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晚上,《王牌对王牌》剧组搞了个开机宴。
跟《孤胆特工》不同,《王牌对王牌》是纯内地投资的电影,演员大部分是香江人,但剧组工主创大部分是内地人,内地人比例高远香江人。
由于这是内地团队主导的项目,再加之内地市场起来了,香江电影公司都想打进内地,要是得罪了北影厂这个广电直属电影厂,那很可能象7,80年代得罪台弯那样,被电影公司封杀,因此,剧组的香江人都比较低调,对内地团队也比较客气。
不管他们心中怎么想,至少表面上一团和气。
开席后,周润发端着酒杯来给方致远敬酒:“方总,你是我最欣赏的编剧和制片人,你编剧和制作的每一部电影都堪称经典,我都特别喜欢!我一直都想跟你合作,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这次能出演《王牌对王牌》真的特别开心!”
方致远对周润发印象不算太好,听过不少周润发传言,好的坏的都有,比如歧视内地,欺负内地演员,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周润发票房号召力很强,把他请来演男二号,能极大的提升电影的票房。
方致远十分给面子地道:“我读大学的时候,《松江滩》特别火,我们寝室很多男生都学你的打扮,当时大家比较穷,买不起风衣,但帽子和白围币几乎是人手一套,等我们快毕业的时候,《英雄本色》又火了!大家又学你叼牙签的样子!当时我们还说,将来等成了制片人,一定要跟小马哥合作!没想这么快就实现梦想了!”
周润发得意地笑了笑:“希望以后能继续合作!我干了!你随意!”
说着,周润发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然后亮了亮杯子。
方致远也非常给面子,将酒一饮而尽。
周润发敬完酒,剧组其他演员纷纷上来敬酒。
除了梁小龙外,其他人敬酒,方致远都只抿一小口。
毕竟他现在地位上来了,不是谁都有资格跟他干杯。
13日早上,方致远坐车来到上环荷李活道的文武庙。
荷李活道文武庙位于港岛上环,在香港最具历史的庙宇,创建的历史可追朔至香江开埠初期。庙内奉祀文昌帝及关帝,是港岛的宗教信仰中心。香江很多剧组都喜欢在这里搞开机仪式,以求获得神明的庇护。
当初拍《孤胆特工》时,吴思远想在文武庙举行开机仪式,但在方致远的坚持下,最终在嘉未片场开机。后来香江工作人员和内地工作人员爆发流血冲突,
吴思远就向方致远吐槽,当初我说在文武届开机,你不信,这下出事了吧。
这一次,《王牌对王牌》就在文武庙开机。
倒不是方致远变迷信了,希望得到神佛庇佑,而是为了给《王牌对王牌》宣传造势。让香江观众知道这是一部由内地巨星和香江巨星联袂出演的大片,将香江观众胃口吊起来,等消息传回内地,也可以将内地观众的胃口吊起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方致远邀请了部分媒体参加开机仪式。
开机拜神仪式结束,方致远、刘思扬和周理京、周润发接受媒体的采访。
面对记者“为什么到香江拍摄”的问题,方致远表示:“我觉得未来会变成一种模式,古装片、大型战争片会在内地拍,因为在香江拍这种片子需要搭景,
成本太高,而都市枪战片,以及警匪片则会放在香江拍摄,因为香江拍这种电影的经验丰富。”
在方致远的构想中,未来香江会变成类似横店的拍摄基地。
一些内地比较难过审的题材,就会放到香江来拍摄。
在方致远穿越前,有一部叫《周处除三害》的中国台湾电影取得了6亿多票房。这种电影要是内地拍,不可能过审,但因为是台弯拍的,就可以上映,把电影的故事放到香江自然也没问题,所以,把内地不能拍的故事,放到香江是最佳选择。
再比如,陈思成的《误杀》系列,把故事放在了泰国。
就是因为放在国内无法过审,放在泰国可以问题。
开机仪式结束,剧组浩浩荡荡地杀向油麻地。
《王牌对王牌》这部电影跟《虎胆龙威》有些类似,大部分戏都发生在室内,这些内容将在将军澳嘉未的演播室理拍摄,而电影最重要的外景地有两处,
男主角卓文伟所在的警署和警察总部,而这两处取景地都在油麻地。
今天主要拍一些警察总部的镜头,以及黑鹰直升机的镜头。
在电影中,有三组涉及到黑鹰直升机,一处是白天飞虎队从直升机降落到屋顶,布置狙击点的镜头,第二处是卓文伟站在窗口,黑鹰直升机上的飞虎队队员用红外激光瞄准器,瞄准他的镜头,第三处是飞虎队索降到屋顶,发起总攻的镜头。
