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美国电影科学与艺术学院公布第66届奥斯卡奖提名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在内的12项提名,
全场领跑。它的最大竞争对手《钢琴课》和《告别有情天》,都获得八项提名,
接下来是丹尼尔-戴-刘易斯主演的《因父之名》,获得七项提名。
《霸王别姬》成功获得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它竞争对手跟上一世有些不同,
分别是:《喜宴》、《神圣的和平》、《青木瓜之味》,以及《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看到提名名单,方致远露出胜利的笑容,《蓝》取代《四千金的情人》,
《霸王别姬》的发行商又换成索尼经典,毫不夸张地说,《霸王别姬》已经锁定最佳外语片奖。
这天下午,方致远跟几个千部进行春节走访慰问活动,为厂里的老党员、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送去新春祝福和生活物资,突然接到陈楷歌的电话,要请他吃饭,庆祝《霸王别姬》获得奥斯卡提名。
晚上六点,方致远开车来到东来顺。
进入包间,方致远就看到陈楷歌和倪苹坐在里面亲昵地聊着天,一幅恩爱夫妻的样子。他不由心想,你们两个真的挺般配,一个是第五代导演的标志性人物,一个是央视当家花旦,简直是天造地设一双,你们就好好过日子吧!
寒喧几句后,陈楷歌兴奋地道:“致远,多亏你当初拒绝了米拉麦克斯。就象你说的那样,哈维把公关重点放在了《钢琴课》上,最佳外语片这个奖项根本就没有管,哈维手中有几部不错的外语片,但都没有获得最佳外语片提名。”
方致远得意地笑了笑:“张艺某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因为猎户座将公关重点押在《沉默的羔羊》上,根本没有管最佳外语片,最终让意大利的《地中海》捡了便宜,我们肯定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第二次。”
陈楷歌跟张艺某曾经是亲密无间的伙伴,但现在已经决裂,他将张艺某看作对手,甚至是敌人。现在听到方致远这么说,他微微皱了皱眉,不屑地道:“《大红灯笼高高挂》能跟《霸王别姬》比么?《霸王别姬》可是有金棕榈的。”
方致远眼晴微微一眯,《霸王别姬》确实有金棕榈,《大红灯笼高高挂》只是在威尼斯掌到了银狮奖,但真要比艺术性,《大红灯笼高高挂》未必会输。
tspdt排名《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比《霸王别姬》高。
他不想拂陈楷歌的面子,但也不想说违心的话,就道:“我掌到最佳外语片提名名单后,研究了一下,发现《喜宴》是柏林金熊奖,《蓝》是威尼斯金狮奖,《霸王别姬》是戛纳金棕榈大奖,你们三个的较量就是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较量。”
陈楷歌顿时笑了:“你要不说,我还真没注意到呢。”
聊了一会儿奥斯卡,陈楷歌对方致远道:“我最近看上了叶兆言的小说《花影》,想要把这篇小说搬上银幕,我想请你来做编剧。”
方致远一证:“你应该找芦苇啊,怎么会找我?”
陈楷歌端起酒杯将酒一饮而尽,满脸郁闷地道:“我本来打算让芦苇写的,
但芦苇去松江呆了两个月,翻了一堆资料回来给我说,这个故事是假的,根本不成立,松江一带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拆白党,所谓的拆白党只是小市民口头的一种传说。
我给他说,也许现实中没有拆白党,但有这种传说,就说明有故事基础,你就根据小说改编就行了。没想到他对我说,他搞创作必须相信故事是真的,要是真实的基础,他就写不出来。国内优秀编剧太少,除了他,我就想到了你。”
方致远知道《花影》最终改编成了《风月》,是一部票房和口碑双双扑街的电影,不愿意掺和:“我倒是想帮你写剧本,但没有时间。我准备自己拍一部电影,剧本都已经写好。过年之后就会开始建组,真的没有时间帮你写剧本。”
陈楷歌眼睛瞪大了:“你怎么想起拍电影了?”
方致远叹了口气,无奈地道:“从《霸王别姬》在戛纳获奖开始,评论界就不断对我发动进攻,想把我搞臭搞倒,最近更是不停地给我扣买办的帽子。我真的被他们惹毛了,我决定拍一部电影去三大电影节拿奖,证明商业跟艺术并不是对立的。”
方致远没有说自己的真实目的,陈楷歌跟评论界和文艺界的关系很好,万一陈楷歌把自己的真实目的捅给其他人,那事情就会变得很麻烦。
陈楷歌淡淡地道:“去三大电影节拿奖可不容易啊。”
方致远微笑道:“只要能入围,就能打脸那些人。”
陈楷歌对方致远的电影不感兴趣,把话题扯回到自己的新片上:“你不能参与太可惜了,我相信《花影》拍出来会比《霸王别姬》更成功。你是编剧,对编剧比较了解,你觉得找谁来写《花影》的剧本比较合适?”
