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中午饭,回到北影厂,吴浩将姚清明请到自己办公室。
吴浩给姚清明倒了一杯水,坐在他的身边,道:“姚总,刚才吃饭的时候方厂长说了,电影是北影厂的身子,而影视基地和信息高速公路就是北影厂的两条腿,影视基地和信息高速公路的成败关系到北影厂能走多远。他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要团结一致,把中华在线搞好,不能姑负他对我们的信任。”
姚清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吴浩:“你说得没错,方厂长把如此重任交给我们,
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不能姑负这份信任。我们应携手合作,把公司中华在线搞好。”
说到这里,他有些感慨地道:“当初组建特效工作室时,方厂长跟我聊数字技术。我发现他对数字技术理解完全超出想象,简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没想到他对信息高速公路也如此了解,甚至比很多国外的专家看得都要远,更恐怖的是,他的看法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未来几年,十几年可以实现的,真的太厉害了。”
吴浩觉得姚清明有点大惊小怪,一脸崇敬地道:“要是方厂长不厉害,怎么可能让北影厂短短两年时间,从负债几千万,变成盈利几个亿呢!不要说厂里的人觉得厉害,就是上面的领导都对他的见识和眼光都非常佩服!”
与此同时,回到办公室的方致远拨通了林超闲的电话。
在他的心中林超闲是拍《危急使命》的最佳人选。
林超闲拍大规模战争不行,他对大规模战争没概念,《长津湖》就拍得很差,但他拍小分队战斗拍得不错,《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就拍得非常好,而《危急使命》就是小分队行动秘密行动,正好是林超闲的舒适区。
方致远没有废话,直接道:“我有个电影准备让你拍。”
林超闲一听这话来了精神:“不知道你想让我拍什么?”
方致远觉得林超闲对杨靖宇、对抗联完全没有概念,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就道:“一部军事题材的电影,你明天到北平来。等你过来之后,我们再详谈。”
林超闲马上表态:“那明天过来。”
现在内地缺优能拍优质商业片的导演,市场又需要优秀的商业片导演,自已培养根本来不及,启用香江导演几乎是唯一选择。不过方致远知道跟香江导演合作,自己必须彻底掌握话语权,不能让香江导演任着性子胡来,尤其是不能让他们碰剧本。
由于香江导演从小成长环境、所受教育不同,三观和内地不同都差别很大。内地电影人大多有家国情怀,对先烈是非常尊敬的,香江导演就没有这种感受,对中国、中国历史、中国人的爱憎完全不关心,他们往往会淡化,甚至删除这些内容。
比如李仁港的《攀登者》,故事原型本身就已经足够精彩,也足够动人,只要按真实故事老老实实把电影拍出来,在2019年建国70周年的时候上映,《攀登者》绝对会成为大爆款,不说票房4,50亿,30亿肯定问题。
然而李仁港将为了国家、为了国土攀登的故事,硬是改成吴京是为了和章子怡的爱情登山,将大量的笔墨用于谈情说爱,电影上映后自然是恶评如潮,被网友嘲笑说是“珠峰绝恋”,票房也不如预期,只取得10亿票房。
香江导演碰剧本的内地电影,成功的屈指可数。
正因为有太多的例子摆在眼前,方致远认为让香江导演拍内地电影可以,但只能让他们做工具型导演,按照电影厂提供的剧本,把电影认认真真拍完,其他的一律不准碰。
挂掉电话后,方致远又打电话,将李文化导演请到办公室。
李文化因为在70年代拍摄了《决裂》和《反击》,在改革开放后受到批判。他也因此不碰跟政治有关电影,专心致志地拍起了商业片,拍摄了《金镖黄天霸》、《无敌鸳鸯腿》等轰动一时的电影。
最近两年由于合拍片大规模进入内地,他拍摄的老式动作片就没有市场,加之年龄到了,便在去年年底选择退休。方致远觉得他是北影厂少数能拍商业片的导演,而且参加过抗美援朝,见识过真正的战争,让他跟林超闲合作,肯定能把《危急使命》拍好。
方致远把要任务告诉李文化,希望他能把握质量关。
李文化愿意发挥馀热,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下午,方致远在办公室见到了林超闲。
他将《危急使命》的剧本交给林超闲,让他先看剧本。
林超闲看完剧本很是震动,这是真正战争片,是他梦以求的剧本,也他是在香江不可能接触到的剧本。他激动地道:“方总,你准备让我拍这个剧本吗?
