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金使骄横(1 / 1)

汴京的早朝,被一股来自北方的寒气冻住了。

金国使者乌林答带着两名亲兵,大摇大摆地走上丹墀。他穿着貂皮袄,腰间挂着把镶嵌宝石的弯刀,看都没看阶下的百官,径直走到徽宗面前,将一卷国书“啪”地摔在龙案上。

“大金国都元帅有令。”乌林答的汉语带着浓重的口音,像冰碴子砸在地上,“宋廷收容辽朝余孽耶律大石,挑衅邦交,需将岁币加倍,再割让河间、中山两府,否则——”他猛地拔出弯刀,刀光劈向案上的青瓷瓶,“三月后,我大金铁骑踏平汴梁!”

青瓷瓶碎裂的声响在大殿里回荡,徽宗吓得一哆嗦,龙椅的扶手被他攥得发白。百官们脸色煞白,有几个胆小的,腿肚子都在打颤。

“你……你敢在大宋朝堂上动刀!”李若水往前一步,朝服的下摆扫过地上的瓷片,“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你却如此无礼,当真以为我大宋无人?”

乌林答冷笑一声,将弯刀插回鞘中:“无人?若有能人,怎会让耶律大石在西域蹦跶?若有能人,雁门关的守军怎会连我大金的游骑都挡不住?”他环视殿内,目光像刀子般刮过众人,“你们的皇帝,只会画画写字;你们的大臣,只会贪赃枉法——这样的朝廷,也配谈‘礼’?”

蔡京慌忙上前,脸上堆着谄媚的笑:“使者息怒,息怒。岁币之事好商量,割地……也可从长计议。陛下仁慈,向来不愿动兵戈,咱们慢慢谈,慢慢谈。”

童贯也跟着附和:“是啊是啊,我大宋向来与金国交好,何必为了个耶律大石伤了和气?岁币加倍就加倍,只要能保国泰民安,些许银帛算得了什么?”

“放屁!”李若水气得浑身发抖,朝服的袖子都在颤,“河间、中山是我大宋的屏障,割让出去,金人的铁骑三日就能到汴梁!岁币加倍,每年要耗银百万两,这笔钱从哪来?还不是从百姓身上刮!你们这群误国奸贼,对得起先帝,对得起天下百姓吗?”

乌林答看着争吵的众人,嘴角的嘲讽更浓了。他这次来,本就没指望宋廷立刻答应,不过是想看看这南朝的虚实——如今看来,果然如都元帅所说,一群废物。

“给你们三日时间考虑。”乌林答转身就走,貂皮袄扫过蔡京的官帽,“三日后,我要见到国书和割地的地图。否则,就等着收尸吧。”

大殿里一片死寂,直到金使的脚步声消失在宫门外,徽宗才瘫坐在龙椅上,大口喘着气:“这……这可如何是好?”

蔡京擦着额头的汗:“陛下,金人的势头正盛,不如先答应他们的条件,稳住阵脚再说。等过了这阵,再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李若水怒视着他,“等他们占了河间、中山,下一步就是黄河!到时候再议,来得及吗?陛下,臣恳请下旨,让赵宸将军率军北上,他在江南能平叛,在北方定能退敌!”

徽宗的眉头拧成了疙瘩。让赵宸北上?他打赢了,威望更高,更难控制;打输了,金国铁骑真要南下……左右都是难。

“赵宸远在苏州,远水解不了近渴。”童贯阴恻恻地说,“再说,他手里的兵都是江南团练,哪见过金人的铁骑?派他去,怕是白白送命。”

正争执间,太监捧着八百里加急的奏章跑进来,声音都在抖:“陛下!苏州八百里加急!赵将军联合关羽、赵云两位将军,已在雁门关、沧州一线布防,还附了诸葛亮先生拟定的《御金十策》!”

徽宗一把抢过奏章,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字字珠玑:“一、坚壁清野,烧毁雁门关外的草场,断金人战马食源;二、调江南水师入黄河,扼守渡口,防其南渡;三、收拢边军残部,许以重赏,激励士气……”最后一条写着:“以战促和,方为长久之计。若一味妥协,金贼必得寸进尺。”

徽宗的手指在“以战促和”四个字上反复摩挲,心里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赵宸可信,让他去”,一个说“不能信,兵权不能放”。

殿外的风卷着落叶,打在朱漆大门上,像金人的马蹄声。徽宗深吸一口气,终于有了决定:“传旨……”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梦仙行 龙珠:对不起18号,我是被迫的 九叔弟子!贫道不是邪修! 阿胶糕里的光阴 西游系统纪元 医心伴桃生 豫西鬼事传 不着调的修仙路 御兽:16岁,老登逆袭什么鬼 囚笼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