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也看了,话也谈了,该进行下一步了。
“好了,你们都先把礼物交给各自的丫鬟放好,我带你们在侯府里逛逛。”
贾元春发话,其馀人都没意见。
客随主便嘛。
在这说了,既然都来了镇远侯府,总不能一直在房间里闲聊不是。
更何况也没那么多可聊的。
好歹也要看看镇远侯府跟荣国府有什么区别不是。
总不能来一趟,别人问起啥也说不出来,那不是白来了嘛。
也不知贾元春是怎么带路的,哪哪都没去,就直接带队去了西跨院。
嗯,也就是之前提起的吃烧烤和火锅的阁楼处。
这地方就跟宁国府的天香阁差不多,空间大,适合聚餐以及活动庆典啥的。
还没到地方呢,就远远听见有笑闹声传来。
不用说,肯定是林妹妹她们在那边玩。
“姑娘,贾姨娘她们来了。”
紫鹃低声在林黛玉耳边说道。
林黛玉眼睛一转,笑道:“是吗,太好了。”
“宝姐姐,尤家表姐,走,咱们到门口迎一迎。”
“都是熟人,大家在一起玩,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当然没有了。
哪怕是薛宝钗,即便之前有过点小小的不愉快,但薛宝钗何人,怎么可能会当着姐妹们的面还记恨呢?
就算是记恨,也不会记恨在她们身上嘛。
转天就又跟姐姐妹妹们没事人一样玩了起来。
当然了,大家心里怎么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元春姐姐。”
“珠大嫂子,迎春姐姐,探春妹妹,惜春妹妹。”
“不好意思啊,之前怕打扰你们和元春姐姐团聚,也没好意思过去,现在好了,大家又聚到一起了。”
“快,都进来,咱们坐下慢慢聊。”
“紫鹃,上茶。”
“”
虽然林黛玉很热情,大家表面上也能聊得起来,但隐隐约约总感觉怪怪的。
尤其是薛宝钗出现在此处,莫名让珠大嫂子等人脸上有点挂不住。
毕竟,她们之前并没有邀请薛宝钗去探望林黛玉,今天来也没邀请。
然而,人家看样子跟林姑娘玩的很好,都能进侯府来了。
彼此在侯府这个地方相见,要说相互间不尴尬,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原本也不是她们的本意,谁让她们也只是听命行事呢。
只能说,第一步做错,之后也跟着错,还是不得不错的那种。
原本探望林黛玉那次,如果说只是王夫人和史老太君想法偏激点,假意遗忘的话。
后面说来侯府探望贾元春,且又没邀请薛宝钗,这就只能说是王夫人她们将错就错,准备一错到底。
闹得如今在侯府再见面,真是尴尬啊!
最终还是贾元春,一句突然的问话将这份尴尬给打破了。
“对了,宝钗妹妹,你怎么没跟珠大嫂子她们一起来呢?”
“莫不是尚未见过,所以跟表姐我有些生疏,不方便来看我?”
此话一出,原本的那一丝尴尬倒是没了,但她们感觉更尴尬了。
这让她们怎么回答?
实话实说?
不可能!
丢不起那人!
平日里,姐姐妹妹的喊的挺勤,玩也能玩到一起。
有了好事,呃,暂且说是好事吧,就把人家扔到一边,这算啥?
头口姐妹?
好歹也是住在同一个府邸里,拐弯抹角都有亲戚关系的存在,这算个啥?
薛宝钗自然是有些尴尬,但转念又想到,自己凭什么尴尬啊?
又不是自己的原因,该尴尬的不是别人吗?
“元春姐姐,妹妹我这不是来了么。”
“要不要一起过来,其实不重要,重要的不还是跟姐姐你见面叙旧么。”
好!
