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郑元不甘,参谋长暗叹。
能进对抗副本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低级错误?
不可能!
只要锁定坐标,对方第一时间就会将所有人拖入死战。
“那苏瑶有没有可能自己杀出去?”
“她战力很强,十几二十个三阶灵韵者未必留得住她,只要第一时间突围……”
郑元反驳,脑中闪过苏瑶展示过的能力。
万一呢?
万一有奇迹?
万一苏瑶此刻正舔舐伤口,等待时机?
“军长…”
“好,假设苏瑶真杀出来了,那她为什么不退出副本?”
“80个三阶啊,她再不甘心,再想完成任务,也该明白,那是无法抗衡的力量!”
“换位思考,能退她早退了!”
参谋长摇头。
作为情报分析,他渴望奇迹,但理智冰冷。
没有希望!
没有可能!
没有奇迹!
苏瑶再强,也不可能带着九人小队翻盘。
沉默。
郑元张了张嘴,最终无言。
“好吧,我知道,结果其实定了。”
“抚恤金尽量提高。别寒了人心。”
“待会的会议,你代表我发言。省得有些人不当回事。”
他目光投向远处静谧的住宅区。
苏瑶家属的住处。
想到会议结束,他就要亲自递上那份通知
心头便沉甸甸的。
这些年,他送出的阵亡通知太多了。
那一张张哭泣的脸已成心结。
“苏瑶,还有个妹妹和母亲吧?”
“听说华北战区,还有她朋友,关系不错?”
“都通知下,到时候开个内部追悼会。”
“可惜了,真的可惜了……”
参谋长欲言又止。
追悼会一般不办。
末日死人太多,通知加赔偿金就是常态。
但苏瑶值得。
“军长,我明白。”
“会上我会提。只是,任务又失败,您和整个特战队,恐怕要面对质询……”
“而且边境局势越来越糟了……”
郑元脸皮微动,沉重地点头。
苏瑶失败,意味着处境雪上加霜。
他能想象,结果公布后,周边战区会是怎样的嘲讽嘴脸。
“想我堂堂华夏,竟落到如此地步,成为垂死的巨龙……”
“我不甘心啊…”
最后几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
“提高抚恤金?”
“不行!”
“诸位!”
陆天明的指节重重敲击桌面,“今天的议题核心,难道要为一个可能已经牺牲的战士反复争论?”
“多少火烧眉毛的军务等着拍板,苏瑶家属的补偿问题,值得占据宝贵的会议时间?”
“陆委员慎言!”
惨白的冷光灯下,会议室里温度骤降。
砰!
郑元霍然起身,掌击实木桌面,脸色铁青地盯着对面的陆天明:
“我们在讨论预案,是最坏情况下的必须准备,不是给苏瑶盖棺定论!”
“‘为一个战士反复讨论’?陆天明,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强行压下胸腔翻腾的怒火,“各位!这次任务,我们预估损失可能远超预期!”
“不仅仅是苏瑶,若整个特战小队出事,军方必须要有体面、有温度的安置方案,这是责任!”
“现行的抚恤标准有缺陷,不够周全,趁此机会重新制定,不仅是为了补偿,更是为了稳住前线将士的心!”
“未来的战场只会更残酷,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让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地冲锋陷阵,提高抚恤标准,势在必行,一刻也不能拖!”
郑元说完,重重落座,面色凝重如冰。
他的提议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
“郑军长的忧虑我理解,您的心情我也感同身受。”
陆天明迎上郑元的视线,语气平静却毫无温度,“但问题的核心,不在这里。”
“无论是提高标准,还是补充人手,往这无底洞里填资源,有用吗?”
“特战队失败多少次了?大家都心知肚明。”
“战士们再勇敢,选拔的再是顶尖精锐,又能改变什么?”
“依我看,”
他目光扫过全场,“不如彻底放弃在副本内的对抗,资源争夺,就该在现实世界的战场上见真章。”
“白白填进去这么多优秀战士的生命,还有必要继续这徒劳的牺牲吗!?”
郑元身体猛地一震。
陆天明身旁的参谋官适时接口,“诸位,陆委员反对提高抚恤金,理由很充分。”
“扪心自问,我们对苏瑶和她的小队,投入还少吗?”
“进入副本前,顶尖装备配齐,苏瑶本人更是带走了压箱底的传说级武器和套装。”
“国库对她开放,几乎有求必应。”
“结果呢?还不是——”
他话未说完。
“那是因为情报系统严重失误,副本难度远超预期评估,而且还是八国联手!这不是苏瑶的责任!”
郑元厉声打断。
“郑军长息怒。”
“我不是在指责苏瑶队长,对于她的遭遇,我同样深感痛惜。”
“我想强调的是,资源已经过度消耗在这条路上,没必要再追加无谓的投入。”
“军方待苏瑶,从未亏待。”
“现实摆在眼前,未来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与其用紧张的资源去额外补偿她的家属,不如留给在训练场上奋起直追的新人,留给其它更需要支持的作战部队。军部资源池见底,您比我更清楚。”
“郑军长,军方决策,应当以结果论英雄,而不是被情感左右。”
这时,一名政治部的委员轻咳一声,打破胶着:
“任务失败确非苏瑶之过,但抚恤金依现有标准执行即可,流程化处理。”
“另外……”
“苏瑶是第一序列核心成员吧?若她回不来,这个战略位置,是否该腾出来,让更有能力的后备力量顶上?”
“我的建议这样处理:她之前领取的战略级物资装备,按程序收回军库。”
“其中部分,可用以补偿此次任务其他队员家属。至于额外补偿,就不必单独申请了。”
“新的第一序列人选,应当尽快选拔到位,最大限度减弱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