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看样片(1 / 1)

嘉禾等三家公司的一期资金到位后,影碟机项目就进入快车道。

刘开宇这个总工程师,将项目组分为两个,一个为影碟机增加功能,一个研制全新的译码芯片;而陈长江则来到了南山工业园,开始搭建生产线,为正式生产作准备。

向桦胜回到香江,找了一批模特,去给歌碟配画面。

在90年代,由于技术限制和制作成本的问题,很多歌曲的v都采用了较为简单的制作方式,甚至没有v。在影碟机崛起,市场上对vcd歌碟需要大幅增加,为了解决歌曲没有画面的问题,就出现了给歌曲配泳装模特的模式。

滚石的很多歌曲,尤其是80年代的老歌,都没有v的。画面问题,

方致远就想到了给歌曲配泳装模特的办法,就让向桦胜去香江找模特给歌曲配泳装。

方致远是最忙的,既然要盯《北平爱情》的拍摄,又要管制片公司新片进展,还时不时要飞到深圳,看工厂进展:除此之外,他还派发行部的人对北平的电影院进行了统计和摸底,为创建院线作准备,简直忙得不可开交。

时间很快来到11月底,管浒的《一地鸡毛》完成了初剪,邀请方致远和刘思扬看样片,顺便帮他出出主意,方致远和刘思扬自然不会推辞。

这天晚上,方致远和刘思扬来到了北影厂标准放映厅。

走进放映厅的时候,管浒和男主角柳芸龙,女主角孔玲已经都到了,电影的摄影师,剪辑师,以及幕后人员也都到了。

看到方致远进来,正跟孔玲说笑的管浒蹦了一起,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方致远面前,笑嘻嘻地道:“致远哥,思扬,你们来了!致远哥,这次拍《一地鸡毛》,没有你在旁边盯着,我感觉一点底都没有。”

方致远翻了翻白眼:“就别拍马屁了!介绍一下吧!”

管浒赶忙把孔玲和柳芸龙叫过来,介绍道:“这位是北影制片公司的总经理方致远,是我老大,你们也跟着我一起叫致远哥吧!”

孔玲和柳芸龙都知道方致远的大名,拍《一地鸡毛》的时候,管浒遇到了麻烦,或者某个镜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就会唉声叹气地说,要是致远哥在就好了,他肯定能想出办法!

他们不敢丝毫怠慢,毕恭毕敬地道:“致远哥好!”

管浒又介绍道:“这是孔玲,是我女朋友,这是柳云龙,他跟周理京一样,

在考北电的时候,形象拿了满分,是北电有史以来第二个形象满分。

方致远冲孔玲点了点头:“早就听说你的大名,只是最近几个月,实在太忙,没有时间跟你见面,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唯一好奇的是,你怎么看上管浒这小子的?”

管浒大叫起来:“我怎么了,难道我很差吗?”

方致远哈哈笑了一声,打量柳芸龙一番,点头道:“不错!形象真不错!电影行业需要明星,尤其是需要长得文师,演技又好的明星!我们将周理京培养成了大明星,而你的形象不比他差,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有机会我们合作!”

柳芸龙闻言大喜:“只要能跟您合作,就算龙套我也愿意!”

简单寒喧过后,放映厅灯光熄灭,《一地鸡毛》开始放映。

看了十多分钟,方致远对《一地鸡毛》的水准就相当清楚了。

跟管浒上一世拍的第一部文艺片《头发乱了》相比,《一地鸡毛》水准高多了,不管是故事,还是视听语言,都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的作品。

方致远对此非常满意,自己对管浒的调教是成功的。

不过《一地鸡毛》问题也不少,最大的问题就是拧巴。

管浒想拍一部艺术片来表达自己,但因为拍了两部商业上大获成功的电影,

导致他又想获得商业上的成功,结果整部电影既不够商业,也不够艺术,有点两头不靠。

跟陈楷歌后期的电影有点象,但比陈楷歌后期电影强。

方致远看了管浒一眼,见他眉眼间颇为得意,显然对《一地鸡毛》很有信心。

他觉得把《一地鸡毛》送到国外电影节去,让管浒去碰碰壁,从而死了拍艺术片的心思,乖乖跟着自己拍商业片,是最佳选择。

方致远相信把《一地鸡毛》送到电影节,肯定会颗粒无收。

三大电影节评委对西方艺术片和东方艺术片态度不同,对西方艺术片,他们希望看到电影展现中产阶级的困境,揭示各种社会问题,展现底层挣扎;而对东方艺术片,他们希望看到的原始、野蛮、以及悲惨和绝望的内容。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方人对东方的刻板印象。

举个简单例子,2022年有部电影叫《隐入尘烟》,这部上映后,出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农村或者农村出来的人说电影不真实,因为马有铁父母早逝、手脚齐全、身体健康、会盖房子、不赌不,特别勤快,而且还有熊猫血,象这样的人不可能成为特别困户,而很多人城市人,尤其是文艺青年觉得电影特别真实。

方致远曾经看到一个甘肃ip因为说《隐入尘烟》不真实,被一个松江ip怒喷。那个松江ip说,你简直是何不肉食糜,这就是我们当下农村的现状,你看不见苦难,难道苦难就存在了,你知不知道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土坯房是桂英和有铁们毕生的梦想?