她这话一说,总算是没让三春以及珠大嫂子的脸面掉地上。
林黛玉原本还想说点什么,可最后却笑眯眯看着,啥也没说。
贾元春闻言,突然叹了口气。
“唉,元春多年未归,家里都变得陌生了许多。”
“幸好府里还记得元春这个泼出去的水,给元春送来了家里人。”
“也让元春知晓了许多家里的事。”
“元春知道,荣国府让宝钗妹妹受委屈了。”
说着,她指了指珠大嫂子等人。
“你也别怪几个姐妹和大嫂子,她们也只是听命从事,做不得主。”
“这人哪,身在其位,必谋其政。”
此言一出,薛宝钗那是眼框顿时浮起一层水雾,眼见就要溢出来。
贾元春见状走了过去,就靠在薛宝钗身边,环抱着她的肩继续说道。
“元春虽然没从大嫂子她们那里听到什么内幕,但多少也能猜出来一点。”
“宝钗妹妹受委屈了,元春自觉自己能身同感受。”
“只是,元春如今毕竟已经是泼出去的水,荣国府的事,元春不能插手,也不想插手。”
这话说得就有点令人咋舌了。
不能插手,那是因为她如今只是侯府的一个小妾,算是外人,又是晚辈,又是女眷,在荣国府说话自然没什么分量。
但不想插手,这就有两层意思了。
一是,对薛宝钗受委屈之事,她不会向荣国府那边帮宝钗妹妹要个说法或者别的什么。
二是,荣国府的任何事,无论好坏,她贾元春以后都不会管,也不想理会。
这岂不是让王夫人老太太她们的打算落空吗?
要是不弄清楚贾元春话中之意,回去可怎么交代?
珠大嫂子不得不开口了。
谁让她是今儿个荣国府带队来的领头人呢。
“元春妹妹,你这话说得有点过了吧?”
“再怎么说,你也是荣国府的一分子,身体内流淌着贾家的血脉,血缘关系不会因为任何事任何人断开的。”
“嫂子不知道你为何这么说,嫂子也不是非要你如何,只是嫂子如今的身份不得不多劝你两句,还请元春妹妹多多包函。”
贾元春笑道:“大嫂子,你的为人处事风格,妹妹我也曾听闻过,妹妹能理解。”
“只是,当着大家伙的面,妹妹多说几句不该说的话。”
说着,她看向了林黛玉,又看了看薛宝钗和三春等人。
“常言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大嫂子也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大家闺秀,自然应该懂礼教要求咱们女眷的三从四德。”
“元春如今身为侯爷的人,虽然仅仅只是个小妾,但也算是嫁出去的人了。”
“出嫁从夫,元春自然应该一切想法都向着夫家,也就是这镇远侯府,而不是娘家。”
“元春也略微听说过一些事,对于母亲的所作所为,心里不敢苟同,却又因身份关系不便多说。”
“只是希望大嫂子,还有几个妹妹都能理解元春。”
说到这里,她看向了尤氏。
“元春很羡慕尤家表姐,表姐虽然嫁到宁国府,以前可能过得不舒心。”
“但如今有侯爷这位娘家的表弟撑腰做主,倒也能过得顺心些。”
“可元春呢,娘家不仅帮不上忙,甚至还反复给元春添乱,这是想干什么?”
“莫说元春只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妾室,根本无法影响到侯爷。”
“即便元春哪天得了宠,元春也不会把心思往娘家放。”
“说句大实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荣国府想干什么,元春心里明白,但元春绝对不会伤害侯爷的利益,去帮荣国府获利。”
“这对元春来说,不仅没有好处,还坏处多多。”
“但凡是个正常人,都应该知晓如何选择吧?”
好家伙,这是摊牌啦?
贾元春见几人面色不好看,她没理会那么多,继续说道。
“如果大嫂子和三位妹妹还认元春这个亲人,那以后常来侯府作客玩耍,都没问题,元春也很欢迎。”
“但如果想替荣国府私下里打什么歪主意,那就不要怪元春大义灭亲了。”
林黛玉听到这里,双眼露出一抹怪异的神光。
贾元春说得,到底是真,还是假?
这很值得深思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