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数风流人物 > 癸字卷 第一百二十四节 言出法行,掌握主动

癸字卷 第一百二十四节 言出法行,掌握主动(1 / 1)

冯紫英略略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没想到这个夏之令居然和练国事以及侯恂侯恪兄弟都认识,但转念一想,练国事是永城人,侯氏兄弟是商丘人,看样子这一位也应该是河南人才对

冯紫英话语里的中山先生当然不是几百年之后那位中山先生,而是指蔡毅中,元熙末年出任过礼部尚书的大人物,冯紫英有印象在前明蔡毅中也是和阉党对决的硬骨头,不过今世没有了阉党,在永隆帝即位之后,蔡毅中便因病致仕了

实际上冯紫英所不知道的,如果历史没有改变,这个夏之令一样是东林党人,而且是东林一百零八将中的中坚力量,和阉党对决,只不过夏之令的名声远不及蔡毅中大,冯紫英就不记得罢了

提起蔡毅中夏之令也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再听得冯紫英对自己的夸赞,他的脸色越发好看,对冯紫英的印象也更佳

冯紫英微微颌首,对夏之令的态度很是满意,不过话语里却很是坚决:"夏大人都能坚守不屈,莫非我这个陕西巡抚还能呆在黄河对岸,坐视吴堡沦陷贼手不成?"

冯紫英心中也有些感动,对方也是一番好心,不过对自己来说越是这等艰险甚至连夏之令都觉得绝望的情形下,若是能扳回这一局,那边能极大地振奋民心士气,也让还坐在西安府那边的一帮禄蠡们睡不安枕了

夏之令精神为之一振,眼巴巴地望着冯紫英,"大人可是带有大军前来?"

夏之令当然清楚冯紫英出身,其父是三边总督,只不过现在出征在外,但是冯紫英还是陕西巡抚,如果要调动榆林军,也并非不能

让夏之令失望的是冯紫英却摇摇头:"我从大同星夜南下过来,哪里能带有军队?山西情况一样不佳,不能指望山西镇支持咱们陕西吧?榆林镇那边我倒是联系过,但是他们要出兵也有诸多限至,而且需要时间,要到吴堡这边,难度很大"

夏之令叹了一口气,他也知道自己有些奢望了

但不到最后关头,只怕延安府那帮人是不肯如此的,尤其是让一个四品文官去向一帮武夫低头求援,还不如杀了他们

见夏之令一脸失望的模样,冯紫英淡然一笑:"看来夏大人对本官没有信心啊"

夏之令迟疑了一下,想了一想才说,"听闻君豫说起过,应该就是永平府同知吧,他现在就是接替您的职位"

夏之令虽然知道冯紫英升官极快,但是更多的还是觉得可能这个家伙大概是因为出身翰林院修撰原因,但要说这样突兀的青云直上,那帮御史们居然都无异议,就有些蹊跷了,所以也一下子好奇起来

冯紫英语气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目光炯炯

这却是夏之令不知晓的情况了,在永平府以几千民壮和几万蒙古骑兵打了一仗,居然还打赢了,这听起来简直像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

但是夏之令相信这种事情冯紫英撒谎,也没有意义

下来之后随便找人问一问就知道是真是假,若是一任巡抚撒这种谎,那未免太掉份儿了,只会让人不齿不屑

这么看来这位边镇武勋出身的巡抚大人看来还真的是能文能武,兴许就是家学渊源,若真是这样,倒是还真有点儿盼头

这番话让夏之令也无可辩驳,城外那些乱军军纪本来就很糟糕,否则城中这些士绅也没有那么大底气觉得能收买这些乱军为首者

冯紫英的话有理有据,问得夏之令也是难以回答

冯紫英猜都能猜得到什麽情况,无外乎就是这些士绅乡绅的家奴家丁各自为政各行其道,难以指挥,这种局面无法改变的话,吴堡城单靠几百民壮根本守不住

冯紫英一字一句,宛如金铁落地

夏之令心中一凛,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对方虽然年轻,虽然眼前只有他一个人,但是他却是钦差大臣,是陕西巡抚!

整个陕西这片土地上,无论是榆林军还是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都一样归属于他管辖指挥,谁若是敢于质疑和抗拒他的决定,无论官民士绅商贾还是军队,他都有断然处决权!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欲!蛊?仙! 快穿:欧皇穿成早死炮灰 星穹铁道:此行我无人可挡! 异界旅行:这个带系统的只想躺平 1835十三行之王 大唐永乐王 修仙:我有一颗聚灵珠 我叫范隐,但我就是狂 重生一九七九:老太太也疯狂 我不恶毒女配吗?怎么都爱上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