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1990,我是电影厂厂长 > 第387章 主旋律新突破

第387章 主旋律新突破(1 / 1)

由于最近两年,北影厂拍了很多优秀的商业电影,却没有拍出优秀的主旋律电影,很多人就拿这个来说事,说北影厂掉到了钱眼里,只想着挣钱,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就连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都问过北影厂主旋律电影创作的事。

为了堵这些人的嘴,同时也为了向上级和领导证明,北影厂没有忘记主旋律电影创作,北影厂今年重点创作了两部主旋律电影,一部是《危急使命》,这部电影计划贺岁档上映;而另外一部是《血色黄金》,计划在明年二月上映。

方致远对领导说过,主旋律电影不能靠红头文档包场,只能靠包场活着的电影,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也无法获得观众认可的。《危急使命》肯定不能象其他主旋律电影那样,将希望寄托在包场上。

为了打开市场,《危急使命》采用国产商业大片的宣传手法。

在电影上映两周前,中影公司开始在报纸上刊登《危急使命》的gg;在电影上映一周前,开始在央视播放电影预告片,为上映宣传造势。

《危急使命》在宣传上刻意回避了主旋律身份,一直强调这是中国版的《桥》,是中国版的《加里森敢死队》,毕竟现在很多观众听到主旋律电影就摇头,在他们眼中,主旋律电影就是那种沉闷无聊的说教电影。

12月13日,《危急使命》在北平举行首映礼。

为了给电影造势,北影集团不但请了大批明星过来助阵,而且请来了抗联老战士观影,除此之外,电影局领导,以及宣传口的领导也出现在首映礼现场。

电影放映前,主创跟媒体交流交互。

林超闲是香江导演,《危急使命》是内地主旋律电影,看上去根本不搭,记者们对此十分好奇,问道:“林超闲导演,香江电影那么发达,你为什么接拍一部内地主旋律电影呢?”

林超闲对此早有准备:“我是一个军事爱好者,香江电影产业确实很发达,香江电影类型也非常丰富,但香江没有战争片。方厂长对我说,在香江永远没有机会拍战争片,要拍战争片,你必须到内地。我想拍战争片,就接受了邀请。”

有记者问道:“可主旋律跟香江电影不同,你难道不担心?”

林超闲笑着道:“刚开始,我也有这样的担心,但方厂长对我说,主旋律电影和其他电影没有不同,所谓主旋律就是一种正能量,是看了电影之后你内心产生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电影的主题或人物能够为你打气,就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电影。

方厂长还说,好莱坞商业大片难道不是主旋律吗?好莱坞商业大片就是美国的主旋律,反映的是美国主流价值观。香江电影一直在学习和模仿好莱坞电影,你们是掌握了美国主旋律电影拍法的。用美国主旋律电影的拍法,来拍中国的主旋律没有问题。”

简短的交流后,电影正式开始放映。

《危急使命》以一棵树上的“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作为开场,随后,杨靖宇将军孤零零的身影出现在镜头中。此时的他已经几天没吃饭,看上去十分虚弱,脸上、手上都是冻疮。他艰难向前走了一段,遇到了四个砍柴的山民。

四个山民身上都没有带吃的,杨靖宇只好恳求他们回去带点食物和棉鞋,并给了他们钱,同时亮明了自己的身份。赵廷喜劝杨靖宇说:“我看你还是投降吧,如今的满洲国对投降的人不杀头。”杨靖宇平静地道:“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赵廷喜答应回去弄点吃的,再带双鞋回来,随后与杨靖宇分手。

然而他没有带回粮食和鞋,带回来的是东瀛士兵。

杨靖宇面对敌人的劝降,不为所动,毫不尤豫的开枪,跟敌人激烈交火,最终被叛徒张奚若的子弹打中,永远闭上了眼睛。

为了验证被击毙之人是不是杨靖宇,关东军下令让程斌取杨靖宇的头颅,送到长春。程斌不敢动手,就逼迫叛徒张奚若动手。张奚若便和叛徒王佐华就将杨靖宇遗体抬到刀上,由叛徒白万仁砍下了将军的头颅。

时间切到了1948年,我军正围困长春,突然接到情报,长春城内有四股势力在查找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包括中统长春站、军警督察处和警察局长袁家佩,于是,我方派遣一位抗联老兵和五名战土秘密进入长春城,查找将军的头颅。

小分队在长春,查找头颅信息的过程中,很快与其他势力撞上,发了交火,并因此暴露了行踪。军统为了抓住小分队,专门设置了一个陷阱,好在小分队发现了敌人的阴谋,逃过一劫,但地下党的一个重要据点因此暴露,一批同志被捕。

困难没有吓倒小分队,他们经过走访和分析,最终确定头颅在长春医学院。而这里驻扎看,驻扎着国民党一个骑兵旅。好在地下党员刘亚光利用跟骑兵旅士兵诊断的机会,在学校解剖室找到了杨靖宇的头颅,还发现了陈翰章将军的头颅。