本来刘思扬觉得自己是内地人,肯定搞不定飞虎队,借不到黑鹰直升机。没想到,邹闻怀知道后,主动帮他联系了香江警方,而香江警方也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并表示可以派飞虎队队员协助拍摄。
不过黑鹰直升机涉及到保密,香江警方只答应借给他们拍五个小时,而且不允许演员和摄影师登机,只能在地面或者租用另外的直升机从对着黑鹰进行拍摄。
抵达片场后,剧组工作人员立刻投入工作,摄象组、灯光组忙着摆机器、铺滑轨、布置光线,录音组开始调试机器,为收音作准备,整个剧组一片火热景象。
刘思扬带着执行导演林超闲,来到拍摄现场,讨论拍摄内容。
刘思扬最开始不认识林超闲,是方致远让他找林超闲做执行导演。
刘思扬本来对林超闲的能力有些怀疑,等他将林超闲找来,仔细聊过后,发现林超闲真的对枪械和飞虎队的战术非常了解,有林超闲参与,《王牌对王牌》
的质量绝对会让一个台阶。刘思扬对方致远佩服到极致,觉得方致远真的是慧眼如炬。
经过一段时间磨合,林超闲已经成为刘思扬的左膀右臂。
方致远让林超闲做执行导演,有两方面的考虑,一个是林超闲是军迷,对枪械比较了解,研究过飞虎队的战术,而这部电影有大量飞虎队进攻和突袭的内容,让他做副手能提高电影的真实度,另一个就是想要培养林超闲。
枪战片和警匪片在内地很受欢迎,《追击二王》、《大追捕》等片子的票房都不错。不过内地严重缺乏能把枪战戏拍好的导演,不要说没有能把枪战戏拍出专业水平的导演,就是把枪战戏拍得好看的导演都没有。
拿《追击二王》来说,里面的枪战戏份拍得相当平庸,既没有真实可信的战术,也没有炫酷的镜头,典型的两头不沾。要是里面的枪战戏能达到香江水准,
那电影的票房绝对能上一个层次,海外版权也能卖得更好。
由于内地缺枪战片人才,方致远便决定培养林超闲。
等林超闲能挑大梁了,再让内地年轻人给林超闲做副手。
从而培养一批,能够拍好枪战片的内地年轻导演。
不过林超闲的缺点很明显,他研究过香江飞虎队,能拍好近距离短时战斗,
也就是cqb,但对真正的军队缺乏了解,拍不了真正的军队作战,他参与的《长津湖》一股cqb的味道,根本不象军队作战,也没有拍出军队应该有作战战术。
方致远坐在导演组帐篷,慢悠悠地看故事板,眉头很快皱起。
香江导演的水平跟好莱坞导演的差距很大,尤其是在视听语言上。
这一点,从《王牌对王牌》和《谈判专家》就能看出来。
完全相同的故事,调度和镜头的和处理上,存在明显差距。
就拿男主角绑架上司后,警察大规模集结来说,邱礼涛是先拍卓文伟绑架上司,然后视角切到警方集结,视角切回卓文伟,拉窗帘,砸摄象头,之后镜头在卓文伟之间切了好几次,而好莱坞先拍男主角绑架上司,再拍拉上窗帘,以及跟被绑者的对话,然而视角切到警察一边,用了三分钟时间展示警察如何集结和布置。
完全相同的内容,好莱坞版压迫感明显更强。
观众看这场戏的时候,好莱坞版明显更揪心。
原因就在于,将视角反复切会让观众的情绪中断,而好莱坞一气呵成,情绪没有中断,而且他们堆栈了大量的细节,楼下的警察如何布置,楼上的狙击手如何布置,展现得清清楚楚,观众看到主角处在重重包围中,压迫感自然起来了,
就会为主角的命运担心。
这是好莱坞电影经常会看到的一种处理手法,他们会通过大量的细节堆栈,
将观众的情绪拉满,而香江电影总是缺乏细节的堆栈,往往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这应该跟香江电影圈风气有关,毕竟他们拍电影以快为主,能凑合就凑合。
方致远写剧本的时候,是按好莱坞版写的,但刘思扬画的故事板却跟邱礼涛类似,让电影视角在男主角和警方之间来回切。他不知道刘思扬是怎么想的,但这种处理方式,简直是将鱼翅做成麻辣烫。
方致远将故事板将重重地往监视器前面一搁,大声叫道:“思扬,你过来一下。”他见林超闲向这边望过来,又道:“林超闲,你也过来。”
刘思扬走了过来,笑嘻嘻地道:“致远哥,怎么了?”
林超闲没有说话,只是满脸敬畏的望着方致远。
他跟方致远认识,当初拍《千里滔滔心》的时候,还合作过。不过现在的方致远跟当时的方致远已经是两种存在,现在的方致远在香江电影圈的影响力简直比邹闻怀、邵逸夫还要大,向桦强、向桦胜在他面前跟小弟似的。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副导演,自然不敢有丝毫不敬。
要是惹方致远不高兴,那他想要出头恐怕就难了。
方致远招呼刘思扬和林超闲坐下,指着故事板,沉声道:“这场戏怎么能这么处理呢?为什么要将视角反复切,这样会让情绪中断,我给你说过这个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