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爱情》七天破亿的消息震惊了电影圈,也震惊了大江南北。无数媒体,无数专业人士都在讨论这件事,有人为《北平爱情》票房大爆欢呼雀跃,有人在分析电影成功的原因,也有人探讨票房大爆的意义。
“去年年底电影发行放映制度改革时,反对声音很大,电影厂和电影公司甚至产生了剧烈冲突。不过随着《北平爱情》的上映,所有针对改革的质疑都被粉碎。《北平爱情》用七天一亿票房的成绩告诉所有人,分帐发行才是中国电影的未来。”
“方致远从《目中无人》开始,每一部电影都非常受欢迎,究其原因,就是不搞那些高深的东西,不会动不动扯思想内函,就是踏踏实实的讲故事;而这恰好是国内其他电影人欠缺的。现在中国电影开始分帐发行,未来电影成功与否,
票房将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票房不佳,就有可能失去拍电影的机会。毫不夸张的说,导演淘汰赛已经开始,那些不尊重市场的导演会逐渐被淘汰。”
“宣传是《北平爱情》成功的关键,在电影上映半个月前,电影就开始了疯狂的gg轰炸,先是在报纸上打gg,然后再央视打gg,接下来又办首映礼,
又到全国各地进行宣传,铺垫盖地的宣传,给人造成不进电影院就落伍的印象。”
评论界本来就不喜欢方致远,而《北平爱情》故事俗套,又是大团圆结局,
影评人对这部电影自然厌恶至极。在电影上映后,评论界一边倒给出差评,甚至有北电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说,你们以后谁要是拍这种电影,就不要说是北电学生。
看到《北平爱情》七天票房破亿,评论界简直气疯了。
“《北平爱情》就是一堆包装精美的垃圾,没有思想,没有内函,也没有逻辑!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肤浅且儿戏,没有任何灵魂碰撞,整个故事完全没有说服力,然而这样的电影七天竟然取得了一亿票房,这简直是中国电影的悲哀!”
《北平爱情》不就是古代穷书生爱上富家大小姐的故事嘛,只不过把性别换了,这种老套到极致的故事居然能这么火,居然七天取得一亿票房,这真的太可怕了!以后谁还会认认真真拍电影,谁会拍有思想、有内函的电影啊!中国电影完蛋了!”
“国内观众品位真的不高,否则这么糟糕的电影怎么可能七天票房过亿。同样是讲跨阶层的爱情,《罗马假日》多真实,多动人!《北平爱情》呢?虚假到令人发指!这样的电影在美国是不可能火!《北平爱情》能在国内火,说明我们的审美跟国外有很大差距!”
”
在电影上映之初,评论界就大量给出差评,但观众没有受影响。
绝大部分观众走出电影院的时候,都面带笑容。他们都觉得《北平爱情》特别温暖,特别浪漫,是自己看过最好看的爱情片,电影票价虽然有点贵,这个钱花得挺值得。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几乎所有观众都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几乎所有观众都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因为他们完全被电影情节吸引,无论画面、表演、情节还是音乐都让沉醉其中,这是过去看国产片几乎没有体验。
现在看到评论界如此贬低《北平爱情》,甚至说观众审美低下,观众们都坐不住了,纷纷写信给报纸,对影评人的言论进行反驳。
“观众进电影院是看电影的,不是受教育的,看爱情片就是看帅哥美女谈恋爱,为什么要有深刻的思想,为什么要有深刻的内函?我要是想看思想、看内函,我自己在屋里看书不行啊!你们对《北平爱情》的指责简直莫明其妙!”
“你们这些人真可笑,《北平爱情》七天取得了一亿票房,说明这部电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电影,你们不喜欢也就罢了,没有人勉强你们喜欢,但你们却跳出来说观众品位低。那句话送给你: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最讨厌你们这些动不动把美国挂在嘴上的人了!美国那么好,美国电影那么好,那你去美国看美国电影啊,为什么要对着中国电影指指点点?”