那个甘肃ip的说,我是农村出生长大的80后,从小下地干活,陪爸妈推着板车交过公粮,经历过逼收提留款,你居然说我不了解农村,我这么说吧,就凭有熊猫血这一点,就有血贩子找上门,马有铁日子就不可能象电影中那样。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很多人城里人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农村,对农村的了解主要来自于新闻和文艺作品,而关注度大的新闻往往都是各种破事烂事,比如黑砖窑之类,这种新闻看多了,就会对农村产生刻板印象,就会觉得农村是野蛮、无法无天之地。

电影节评委跟那些说《隐入尘烟》贴合农村实际的城市青年一样,对东方的了解主要来自新闻和文艺作品,而西方媒体在报道东方时,往往是以抹黑为主,

这种新闻看多了,就会觉得东方是蛮荒之地,那里原始落后,那里的人野蛮、无知又充满生命力。

由于这些人脑子中形成了刻板印象,符合他们认知的电影,往往就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就能获得大奖;而那些不符合他们认知的电影,就算好评如潮,也很难获得大奖。

比如王家卫被无数西方导演视为精神导师,被无数影评人追捧,但他却没有在三大电影节拿过奖,《花样年华》是公认的新千年最佳影片,但在戛纳只有梁朝伟拿了个最佳男演员奖;《2046》戛纳场刊评分第一,依然颗粒无收。

西方评委的这种刻板印象,让国内一些导演看到了成名的捷径,他们用貌似真实,实际上胡乱编造的猎奇故事,迎接西方评委,从而在国外拿奖,然后在国内赚名声,成为知名导演。

比如2011年有部叫《人山人海》的国产电影,故事原型是贵州五兄弟的老五被人杀人,由于一直抓不到凶手,死者的四个哥哥决定自己亲自上阵查找真凶。

他们开着摩托车用一年多时间走遍大半个中国,最终在一座砖厂找到凶手,将凶手抓回贵州。

这本来是一个非常温暖的故事,四个哥哥为了找出凶手付出的努力让人动容,而导演却没有心思将放在人物内心的发掘上,反而把国内各种毫不相干的破事都塞了进去,甚至把凶手藏身的砖厂改成了黑矿,构筑了一个绝望而残酷的世界。

这部电影最终在威尼斯拿到了最佳导演奖,评审团主席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在授奖词中这样评价《人山人海》:“评委会为之深深打动,电影为我们展现了从未见过的世界。”

那样的世界外国评委没见过,中国观众也没几个人见过。

因为那个世界是导演用各种黑暗面叠加出来的,根本就不存在。

管浒的《一地鸡毛》质量不错,入围主竞赛单元室完全够格,但不符合西方评委的刻板印象,拿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两个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电影放完,放映厅的灯光亮起。

管浒满脸期待地看向方致远,问道:“致远哥,你觉得怎么样?”

孔玲、柳云龙,以及电影主创眼巴巴的看着方致远,想知道他对电影的评价。

方致远用力拍了拍管浒的肩膀,笑容满面地道:“不错!拍出了理想主义的磨火,拍出了平庸现实对人性的折磨,质量相当不错!去三大电影节没问题,臭纳竞争太激烈,入围的可能性很小,而威尼斯要九月份去了!还是去柏林吧!”

方致远笑道:“柏林电影节可是中国电影的福地,从老谋子的《红高粱》拿下金熊奖开始,中国电影已经拿了好儿个奖!以《一地鸡毛》的质量,很有可能拿奖!”

“致远哥,我听你安排!”管浒兴奋得直搓手,孔玲他们也激动得手舞足蹈。不过管浒很快想起一个问题来,“柏林电影节怎么去啊?”

方致远拍了拍胸口道:“这事交给我,9月份我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时候,遇到了柏林电影节主席,他看过《目中无人》,相当喜欢这部电影,到时候我给他打个电话。”

管浒兴奋得大叫:“致远哥,我简直爱死你了!”

方致远笑着给了他一脚:“给老子滚!”

二十天后,《一地鸡毛》的双片制作完成,方致远联系了柏林电影节主席,

介绍了电影的情况,对方对《一地鸡毛》非常感兴趣,表示会让选片人尽快过来。

也就在这个时候,方致远接到上面的通知。12月21日到26日,在雅宝路空军招待所召开全国电影厂长经理会,讨论即将出台的电影发行改革方案。

方致远知道对电影发行产生深远影响的雅宝路会议要开始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导演邪修系统,但1973? 赤帜寰宇:复兴之战 我绑定的修仙系统有点癫 这次不选你了,女皇陛下 重生千禧,从倒骑驴到货运大亨 我一怪物,怎么都把我当队友了? 相亲对象?你被捕了 耀日星空 阴阳和合功 1小时领证!和豪门继承人闪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