如果真的让我拍这个剧本,我会全力以赴,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方致远笑着点点头道:“我找你就是希望你来拍这部电影,不过这部电影要拍好可不容易。因为《危急使命》是在真实事件基础上改编的,在拍摄的时候就必须按照真实战斗来拍,拍出来要象真正的战斗,而不是披着军事外衣的武侠片。”
方致远看着林超闲,缓缓道:“举个简单例子,洪金宝《东方秃鹰》,就是披着军事外衣的武侠片,我不要这种电影,我要真实的战斗,我要看到解放军战士的战术配合,我要看到他们的战斗技巧,你能做到吗?”
林超闲有些迟疑:“我对解放军了解有限,对解放军的战术和动作根本不了解。我只能按我了解的军事动作来拍,恐怕拍不出你想要的效果。”
方致远装模作样的思考了几秒钟:“这确实是个问题,你对解放军战术不理解,估计连三三制都不知道。我看这样吧,在拍电影正式开机前,我们会将小分队演员派到部队训练一个月,到时候你跟着一起去训练,顺便了解一下我军以前的战术。”
方致远问道:“你愿意去吗?”
如果是2014年或者2024年,方致远肯定不敢把林超闲扔到部队训练一个月,因为那时候林超闲已经是非常有名的导演,但现在是1994年,林超闲是一个没有独立执导过电影的小菜鸡,让他去部队训练,那是在培养他。
林超闲听到这话非但没有不满,反而异常兴奋,两只眼晴直勾勾的盯着方致远,里面满是期待:“我真的能到部队训练吗?那我可以不用摸枪,可不可以打靶呢?”
方致远被逗乐了:“当然可以。”
晚上,方致远在香江美食城请林超闲吃饭,又打电话把李文化叫了过来。
方致远将李文化介绍给林超闲:“这位是我们厂的李文化导演,曾经拍过在内地引发轰动的电影,这部《危机使命》将由你跟他联合导演。”
林超闲站起来,毕恭毕敬地道:“李导演好,我是林超闲。”
李文化导演见林超闲挺有礼貌,微笑道:“你好,很高兴见到你。”
方致远讲李文化的经历:“李文化导演上过战场,1952年他参加了赴朝鲜志愿军摄影队,在朝鲜战场进行实地拍摄,他在朝鲜呆了一年,拍摄了很多纪录片。他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对真正的战争是什么样,对战争片怎么拍,是有发言权的。”
林超闲赶忙道:“我一定向你学习。”
李文化摆摆手道:“我已经老了,镜头语言已经跟不上时代,电影要想拍得好看,还是得靠你们这些年轻导演,这部电影主要是你来拍,我就是把把关,确保电影总体走势。”
林超闲是军迷,对战争非常感兴趣,就问李文化在朝鲜的经历。
李文化见林超闲感兴趣,就开始讲自己在朝鲜的经历。
他重点讲了几次生死危机,其中最惊险的是有一次他们河里洗澡,敌机看到地上的衣服,派了十多架飞机来轰炸。他们看到敌机,就躲进地堡中。敌机在几百平米内丢了上百颗炸弹,幸运的是没有一颗炸弹扔在地堡上,他们极其幸运的活了下来。
林超闲以前看过一些战争回忆录,但看书的感觉,跟听真人讲述,完全不一样,他被李文化描述的情形深深震撼;而且他听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比如如何在敌人炮轰炸下穿越火线,比如敌人的飞机狂轰乱炸是什么感觉。
林超闲越听越震惊,越听对眼前的老人越佩服。
他觉得跟李文化的经历,香江枪战片简直是过家家。
李文化不只是讲生死经历,也讲遇到的趣事:“我军当时抓了很多俘虏,各色人种都有,绝大多数俘虏对战俘营的生活表示很满意。其中有一个黑人战俘,通体乌黑乌黑的,
像黑锅底似的。通过翻译,他告诉我们,他对志愿军很满意,只是有一个地方有意见:为什么他都举双手投降了,志愿军还要侮辱他?
我们当时就很奇怪,志愿军是有纪律的,怎么会侮辱人呢?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志愿军战士没见过黑人,以为他是故意抹黑了脸。战士手里又没有水,就吐了唾沫去擦他的脸,想看看他的真面目,那个黑人以为志愿军战士是在侮辱他。”
方致远和林超闲都被逗乐了,笑得前仰后合。
北影厂很快跟林超闲签署导演协议,由林超闲跟李文化联合拍摄《危急使命》,片酬50万人民币;紧接着,《危急使命》正式建组,两位导演开始了电影筹备工作。
时间很快来到4月下旬,《狂蟒之灾》在美国的选角工作即将展开。方致远是《狂蟒之灾》中方制片人,肯定得参与演员挑选,他只能放下手中的工作前往美国。
在机场候机时,科技版一则不起眼的新闻引起了他的关注。
新闻内容很简单:“前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过一个64k的国际专线拨号连接,成功与国际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创建联系,首次实现与国际计算机联网,中国正式成为国际计算机网络大家庭的第77个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