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飞点点头,拿起筷子,一边吃着鲜美的鸭血粉丝汤,一边盘算着下一步。
去方文寒的外宅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什么线索。
夜色渐深,酒楼里的客人渐渐散去,苏飞结了帐,走出酒楼,融入应天府的夜色中。
苏飞顺着街道往应天府衙骑马而去,夜色下的府衙大门格外肃穆,两盏红灯笼挂在门两侧。
门口的两名门卫穿着青色衙役服,腰间挎着长刀,见苏飞一身蓝色衣袍,模样年轻,不象官也不象富户,眼神立刻变得轻篾起来。
“站住。这是应天府衙,不是你随便能进的地方。”
左边的门卫上前一步,伸手拦住苏飞,语气不耐烦。
“要告状明天再来,现在府衙关门了。”
右边的门卫也跟着附和,嘴角带着嘲讽之意
“怕不是来捣乱的吧?赶紧走,别等我们动手。”
苏飞脸色平静,只是缓缓从怀中掏出一枚黑色令牌。
令牌正面刻着“锦衣卫千户”四个篆字,背面是一只展翅的雄鹰,在灯下泛着冷光。
他将令牌递到门卫面前,声音平淡。
“衙门不是日夜开门,哪有关门这一说法,你们竟然如此懈迨。”
“给我睁开眼睛看看,这是什么。”
那两名门卫原本还带着不屑,可等他们看清令牌上的字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脑子文翁的,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头磕得咚咚作响。
“小的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是锦衣卫的千户大人驾临,求大人恕罪。”
锦衣卫的名头,在大玄朝无人不知。
那是直接对陛下负责的亲军,别说他们两个小小的门卫,就是应天府的知府方文寒还活着,见了锦衣卫的千户大人也得客客气气。
两人哪里敢再阻拦,其中一人连滚带爬地往府衙里跑,一边跑一边喊。
“快去通知高同知,锦衣卫千户大人来了。”
没一会儿,府衙内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穿着绯色官服,体态有些肥胖的中年男子气喘吁吁地跑出来,此人正是应天府同知高峰。
他年约五十,额头上满是汗珠,显然是跑得急了,看到站在门口的苏飞,立刻快步上前,双手抱拳躬身行礼,语气躬敬。
“应天府同知高峰,拜见永安县子爵、锦衣卫千户苏大人,不知大人驾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大人恕罪!”
苏飞听到“永安县子爵”几个字,心中微微一动,倒是差点忘了自己刚得了爵位,这身份在地方上,多少也是有些分量的。
“高同知不必多礼,我此次前来,是为方知府的案子。”
高峰一听方知府的案子,脸上立刻露出喜色,连忙说道。
“苏大人能来,真是太好了,自从方知府出事,府衙里人心惶惶,下官实在压不住局面,有您在,咱们应天府总算有主心骨了,不知大人接下来打算如何行事?”
“先去方文寒遇害的外宅。”
苏飞语气干脆。
“现在就去,我要亲自看看现场。”
高峰愣了一下,连忙点头。
“千户大人不在府衙坐镇?是要查这个案子,下官这就安排两顶轿子,咱们这就过去。”
他说着就要喊人备轿,却被苏飞抬手打断。
“不必了。”
“坐轿子太慢,骑马更快,你让人牵马过来,咱们现在就走。”
高峰脸上顿时露出为难的神色。
他平日里养尊处优,很少骑马,更别说夜里赶路了。可他哪敢反驳苏飞,只能硬着头皮应道。
“是!下官听大人的!”
说完立刻吩咐手下牵来快马,又喊了四个捕快随行,说是让他们沿途护卫。
苏飞直接翻身上马,动作利落。
高峰则在捕快的搀扶下,好不容易才爬上马背,刚坐稳就晃了晃,吓得他赶紧抓住缰绳,脸色发白。
一行人出了府衙,苏飞一扬马鞭,马儿便疾驰起来,高峰连忙催马跟上,却骑得歪歪扭扭,时不时还要捕快上前扶一把,模样十分狼狈。
好在方文寒的外宅离城不算远,约莫半个小时后,一行人便到了地方。
那是一处座落在在竹林中的宅院,院墙不高,门口挂着一把铜锁。
高峰喘着粗气下了马,一边擦汗一边对苏飞说道。
“苏大人,这就是方知府的外宅,发现尸体后,下官让人封了这里,除了仵作,没人敢进来过。”
苏飞打量了一下周围环境,随意说了一句。
“这里虽说环境不错,但距离应天府官衙挺远的,不太方便吧,方知府怎么会选这个地方安置外宅。”
高峰思索了一下。
“这个事我还真知道,方知府十分喜欢这个外宅柳娘,将她从青楼赎出来以后,柳娘说喜欢有竹子的地方,就在这买了宅院。”
“方知府死后,柳娘也不知所踪了。”
苏飞点点头。
真是个多情种子,可惜最后不知怎么的,把自己给玩死了。
高峰连忙对身后的捕快使了个眼色,一名捕快快步上前,从腰间掏出钥匙,对着铜锁“咔哒”一声拧开。
大门推开时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一股淡淡的香气顺着门缝飘了出来—象是女子常用的脂粉香,还带着几分清雅的竹香。
“大人,您请。”
高峰侧身让开,躬敬地引苏飞进门。苏飞迈步走进前院,目光扫过院内的景象。
地面铺着青石板,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连一片落叶都没有,两侧种着几丛翠竹,竹下摆着两张石凳,石桌上还放着一个青瓷茶盏。
茶盏里的茶水早已凉透,却没有落灰。
“这外宅平日里是谁在打理?”
苏飞停下脚步,看向高峰。
“听府衙的人说,方知府不让下人过来,都是柳娘自己打理的。”
高峰连忙回道。
“发现方知府出事那天,我们来带走尸体,这里就跟现在一样整齐,没乱过。”
苏飞点点头,继续往里走,穿过一道月门,便是中院的客厅。
客厅的门虚掩着,推开后,里面的陈设一目了然:正中间摆着一张梨花木八仙桌,四周放着四把椅子,桌上铺着素色桌布,连褶皱都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