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说《清明雨上》旋律平平无奇的,建议先去治治耳朵。”
“这首歌运用了传统五声音阶,配乐上融合了古筝与现代钢琴,而且【月影憧憧,烟火几重】处还添加了若隐若现的箫声,营造出雨夜追思的意境。”
“这种创新式的楚风编曲,在当下的楚洲乐坛实属难得。”
更让人意外的是,一位认证为“楚洲大学文学院教授”的网友发文力挺:
“《清明雨上》的歌词堪称现代音乐作品中的一股清流。”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描绘的是守夜人彻夜未眠,直到天明的场景。”
“【年年倚井盼归堂】化用古语,表达对逝去亲人魂归故里的期盼。”
“整首歌歌词意境深远,用典自然,可见创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这三位发表的消息一出,先是在娄毅的黑粉群里激起了一阵波涛。
【柔情猫娘】:“卧槽?咱们群里还有大学教授呢?”
【柔情树精】:“笑死,没想到老司机也是群友,咱们群真是卧虎藏龙啊!”
一番调侃过后。
群里的其他人也行动起来。
尤其是曾经最爱调侃娄毅的,那些鬼畜区的up主们。
他们纷纷转变画风,把《清明雨上》与清明祭扫的真实场景混剪,视频结尾还配文:
“今天不玩梗,认真听歌。”
这些来自“敌方阵营”的声援,比任何公关都更有说服力。
网友们的评论也开始转向:
“连黑粉都看不下去了,可见这次的黑通稿有多离谱。”
“黑粉禁卫军说是。”
“看完解析再回去听歌,真的感受不一样!”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比那些口水歌强太多了!”
就在舆论战愈演愈烈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发让这场争议再次升级。
梅兰秋先生的关门弟子,戏曲界备受瞩目的新星,顾清歌转发了娄毅的微博。
配文只有简短的三个字:
“很好听。”
这个转发在戏曲圈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要知道,顾清歌向来以清冷低调着称,很少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动态。
她的这番表态,无疑是对《清明雨上》艺术价值的肯定。
“连清歌老师都认可了,那些说这首歌不好的脸疼吗?”
“顾清歌说好听,那肯定是真的好。”
“这才是专业人士的认可,比那些收钱写稿的乐评人强多了!”
“天呐,顾老师又转发娄毅微博了,上一次的动态还停留在桃花屋的《稻香》。”
“楼上,什么都磕只会害了你!”
而此时。
逐光娱乐的办公室里,周泽楷的脸色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死死盯着计算机屏幕上的数据。
《清明雨上》已经冲到了新歌榜第二,下载量突破80万。
而他的《焰火》发布四天,投入了巨额宣发费用,下载量才勉强达到150万。
“这才一天一天就八十万?”
周泽楷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愤怒,
“我们砸了那么多资源,四天才一百五十万,他凭什么?”
助理小心翼翼地回答:
“周哥,这首歌确实很符合清明节的氛围,很多路人都在自发转发”
“闭嘴!”周泽楷猛地拍桌而起,
“去,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我就不信砸不过他!”
这时,柳曼匆匆推门而入,脸色凝重:
“泽楷,情况不太对。”
“《清明雨上》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速度太快了,很多不是娄毅粉丝的人也在转发。”
她调出数据表:
“你看,这首歌在三十岁以上的听众群体中特别受欢迎。”
“这个群体平时根本不关注偶象歌手,但现在都在自发推荐。”
周泽楷看着报表,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而且”柳曼欲言又止,
“公司高层刚才来电话,问我们投入这么多资源,数据增长却这么缓慢。”
周泽楷的脸色更加难看。
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这次再被娄毅反超,不仅面子上过不去,更会影响他在公司内部的地位。
“我去给王总打个电话。”周泽楷说话间拿着电话走进小房间。
柳曼微微一愣。
她当然知道,周泽楷口中的王总不是王天豪。
而是王天豪的弟弟,王于征。
夜色渐深,但网络上的热度却丝毫不减。
清晨六点。
晨练完、并练完嗓的娄毅靠在工作室的沙发上,刷着手机上的各种评论。
看着那些曾经最爱调侃他的黑粉们,现在居然在为他据理力争,他的嘴角不禁泛起一丝无奈的笑意。
“这些家伙”
他轻声自语,摇了摇头。
说实话,娄毅对这些争议并不太在意。
经历过前世的网络环境,他早就看淡了这些是是非非。
作品好不好,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不过看到连顾清歌都转发了他的微博,娄毅还是有些意外。
想起那个在桃花屋清冷寡言的戏曲名伶,居然会主动为他发声,这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
当他看到周泽楷粉丝那些充满恶意的评论时,眼神还是冷了几分。
“既然你们这么想玩,那我就陪你们玩把大的。”
既然对方质疑他的创作能力,质疑《清明雨上》的文化内函,那他就要用最直接的回应。
几分钟后。
一条新的微博发布了。
没有配图,没有多馀的说明,只有一首诗。
诗名:《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晨,一辆黑色轿车缓缓行驶在通往墓园的山路上。
顾清歌坐在后座,看着手机屏幕上那首刚发布的诗,不由得愣住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
她轻声年初第一句,窗外恰好飘着细雨,这应景的诗句让她心头一动。
当她念到下一句时,坐在身旁的梅兰秋先生微微睁开了眼睛。
“清歌,在念什么?”梅先生温声问道。
顾清歌将手机递过去:
“师傅,是娄毅刚发的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