“我没看过《花影》,听你说故事发生在松江?”
“主要发生在松江和苏州。
“最好找原作者改编,不行的话就找松江或者江苏作家做编剧。”
“有道理啊,应该找当地作家做编剧。”
陈楷歌知道方致远编剧水平很高,能把简单的故事写得精彩纷呈。
虽然方致远无法将《花影》改编成剧本,但他还是希望方致远帮着提提建议,便将《花影》的故事详详细细讲了出来,又将自已想要表达的内容讲出来。
方致远看过《风月》,他跟徐风的感觉是一样的,《风月》中每一个人物都令人讨厌,人物之间的关系非常丑恶,不象《霸王别姬》中每个人物都有审美上的可爱之处,整个故事扭曲而压抑,看完之后,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方致远没有掩饰,将自己看法讲了出来:“如果你想重复《霸王别姬》的成功,那最好不要拍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实在太扭曲和压抑了,里面的人物也不讨喜。艺术上能不能成功我不知道,但商业上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陈楷歌有些不高兴:“张艺某的《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也很压抑和扭曲,可这两部电影票房就很成功,《花影》难道比他的故事差,凭什么不能在商业上获得成功?”
方致远听人说过,陈楷歌想拍《风月》,是受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影响,想拍一部类似的电影,跟张艺某拜拜手腕,证明自己比张艺某强。
现在看来,还真有可能是这样。
方致远坚持自己的观点:“《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确实扭曲和压抑,但人物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可爱的地方,看完之后,我们会同情人物;
《花影》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全员恶人,正常观众根本接受不了这样的故事。”
陈楷歌沉着脸摆了摆手,不快地道:“算了!算了!你根本就不懂这个故事,我想通过这个故事展现女性的困境,人性的复杂,以及时代的悲欢,我相信这个故事拍出来,一定不会比《霸王别姬》差,而且会比《霸王别姬》更受欢迎!”
方致远暗暗摇头,《霸王别姬》的成功让陈楷歌飘了,根本听不进其他人的意见,他觉得《霸王别姬》成功是自己的功劳,自己可以复制《霸王别姬》的成功,实际上《霸王别姬》是众多行业精英共同努力的成功。
方致远知道陈楷歌已经听不进不同意见,只能听吹捧和掌声,只有碰得头破血流,才有可能改变,就道:“我是从你描述的内容得出的结论,可能《花影》
小说确实很好,只是我没看过原着,没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陈楷歌觉得方致远无法理解《花影》的故事,也无法理解自已想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和内函,不想再跟他聊《花影》,方致远对这个故事本身就不感兴趣,也不想继续往下聊,两人便不再聊《花影》,转而聊起来了《盲井》。
陈楷歌被《盲并》深深震撼,觉得这个故事太真实,太有冲击了,他觉得《盲并》很符合三大口味,只要把这个故事拍好,肯定能在三大拿奖。
上一世《盲并》在柏林获得了最佳艺术奖,属于三等奖。
方致远觉得要是按照原版《盲并》的拍法,拍成类似纪录片风格,估计也是三等奖,拿最高奖的可能性不大,但他还是希望冲击一下最高奖。
要拿最高奖就不能按原版来,必须艺术上有突破。
方致远想用一种新颖而又独特的拍摄方式来拍《盲并》,但始终没有找到新颖的拍法。他跟管浒和刘思扬聊过这个问题,他们两个也没有想到有什么新颖的拍法。
现在方致远把问题抛给陈楷歌,看他能不能想到新颖的拍法。
陈楷歌想了一会儿,没有想到新颖的拍法。
陈楷歌建议找张艺某,这种土不拉儿的故事找张艺某准没错。
这顿饭吃到将近九点才结束,从东来顺出来的时候,陈楷歌对方致远道:“3
月下旬,奥斯卡颁奖的时候,我们一定去颁奖礼现场。”方致远笑着点头:“戛纳颁奖的时候我没有出力,就没好意思上台,这次去奥斯卡,我肯定上台。”
回到四合院后,方致远坐在书桌前,拿着已经绘制好的故事板,试图查找新的拍法。这些天,他每天晚上回到家里,都会抽一个小时来查找跟原版《盲并》
不同的新颖拍法。他知道要找到一种新颖的拍法不容易,但他坚信自己一定能找到。
正想着,手机铃声将方致远从沉思中拉出来。
电话那头传来周慧敏的声音:“我明天到北平参加春晚彩排。”
方致远平静地道:“那我叫上刘思扬他们,一起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