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反传统拍法(1 / 1)

周慧敏好奇地道:“那你打算怎么拍呢?”

方致远张了张嘴,想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却没能说出来,他只是觉得《盲并》可以按《索尔之子》的方式来拍,但《盲井》和《索尔之子》故事不同,背景也不同,肯定要有所取舍和区别,具体怎么拍他现在还说不清楚。

“我现在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想法,但具体怎么拍,我还没有想好,必须想清楚才行。

时间已经不早了,你早点休息吧!我现在太兴奋了,脑子里全是电影的镜头,我必须好好授授思路,想清楚具体怎么拍!”

“我也不想睡,我陪你一起授。”

方致远将周慧敏带到卧室,让她早点休息,自己则来到书房。

他坐在书桌前,闭上眼晴,在脑海中回溯《索尔之子》的内容,思考着《索尔之子》

跟《盲并》的异同,查找着将《索尔之子》嫁接到《盲并》的可能。

《索尔之子》以标新立异的拍摄手法,探索了一种舍弃上帝全知视角的浸入式叙事,

电影采用从一而终的虚焦镜头,将主人公索尔从群体中抓取出来,环境变得模糊,观众的感官却变得敏锐,随即浸入索尔的视觉和听觉。

手持摄影以过肩镜头尾随着索尔,以过肩镜头的构图拍摄,观众仿佛以索尔的眼睛审视一切。而镜头一转或者角色转身时,电影又变为第三人称视角。主观和客观两个视角间自由游移,让观众既能对主角的遭遇感同身受,见证摧毁索尔的残酷环境,也同时能以旁观者的姿态审视索尔的行为。

由于方致远看《索尔之子》的时间已经很久,而且他对屠杀犹太人的故事不是特别感兴趣,只看了一遍电影,很多东西都已经记不清楚,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因此,他又借鉴了一些跟《索尔之子》有相似拍法的电影。

大规模使用跟拍镜头是《索尔之子》的一大特色,但大规模使用跟拍镜头不是《索尔之子》独创的,而是在学习比利时着名导演达内兄弟。达内兄弟曾经两次获得金棕榈奖,

他的电影一大特色就是大规模使用跟拍镜头。

方致远便又借鉴《罗塞塔》、《孩子》两部金棕榈获奖电影的镜头处理。

许久之后,方致远猛然睁开双眼,嘴角眉梢都是笑意。

《索尔之子》的男主角,按照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索尔行户走肉般活着;第二阶段,因为小男孩的死亡,索尔的人性开始复苏,通过各种努力想要安葬小男孩;第三阶段,电影最后十分钟,索尔在树林小屋看到一个小男孩,彻底释然。

《盲并》男主角宋金明的心理变化过程跟索尔类似。

前面十多分钟,宋金明就是没有人性的恶魔,没有良知,没有人性;在元凤鸣出现后,他的良知开始被激活,不愿意杀死这个无辜的孩子;最后十多分钟,在唐朝阳的逼迫下,他不得不带元凤鸣下井,但他想的却是杀死唐朝阳这个恶魔,把元凤鸣救下来。

按照《索尔之子》的模式拍《盲井》,绝对行得通。

不过按照《索尔之子》的模式来拍,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电影的视角将固定在宋金明的身上,不能切其他的人视角,而这就必须砍掉其他视角的内容,砍掉很多精彩的内容。

比如元凤鸣的青春萌动,比如元凤鸣跟妓女的戏份。

这样一来,其他角色的塑造会削弱,戏剧性也会削弱。

跟原版《盲井》相比,采用这种拍法拍出来的电影艺术性会更强,电影会更加压抑和沉闷,但对普通观众来说,电影的可看性会弱很多,会觉得沉闷无聊,甚至会有很多观众会觉得电影太难看,无法将整部电影看完,

不过方致远拍《盲并》本身就不是给普通观众看,是为了去欧洲电影拿奖,是为了打碎三大电影节在国人心中的神圣光环,而这么拍更符合欧洲艺术电影的标准,拿大奖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电影可看性弱根本就不是问题。

方致远拿起《盲并》的剧本,开始对剧本进行删减和修改。

方致远拿掉唐朝阳视角的内容,拿掉元凤鸣视角的内容,同时拿到掉全知全能的视角,让整个故事只剩下宋金明视角,紧接着,他开始对宋金明视角下的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

等方致远将《盲井》剧本改好,并想好怎么拍,天已经亮了。

他看了一下时间,发现已经7点了。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身体僵硬,脑袋晕乎乎的,双脚像冰块似的。他站起来活动活动僵硬的身体,又了脚。

一阵倦意涌上心头,方致远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哈欠。他想把管浒、吕悦他们叫过来,

