应过来,愣在了原地,手里的抹布都掉在了地上。
她怀疑自己听错了,百货大楼?
那可是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去的好单位,这……这就定下来了,这么快?不是昨天才下午才过来吗
“是……是真的吗?去百货大楼?”她声音都有些发颤,不敢相信这天大的好事就这么砸到了自己头上。
“恩,我刚刚已经跟街道办刘主任说好了,手续他们会办,你等通知就行,年后直接去报到。”林远语气肯定,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巨大的喜悦瞬间冲垮了叶婉如一直以来的坚强,她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泪水在眼框里打转,嘴唇哆嗦着,想说些感谢的话,却激动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知道,这份工作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家里有了稳定的额外收入,意味着她不用再看人脸色接零活,意味着两个孩子未来的日子有了更大的保障。
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带来的
陈明和陈琳已经年纪不小了,知道城里一份工作实在太重要了,看到母亲激动落泪的样子,他们也不由暗自高兴,看向林远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亲近。
“表姨,这是好事,别激动。”林远宽慰了一句,随即看了看手腕上的表,“事情说完了,我也得走了。部里还有工作,不能耽搁。”
林远带来的消息,如同一道强劲的东风,瞬间吹散了陈家积压已久的阴霾。
他离开后,狭小的房间里先是一片寂静,似乎都在消化这巨大的喜悦。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陈明,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因为家境的困顿早已比同龄人更早熟,他太清楚一份城里正式工作意味着什么了。
那不仅仅是一份工资,更是一张免于下乡的护身符。
他猛地从凳子上站起来,因为激动,声音都有些变调,“妈,是真的吗?您真的能去百货大楼上班了?那……那我……”
他后面的话没说出来,但眼睛里迸发出的光芒已经说明了一切——母亲有了稳定工作,家里经济状况都会改善,他留在城里的希望就大大增加了。
十五岁的陈琳同样明白这份工作的分量。
小姑娘紧紧抓住母亲的骼膊,仰着脸,急切地确认,“妈,您以后就是百货大楼的售货员了?是吗?那我们家……”
她想到的是家里终于能宽裕些,奶奶爷爷的药钱或许不用再那么发愁,自己也许能继续读书,而不用早早去考虑那令人恐惧的“上山下乡”。
叶婉如看着一双儿女的眼神,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水奔涌而出,但这次是喜悦的泪水。
她用力点着头,哽咽道,“是真的!你们表哥亲自去街道办安排好的!过了年,妈就去上班。”
里屋的老两口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挣扎着探出身来。
得知详情后,两位老人也是老泪纵横,既有为儿媳和这个家感到的高兴,也掺杂着对自己拖累家庭的深深愧疚。
“好……好啊……婉如有了着落,这个家……就有撑腰的了……明儿、琳儿往后也有指望了……”老爷子颤斗着声音说道。
这天晚上,叶婉如做出了一个无比郑重的决定。
她将昨天林远送来原本珍藏着准备过年的白面和肥肉拿了出来一些。
掺上大量的玉米面,肥肉割了半斤左右,剁碎了和着满满一大盆白菜做成馅,决定今晚就包饺子。
必须用这顿像征着翻身和希望的饺子,来铭记这个家庭命运转折的日子。
傍晚,陈大江拖着在食品厂劳累了一天的疲惫身躯,回到家属院。
刚走进院子,一股熟悉却在自己家几乎绝迹的饺子香味扑面而来,让他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心里还嘀咕:“谁家这么阔气……” 他完全没敢往自己家想。
虽然昨晚得知有远房亲戚来访并送了厚礼,但他和妻子早就商量好,那些好东西得精打细算留着过年。
越靠近自家那扇破旧的木门,那诱人的香味就越发浓郁,直到他推开家门,看到昏黄灯光下,妻子和儿女正围在桌边,面板上摆着一排排元宝似的饺子,还有部分已经下锅煮了,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爸,回来了?”叶婉如脸上带着许久未见的笑容,“快去洗手,一会儿饺子就煮好了,今天咱们家有好消息庆祝。”
当陈大江从激动得语无伦次的妻子和儿女口中,确认了“百货大楼工作”这个天大的喜讯后,这个被生活重担压得几乎直不起腰的汉子,眼框瞬间就红了。
他嘴唇哆嗦着,重重地坐在凳子上,半晌,才用力抹了把脸,声音沙哑地重复道,“好……好……太好了!”
饭桌上,热腾腾的饺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叶婉如看着一双儿女,眼中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她放下筷子说道,“明明、琳琳,妈今天再跟你们说个事。
你们表哥昨天临走前特意交代了,让你们俩安心把书念完。
等你们初中毕业,他会安排你们进厂工作。”
这话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块巨石,桌上所有人都愣住了。
两位老人端着碗的手停在了半空,陈大江夹饺子的动作僵住,连陈明和陈琳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母亲。
一家三个工作名额?
他们这个突然出现的“表哥”到底是什么来头,这能量也太骇人听闻了。
陈明最先反应过来,他“噌”地直起腰,声音因为激动而带着颤斗,“妈,你说的是真的吗?我……我毕业了真的能进厂,不用……不用下乡了?”
陈琳也紧紧抓住母亲的骼膊,小脸因为兴奋而涨红。
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陈大江和两位老人,都屏住呼吸,目光灼灼地盯着叶婉如,等待她最终的确认。
“当然是真的,你们表哥亲口承诺的,昨天我怕空欢喜一场,没敢告诉你们,没想到他今天就帮妈把工作落实了。”
她话锋一转,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目光扫过丈夫和两个孩子,压低声音郑重嘱咐:
“但是,这事儿在没成之前,你们都把嘴巴给我闭紧了, 尤其你们两个小的,在学校、在院里,一个字都不准往外吐,院里眼红的人多了去了,要是让他们知道,跑去举报坏了你表哥的事,那咱们家可就真没指望了,连妈的工作,在没去百货大楼报到之前,对谁都不能说,听见没有?”
“听你妈的。” 陈大江立刻沉声附和,语气斩钉截铁。
他深知人心险恶和这件事的利害关系,在这个节骨眼上,谨慎比什么都重要。
两小的点点头,他们可不想把到嘴的肉弄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