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规则理事会总部,最大的环形会议厅——“决策穹顶”。
此刻,这里的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穹顶模拟的星空背景依旧璀璨,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央全息投影上——那串来自监测屏的奇异符号、倭国青森遗址的岩板图案、以及描绘着远古接触的壁画影像,并排列置,构成了一幅无声却震耳欲聋的证据链。
与会者不仅仅是理事会核心成员(林野、陈岚、浅川梨纱、汉斯、伊万诺夫、索菲亚等),更包括了各主要成员国的常驻代表,以及被紧急召来的顶尖天体物理学家、信息学家、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小夏也以心理重建中心负责人的身份列席,关注着这一重大事件可能引发的全球性心理影响。
证据展示完毕,会议厅内一片沉寂,只有压抑的呼吸声。未知带来的寒意,悄然弥漫。
打破这片沉寂的,是龙国常驻代表,一位以沉稳和远见着称的外交官。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主席台上的林野和陈岚身上,微微颔首,然后面向所有人,声音沉稳而有力:
“各位代表,各位同仁。摆在面前的证据,已然清晰。我们并非宇宙中唯一的智慧存在,并且,这种联系可能贯穿了我们文明的漫长历史。”
他顿了顿,让话语的力量沉淀。
“被动等待,无法带来安全,只会让我们在无知中陷入更深的恐惧与被动。规则的基石之一是‘文明成长性’,它鼓励我们探索未知,引导我们向更高级形态演进。蜷缩在已知的摇篮里,永远无法真正成长。”
“因此,经龙国最高学术委员会与规则技术总署深入研究,并征得林野荣誉主席与陈岚秘书长同意,我谨代表龙国,在此向全球规则理事会正式提出一项关乎文明未来的宏大计划——”
他身后巨大的全息屏幕瞬间切换,两个由规则之力勾勒、仿佛蕴含着无尽星辉的龙国文字,伴随着其星际通用符文的翻译,赫然显现:
pn stel aris
会场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低声惊呼。
“星海计划,”龙国代表继续阐述,声音带着一种开创历史的庄严,“旨在主动解析那串已被确认为某种星图坐标的奇异符号,集中全人类之智慧与技术,设计并建造能够进行跨星系航行的宇航器,组建探索舰队,主动前往坐标指向的星域,接触并理解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规则体系与智慧文明!”
第一阶段,成立跨学科“符号破译中心”,由浅川梨纱主导逻辑分析,汉斯负责技术实现路径,陈岚提供规则本源层面的支持,全力解读星图坐标及其可能蕴含的航行参数、接触协议等信息。
第二阶段,启动“星舰设计与建造工程”,整合全球资源,以规则之力与最前沿物理科技相结合,打造能够抵御深空环境、进行超光速或空间跃迁航行的“星海级”载人探索舰船。
第三阶段,选拔并培训“星海探索者”,组建一支代表人类文明多元性、具备极强专业能力、心理素质与外交素养的探索团队。
“这不是盲目的冒险,而是基于我们对自身规则的深刻理解与掌控,以及对宇宙充满敬畏的探索。”龙国代表强调,“目的是为了理解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学习更先进的文明知识,避免因无知而可能面临的危机,并最终实现人类文明从行星际到恒星际的跨越!”
计划一经提出,会场先是陷入了极致的安静,随即爆发出激烈的议论声。
有代表担忧技术风险,有代表顾虑接触未知文明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有代表质疑如此庞大的资源投入是否必要。
但更多的代表,尤其是在场的科学家和经历过规则试炼的启示者们,眼中燃起了与龙国代表同样的火焰。他们看到了知识边疆的无限拓展,看到了文明升华的历史机遇。
浅川梨纱冷静地发言,从逻辑上论证了主动接触优于被动等待的必然性。汉斯则激动地描绘了建造星舰将面临的技术挑战与突破可能。伊万诺夫表示安全部队已开始研究深空环境下的防卫与应急方案。索菲亚强调探索中必须秉持的生态伦理与对不同生命形态的尊重。
陈岚最后总结,她的声音清晰而充满力量:“星海计划,是人类集体潜意识对星空呼唤的必然回应,是我们文明成长道路上必须迈出的一步。它并非舍弃地球,而是为了更好的守护我们的家园。我们带去的,不应是恐惧与征服,而应是龙国‘和合共生’的智慧,是《共生宪章》所代表的,对和平与发展的永恒追求。”
经过长达数小时的激烈辩论与质询,理事会最终进行表决。
巨大的环形表决器亮起,代表赞成的湛蓝色光芒,如同燎原的星火,迅速占据了绝对优势。
星海计划,正式立项!
消息通过理事会官方渠道,向全人类公布。
一时间,全球震动。恐惧、兴奋、茫然、期待……种种情绪交织。但无论如何,一个不可逆转的决定已经做出。
人类的视野,正式从蔚蓝的地球,投向了那片无垠、神秘、充满了无限可能与未知的——星海。
林野站在决策穹顶的边缘,望着下方激动或沉思的人群,望着全息屏幕上那宏伟的“星海”二字。掌心的齿轮传来温热的搏动,仿佛与遥远星辰产生了共鸣。
他知道,通往星辰大海的航路,终于在这一刻,由人类自己,亲手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