讨论《盲井》的新拍法,但他觉得自己这晕乎乎的状态,应该没法好好交流,还是先睡一觉,等睡醒之后再跟他们交流。

来到卧室,方致远发现周慧敏已经起来,正在床边锻炼。

他说了一句“我睡一会儿”,便将外衣脱掉,钻进被窝。

一直睡到十二点,方致远才被热好饭菜的周慧敏唤醒。

他简单洗漱一番,然后到餐厅,跟周慧敏一起吃午饭。

方致远心情特别好,得意地告诉周慧敏,自己已经彻底想好《盲井》怎么拍,只要这部电影拍出来,肯定能在三大电影节拿大奖。周慧敏之前问过方致远,知道《盲并》中没有适合自己的角色,便笑着表示,自己非常期待这部电影,希望能早日看到。

吃过中午饭,方致远打电话给管浒等人,让他们过来开会。

按照传统说法,大年初一是不出门的,因为初一是一年的开始,得守在家里,把好运和福气都留住。不过管浒他们都屁颠屁颠地过来了,没有丝毫怨言。。”

133:1是电影诞生早期的标准格式,到了50年代由于电影行业受电视冲击严重,电影人为了对抗电视,就搞出了宽银幕电影。

这种主要用于拍商业大片,另外一种格式是185:1,通常用于剧情片和喜剧片。。

吕悦好奇地道:“你这是准备在画幅上反传统吗?”

方致远露出得意的笑容:“不只是画幅反传统,在拍摄上,我们将采用手持摄影,大部分内容都采用第一视角的跟拍手法,就跟着宋金明进行拍摄,而且我们要采用浅焦镜头,对主角视野之外的内容作模糊处理。在元凤鸣登场后,浅焦镜头逐渐变成深焦镜头,

主角之外的画面由模糊变得清淅,这像征着宋金明人性复苏。

在声音上,我们放弃音乐,不要任何配乐,电影中的声音都是环境声,都是自然声。

不用配乐,观众压抑的情绪就无法得到释放,同时也消除了电影的娱乐与戏剧性,而剩下的就只有残酷现实,会让电影更加真实。”

管琥完全听呆了,致远哥简直太疯狂了,在拍法上各种放传统,他这是想做戈达尔第二,全面革新电影语言吗?通过浅焦镜头和深焦镜头的变化,从而展现宋金明人性复苏的构想,简直太妙了,简直堪称神来之笔啊!

吕悦满脸的无法置信,嘴巴微微张着,真的被惊到了。

在电影中采用跟拍镜头并不稀奇,但整部电影大部分镜头都采用跟拍,绝对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采用这种拍法会让电影变得非常极致,会极大的提升电影的艺术感!

其他主创也被深深震撼,方致远的构想完全是反传统的,不管是拍摄手法,还是沟通,还是声音,简直是全方位的反传统,这片子拍出来简直不得了。

在短暂的震惊过后,他们都回过神来,开始谈自己的看法。

“这个想法太牛逼了,先是用浅焦镜头展现人物的麻木,就好象整个世界都跟他无关,而随着元凤鸣登场,宋金明的人物开始复苏,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清淅起来,就好他开始关注这个世界了似的,整个镜头就好象宋金明的眼睛,通过他的眼睛感受世界。”

“我觉得整个电影大部分镜头都采用跟拍的形式来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在电影中出现跟拍镜头并不稀奇,很多电影都有跟拍镜头,前两部马丁斯科塞斯拍了一部叫《好家伙》的电影,里面就有一段很牛逼的跟拍长镜头,但整部电影都采用以跟拍为主的方式拍摄,在世界电影史上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致远哥,你这部电影的拍摄方式完全就是反传统的,画幅是反传统的,大规模使用浅焦镜头是反传统的,大规模使用跟拍镜头也是反传统的,唯一不反传统的,恐怕就是对人性中善良的呈现。”

“什么是艺术?极致就是艺术!任何事物只要做到了极致就是艺术,这个构想各个方面都相当极端,不管是跟拍、浅焦镜头、还是对声音的处理,都非常极端,而这个让这部电影具有了极强的艺术性,我觉得拿大奖的可能性极大。”

“这种极致的拍摄手法,再加之《盲并》的故事,我觉得就算拿金棕榈也不奇怪。我之前就说过,要是致远哥当导演的话,张艺某、陈楷歌都会被比下去。现在看来真的一点都没错,这片子要是拍出来简直不得了!”

“””

方致远看向摄像头镜头,脸上满是胜利者的笑容:“这就是我想要的,这种极端的拍摄方式,让电影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会让评委耳目一新,这样一来,获得大奖的可能就大大增加,粉碎国人心中三大电影节神圣光环的把握就更大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战甲师:开局校花偷我创奇驱动器 无极仙帝! 导演邪修系统,但1973? 赤帜寰宇:复兴之战 我绑定的修仙系统有点癫 这次不选你了,女皇陛下 重生千禧,从倒骑驴到货运大亨 我一怪物,怎么都把我当队友了? 相亲对象?你被捕了 耀日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