”
骂影评人的除了普通观众,还有全国各地的游乐场经理和员工。
由于娱乐方式逐渐增多,最近两年进游乐场的观众逐渐减少,游乐场生意都在下滑,而在《北平爱情》上映后,全国的游乐场都火爆起来。
受《北平爱情》影响,全国各地的游乐场游客暴涨三成,平常根本不需要排队的摩天轮,至少要排一个小时的队,而作为电影拍摄地的北平游乐场,游客人数直接翻倍,摩天轮的排队时间更是达到惊人的三个小时。
平常游乐场都是下午5点半关门,但因为《北平爱情》中李若林和陈玉珊是晚上坐的摩天轮,在摩天轮上看到了北平城的璀灿夜景,在游客们的强烈要求下,
各地的游乐场都将闭园时间推到了晚上九点,甚至是十点。
年轻情侣们坐摩天轮,都是冲着在摩天轮最高点接吻,就能永远在一起的传说来的,很多人打定主义,一定要在摩天轮最高点接吻,一定要完成这个仪式。
只是摩天轮的车厢基本上都是坐六个人,甚至十个人。
在1993年这个还不算太开放的年代,要在一群陌生人的面前接吻,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很多人没有勇气接吻,只能在最高处牵了牵手,他们在心里安慰自已,牵手也可以天长地久,古诗都说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也有胆子比较大,不怕出丑的,到了最高处,直接捧着女朋友的脸,就吻了起来。车厢里的其他情侣,一看别人已经亲上了,把心一横,也跟着吻了起来。
他们心里甜蜜而又快乐,仿佛完成了某种神圣的仪式,仿佛真的可以天长地久。
作为电影重要的取景地,三里屯成为热门打卡点。
李若林和陈玉珊撞在一起的拐角,引来无数打卡的游客,甚至有不少人故意仿真他们相撞的一幕;李若林在买泡面的商店涌进了大量的游客,他们跟李若林一样,买上一桶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李若林买报纸的报刊亭前,站满拿着相机合影的游客—·
最火的无疑是“李若林音象店”,从电影上映第一天开始,音象店就人潮涌动,随着电影上映,到音象店打卡的观众和影迷越来越多,到电影上映第五天,
北影厂不得不派两名职工维持秩序,让大家在门口排队,按顺利进店。
方致远知道随着电影上映,音象店肯定会成为热门打卡点。他让北影厂专门准备了周惠敏的专辑,并印刷了五万张海报,一共五款,周里京两款,周惠敏三款;仅仅一周时间,周惠敏的专辑就卖了5000多盒,海报卖掉了3万多张。
音象店成为热门打卡点后,左右两边的酒吧和咖啡馆也跟着收益。
很多人在音象店买完专辑和海报后,要么在咖啡馆点上一杯咖啡,聊聊电影的情节,要么到酒吧点上一杯酒,畅谈一下爱情和人生。
短短一周时间,三家店铺的收入就超过一百万。
随着《北平爱情》上映,周惠敏在内地的人气暴涨。
剧组刚开始路演的时候,现场观众见到剧组成员,基本上都在喊周理京,等到了电影上映五六天的时候,剧组跟观众见面,喊周理京的跟喊周惠敏的,基本上持平,女观众喊周理京的多,男观众喊周惠敏的多。
方致远知道《北平爱情》上映后周惠敏会爆红,《传奇》肯定会爆红,他把《传奇》和《盛夏的果实》送给周惠敏的同时,从宝丽金拿到了专辑的内地版权,并在《北平爱情》上映的同一天,推出了这张专辑。
伴随着电影爆火,周惠敏的专辑《传奇》也在内地爆红。
很多看完电影的观众非常喜欢《传奇》这首歌,都忍不住到音象店买这张专辑。
仅仅一周时间,《传奇》销量就达到惊人的28万盒。
走到街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周惠敏的海报,音象店贴着周惠敏的海报,报刊亭上挂着周惠敏的海报,路边摊挂着周惠敏的海报,而音象店和卖盗版磁带的小摊传来的歌声不是《传奇》,就是《盛夏的果实》。
就连打开广播,也能听到周惠敏的歌声。
“随着《北平爱情》上映,周惠敏和她的《传奇》红遍大江南北,走到街上,时不时就能听到有人轻哼,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周惠敏的声音甜美、干净,就如同她的长相,她特别适合唱这种空灵而又带一点点感伤的歌曲。”
“今天,我推荐周惠敏另外一首非常出色的歌曲一一盛夏的果实。”
“也许放弃,才能靠近你;不再见你,你才会把我记起;时间累积,这盛夏的果实,回忆里寂寞的香气,我要试着离开你,不要再想你,虽然这并不是我本意·—”
毫不夸张的说,周惠敏已经成为内地最火的香江女明星。
毫不夸张的说,,《北平爱情》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现象级电影,其火爆程度丝毫不逊《庐山恋》、《少林寺》、《世上只有妈妈好》等在国内引发轰动的电影。
在《北平爱情》上映第八天,正在最后一座城市路演的方致远和剧组,接到了央视邀请,《东西南北中》邀请剧组主创录制一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