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口数量锐减,供需基本就平衡了,牲口和奶制品价格依旧保持现状,然后在后续的日子里慢慢的减少放牧。
“朱总兵,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是不是所有牧民都会加大放牧力度,不会转向农耕?”
“当然会,但也要看我们给不给他们那个机会!”
朱童蒙点了点头:“牧场就那么大,能容纳的牲口数量撑死了就是一千万只羊、百万头牛和百万匹马,我们会限定数量,这个数量至少砍掉三成以上。
其次,货物流通的问题,数量多了一定会通货膨胀,以前一只羊能换一石粮食,数量多了就得两只三只才能换,财富自然就下降了。
三是稀释财富,以前是皮、毛、奶、肉都由自己完成,现在我们可以采用集体工坊的形式来收购这些统一生产。
如此做有三大好处,一是平衡农民和牧民之间的收入,收购价和成品价格相差一倍左右,这就直接让牧民的收入打个对折,
比普通农民略微高一些,但风险更大,在大风险下迫使牧民慢慢转向农耕;
二是给百姓创造一些工作岗位,汉、卫拉特等之间紧密合作,慢慢影响卫拉特四部牧民。”
说到这里,朱童蒙冷笑了一声:“至于说他们愿不愿意这么做就由不得他们了,朝廷一道诏书下去就说为了百姓的食物安全负责,每年吃变质食物死亡的不在少数。
同意也得最好,不同意那就不要交易,烂在自己手上,无法交易的东西拥有再多也影响不了市场,违者剥夺放牧资格。
“好方法!”
“就得这么干!”
“漂亮!”
“收入差不多了,风险又大,就没有几个愿意放牧了,如此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朱总兵,您这脑子真好使,三言两语就解决了难题!”
“朱总兵,您这个想法是好,皮、毛、肉都好办,但这个奶就不好办了吧,据末将所知鲜奶顶多能放一到两个小时,若是时间长了就会变质,跟豆腐渣一样,随即腐臭。
牧民放牧都是逐水而居的,离着各城都远着呢,一两个时辰才能走多远?还没有送到城中就已经臭了。”
“崔总兵,你这都不是问题!”
魏阳接过话了话茬,看向出声的崔玉明:“若是在东西蒙古倒还真是大问题,但是在这里还真不是什么大问题,知道为什么吗?”
“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魏阳摇头晃脑的念了一首诗,听得众将一脸的懵逼。
唯有洪承畴和朱童蒙两人一脸的笑意。
见众将一脸的错愕,魏阳立刻惊呼道:“不会吧、不会吧你们连这首诗都没有听过?不应该呀,咱们也都是三品的武将,地位俸禄也不低了,不至于呀”
“老魏,你少啰嗦,赶紧的!”
“就是,你一个武将在那里卖什么关子。”
“魏指挥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怎么还调侃起我们来了呢。”
“你看看你们,怎么还急眼了呢!”
魏阳一脸的调侃之色,但还是正色道:“杨万里的《咏酥》嗯,就是雪花酪呀,别说你们没有听过吃过?”
“嗨你早说是雪花酪呀!”
“瞧不起谁呢?”
“咱们虽然在军镇,但这玩意在民间又不是什么奢侈品,难道只有北京城有。”
“雪花酪就雪花酪,你摇头晃脑的做甚?”
“魏指挥使,您的意思是用冰保存延长鲜奶保存时间?”
众人调侃归调侃,但过后就明白了魏阳话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