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县城,蔡家豪先让林华他们把二八大杠骑到汉升杂货铺门口。
老远的,蔡家豪就看到汉升杂货铺门口摆着一张厚实的大木台子。
杂货铺门口,还有一堆用木刨刨下来的,薄得象纸的木片,卷成一圈圈的。
黄汉升看到蔡家豪他们过来,马上笑着迎上去,
“阿豪,你要的大木台子找木工给你做好了。快下来看看,满意吗?”
蔡家豪喜出望外,忙跳下板车,先掏出烟来派给黄汉升,又派给其他几位战友,
“可以啊,升哥,你这效率杆杆的,不愧是我们连队的尖兵。”
派完烟后,蔡家豪兴奋的上前去察看起那张猪肉台来。
这猪肉台按蔡家豪的要求,台面两边立起架子,上面装着根木杆;台面刨得很光滑,蔡家豪伸手摸了摸,感觉很舒服。
蔡家豪不由喜上眉梢,夸赞起来:
“升哥,你找的这木工手艺可以啊!这可帮了我大忙了!”
黄汉升乐呵呵的走过去,“可以吧!我说我兄弟急用,让那木工连夜赶出来的,整整花了你阿豪大15块。”
林华、林海六、陈阿水他们也跟着走过去围观。
看到这么厚实的木台,他们几个都很羡慕。
林华眼睛发亮,用手掌重重拍了拍厚实的台面,发出沉闷的“砰砰”声:
“这木台好结实!敲着跟铁板似的。我也要做一个。”
林海六憨厚地笑着,也伸手摸了摸光滑的台面,点头附和:
“恩!结实!抗造!我也要一个。”
“嗬!”吸一口气,
绕着木台子走了小半圈,眼睛瞪得溜圆,象是看到了什么宝贝疙瘩似的,
又伸出手去,爱不释手的摸着木台,嘴里啧啧有声:
“我可真羡慕你啊,豪哥!
“瞧瞧这木头,多厚实!这刨工,多细发!
“一夜功夫就整出这么个宝贝疙瘩,这得是老师傅的手艺吧?
“招财!这木台子绝对招财!不过也亏豪哥脑袋聪明,能想出这么一个东西来。
“看来我要找一个固定的摆摊点,然后也赶紧做一个这样的猪肉台子!”
蔡家豪见现在时间不早,差不多应该到早上七点半,街上行人已经多起来了;
想早点开档做生意的他,赶紧把林华他们赶去摆滩。
“得了,得了!你们几个快点去开工了。
“等选好了摆滩点,赚了钱,再叫升哥找木工给你们做一个。
“华哥,除了我,你的肉货最多,二八大杠和板哥就留你摊上吧!”
“行,发财去啰!”
听蔡家豪这样一说,林华林海六和陈阿水他们几个点点头,然后走到木板车前,
先把蔡家豪的那筐猪肉连带着工具一起,给抬到了那张猪肉台旁边,
接着,骑自行车的骑车,坐板车的坐上板车,沿着陆城马街一路而去。
蔡家豪赶紧找黄汉升媳妇林素紫要了块干净抹布,用水打湿,然后把猪肉台台面使劲擦了一遍,
这才叫黄汉升帮忙,把那腿(块)七十多斤重的猪肉给摆到了猪肉台上。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
有了这么张好用的猪肉台工具,蔡家豪心情大好,整个人看起来激情四射,干劲更足!
他乐呵呵的对黄汉升说道:“升哥,有了这张猪肉台,以后我这猪肉档算是正式存在了!”
“恭喜你,阿豪,撸起袖子加油干!”
黄汉升也为自己的这位好战友感到开心。
蔡家豪之前叫林海六打制回来的那几把小铁钩现在也派上了用场。
他一边把工具摆在猪肉台上,一边接着和黄汉升说话,
“我觉得我还得给我这猪肉档子起个招牌。对,必须起个招牌,这样才利于我这猪肉档名气的传播。
“升哥,你说叫什么名字好呢?”
黄汉升想了想,“就叫蔡记猪肉档,你看怎么样?”
“蔡记猪肉档?哎,好啊!就用这个作招牌!
“好记,利于传播,又跟我完全挂钩。
“以后这条街附近的人们,乃至整个陆城里的人,想买猪肉了,脑子里肯定会想起蔡记猪肉档,然后找到这来。
“哈哈,还是升哥你思想觉悟高啊,一下子就帮我把招牌想好了!”
说这话的同时,蔡家豪已经将那3斤肥肠用铁钩一钩,挂在猪肉台的木杆上了。
黄汉升:“……”
他心里嘀咕道,
“我就是随口取的,哪有想那么多?你阿豪却能说出那么多道道来,又是好记,又是利于传播的!
“好吧!阿豪这几天确实变化了许多,不仅嘴巴甜会做生意了,脑袋也比以前聪明,甚至懂得更多东西了。
“他有时说出的话我甚至听都没听过。阿豪好象突然开了窍似的,感觉比以前牛多了。”
被蔡家豪夸奖了一把,黄汉升有些心虚的表现出一张笑脸,
“你喜欢就好!”
“升哥,我现在没空,你帮我把招牌写出来,然后贴在我猪肉台前面,你看怎么样?”
蔡家豪这时已经拿出剔骨刀开始剔骨了,手中的那把剔骨刀轻巧、短小,类似于匕首。
他今天这扇肉是前腿那一部分。
只见他右手拿刀,对着整扇肉的骨头轮廓,先慢慢划过去,来回一圈,还来了个闭环。
他记得前世刷到过的短视频中,博主是这样操作的。
画好轮廓后,他左手提起排骨底部,右手拿刀沿着排骨又慢慢往上切过去,直至将整扇排骨都取了下来。
他感觉自己下刀还挺顺利,结果取下排骨一看,今天排骨上的肉又带多了,而且看起来参差不齐。
昨天没切好,今天还是不合格!
蔡家豪暗自笑了笑。
自己前世从没杀过猪的人,现在是属于赶鸭子上架,技艺还不纯熟啊!
不过没事!熟能生巧,多去摸索摸索,努力的精进猪肉剔骨技艺,过段时间应该会精通一点。
黄汉升见蔡家豪忙得热火朝天,便点点头,
“行,包我身上!”
他说话声音洪亮,说完很快就进杂货铺去找红纸和毛笔去了。
这时,有顾客上前来了。
是个中年妇女,伪麻花盘髻的发型,脑后用黑色发网兜住,灯芯绒的裤子,右手挎个竹篮。
“同志,你这有没猪油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