为了将头颅运到安全地点,刘亚光以到医学院拉器械为名,让小分队化妆成国民党土兵,雇车到医学院,在把各种医疗器械装上车的同时,趁机把装有将军头颅的两个玻璃瓶装上车,运出了医学院。

只是他们刚刚离开医学院,军统特务就赶到了。

为了带走将军的头颅,四名战士留下来狙击追捕。他们在打死十多名特务后,最终全部牺牲。

刘亚光和两名战士带着将军的头颅,成功回到了安全据点。

画面切换,出现的银幕中的是枪毙叛徒的场景,赵廷喜1946年被东北民主联军在杨靖宇将军坟前枪决;1951年,改名换姓在军区后勤部门任职的程斌被人举报后,被执行枪决。

紧接着,时间来到了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的安葬仪式上,工作人员用石膏做了个模型,把将军的头颅和下半身的骨头拼在了一起,然后给遗体盖上了五星红旗,放进了一个全新的黑漆棺材里,安置在烈士陵园的灵堂。

一群参加安葬仪式的学生,神情肃穆,怀着对先烈的无尽崇敬,喊出了那句属于抗联的口号“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然后是一组空镜头,是现在的东北,是现在的神州大地,这些镜头就象杨靖宇将军的眼睛,深情俯瞰着这片深爱的土地。

电影到此结束,字幕飞快在银幕上划过。

现场所有人都站起来,用力拍着自己的双手,用掌声表达自己对杨靖宇将军的敬意,用掌声表达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支持。那强烈的掌声如同咆哮着的松花江,猛然撞在四周的墙壁上,化作经久不息的回声。

等放映厅的灯亮起来,丁建中跟方致远握了握手,称赞地道:“当初我看到《危急使命》片花,就知道这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现在看完完整版,发现比我预想的还要好!主旋律电影就应该这么搞!”

出席首映礼的抗联老战士都非常激动,拉着剧组主创的手,激动地表示:“这部电影拍得好,

拍出了抗联的精神!”、“看完这部电影,我们觉得我们的流血牺牲是值得的!”、“这部电影拍得好,真的拍得好!”—

内地主旋律电影,尤其是讲革命先烈的电影,往往比较沉重,甚至比压抑。《危机使命》完全不同,只有电影开头十来分钟比较压抑,整部风格跟后来的《湄公河行动》接近,拍得悬念重重惊险刺激,观众看完都感觉热血沸腾。

“今年上半年有一部讲述杨靖宇将军的电影《步入辉煌》,那部片子就不怎么看好!《危急使命》好看多了!小分队成员一个比一个厉害,让人想起了《桥》,还有《加里森敢死队》!尤其是最后枪毙叛徒,简直太解气了!”

“是啊,看完《步入辉煌》简直太难受了,心里堵得难受!有一种想要报仇,却又无能无力的感觉;看完《危急使命》就觉得特别畅快,有一种大仇得报的感觉!唯一不爽就是,那个打死杨将军的叛徒张奚若,竟然没有被枪毙,真是便宜他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在于枪战戏,小分队成员之间有明显的配合,有明确的战术,

不象很多国产电影那样,端着枪一阵乱扫!真的特别精彩!”

“”

第二天早上,国内主要媒体都报道了《危急使命》首映礼,几乎所有媒体都在夸《危急使命》

跟传统的主旋律电影不同,是主旋律电影的重大突破。

“在《危急使命》放映前,很多人觉得香江导演拍不好主旋律电影。然而《危急使命》确实拍出了新意,拥有好莱坞大片的质感,有大量的枪战和动作场面,再加之快速剪辑,让人感觉整个故事步步惊心,惊险刺激,看得痛快淋漓。”

“过去我们的主旋律电影总是过于强调思想性,强调教育意义,导致很多观众都不愿意看,

《危急使命》不是这样的电影,电影的故事扣人心弦,节奏张弛有度,有激烈的打斗和枪战,如果主旋律电影都是这样的电影,那观众肯定愿意进电影院。”

“《危急使命》跟今年年初的《步入辉煌》,都讲杨靖宇将军的,但《危急使命》没有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杨靖宇将军和抗联,而是从侧面,以小分队查找将军的头颅,来展现将军的和抗联的精神,展现了抗联精神的传承和延续,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观影体验。”

“”

尽管媒体对《危急使命》是一边倒的好评,电影在宣传上也下了很多功夫,但能不能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谁也说不好,毕竟现在很多观众听到主旋律就摇头。

整个电影圈都在等电影上映,想知道用商业片手法拍摄的主旋律能不能获得市场认可。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穿书之年代灵田俏佳人 穿成禁欲大佬的甜妻,夜夜揽腰吻 武道贫困生!从杀猪开始横推星空 女扮男装当卧底被野性大佬缠上了 乡村山野小神医 中药逆袭:从每日情报开始 娱乐:我和未来有扇门 能修仙谁谈恋爱啊 妙手回春陈飞林秋涵 兵王的浪漫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