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香江,从写小说开始成为大亨 > 第223章 太古地产落幕,回款7.89亿港币

第223章 太古地产落幕,回款7.89亿港币(1 / 1)

韩永辉明白,施约翰以及太古集团董事们同时在场,摆明了公事公办,或许是故意给自己施加压力。

他猜测的不错,他不愿意转让股份故意卡着退市,太古一方自然不会软弱,再说两方并没交情。。

太古一方并没有怀疑韩永辉是故意如此,因为退市的决定根本没透露出去,只能是韩永辉歪打正着,给了他这么一个天赐良机。

韩永辉不在乎对方强势不强势,既然已经做了,就要争取最大的利益。

并没有着急开口争论,慢悠悠掏出雪茄,袁天凡有眼色的把烟灰缸拿到跟前,点燃后吞云吐雾说道:

“施先生,我公开拥有股份的时候就讲过,我看好太古地产的发展,或者说看好房地产未来的发展。

施约翰正要开口,只见韩永辉继续平淡道:“再讲一点,我入手股票时,很多时候都是高价,所以我的收益并没有达到30,总体算下来只有20。”

“哦?的利益如何?”

施约翰一本正经反问,韩永辉的说法让他心里有点高兴,真要这般达成交易,算是完美解决。

韩永辉摇了摇头,没有客套废话,直言道:“跟我的心理预期不符。”

“韩总不妨直说你想要的价格。”

施约翰并没有生气,谈判嘛,总要慢慢谈。

“太古地产现在市值39亿,按照此标准,我要70的收益。”

从路上到现在,韩永辉都在盘算要多少合适。

肯定是越多越好,但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一共39亿的市值,总不能开口要10亿,那样不是正常的商业思维。。

韩永辉的狮子大开口,致使施约翰嗓门有些提高:“不可能,如此我们还不如不退市,一直保留上市公司的地位!”

说着,语气又略微有些缓和:“韩总,在你投入总价的基础上,我可以代表董事会做主,给你35的收益,这是我的最高底线。”

韩永辉没接话,偏头跟袁天凡窃窃私语。

“天凡,我们当初一共投入多少?”。”。”

他说完便不再作声,不敢不敢乱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切要让老板自己定夺。。。

施约翰:“

两人各持己见,中途韩永辉降低标准为65,但太古一方依旧不同意。

如此,双方再各自考虑,谈判暂时不成功。

太古集团迟迟不能按照预期退市,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很多家经济报自然而然把关注点放在了韩永辉身上。

韩永辉从太古总部出来那一刻,多家报纸记者上前采访他。

“韩总,谈判结果如何?”

“韩生,我是《大公报》记者,能不能透露一下谈判细节?”

“韩大作家

翌日。

多家主流经济报纸都是以太古集团消息为头版内容。

“韩永辉—商业阻击手!”——《明报》

韩永辉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名声彻底响彻香江。

“将近两亿的利益还不满足啊,我要是韩永辉,会毫不尤豫选择卖掉。”

“所以你永远不可能有钱。”

“太古集团这次可遇到对手喽!”

市民的看法各不相同,但韩永辉不在乎外界的评论,不管什么“商业阻击手”不好的评论,都别眈误他赚钱。

同时,他再次踏入太古集团总部谈判,结果嘛,依然没能成功,依旧是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第五天,施约翰没再邀请他商讨,而是换了其他人。

彭励治,英国人,现任财政司司长,于七十年代担任太古集团主席。

前世就是彭励治打压的港龙航空,包玉刚、曹光彪等31名华商被其打压的毫无办法。

财政司的权利很大,去年的联系汇率制就是财政司推出来的。

而且此人出了名的强硬作风,华资与英资的冲突越来越深,究其一部分原因,跟此人脱不开关系;

此人的公开的倾向就是维护英资利益,压制华资发展,最终加剧了华资与英资的对立。

韩永辉明白,压力来了。

他并不怕对方,赚钱的办法多的很,他暂时不准备涉及航空之类比较复杂的行业,尽量不让对方拿捏自己。

但韩永辉也明白,对方的面子必须给,他斗不过对方,这是实打实的事实。

两人在半岛酒店见了一面,在没有争锋相对的前提下,成功谈论转让条件。

又过一日,太古地产通过四大交易所宣布成功退市。

至此,香江排名第二的上市地产公司落下惟幕。

经济、商业圈炸开了锅,都想知道双方都强硬的太古集团和韩永辉最终达成了多少转让费。

涉及到之前股民的利益,太古集团明白,讲出来会遭受到漫骂,选择闭口不谈。!”

果然,太古地产遭受到了无数股民的谩骂,凭什么我们是30,韩永辉就是50?

甚至有的人还在埋怨韩永辉,怪他不提前发声明,号召大家一起不要卖股票。

可骂归骂,没什么卵用,太古地产懒得搭理,韩永辉更懒得搭理。

75亿。

在韩永辉看来,这不算一场漂亮的阻击,但没办法,他惹不起彭励治。

真要硬抗到底的话,彭励治针对梦工厂的产业使绊子,损失不知有多少。。

这天,袁天凡处理好资金事宜,第一时间回到公司让韩永辉签字。

韩永辉指示袁天凡:“天凡,留一部分用于悄悄收购中华煤气和会德丰之外,其馀的投入股市。”

袁天凡则有疑惑:“老板,你不打算再往美国垃圾债券里投资?我认为还是债券收益高。”

韩永辉解释道:

“我知道,但时间上不允许,万一现在投进去,到时急用钱比较麻烦。

天凡,香江现在的现状,拥有资产比空虚经济更重要。

就拿港灯来说,如果不能趁怡和负债这段时间将其拿下,等怡和翻了身,我们永远没有机会。

垃圾债券也不可能永远有高收益。

我的观点是,永远不赚最后一个铜板,以免将自己陷于方劫不复之地。”

袁天凡明白韩永辉的意图,包括港灯、中华煤气、会德丰,都是在提前布局,只是对垃圾债券有点不甘心。

不过经过韩永辉的开导,他也变得释然,同时对老板更加佩服。

“老板,永远不赚最后一个铜板这句话讲的真好。”

韩永辉笑呵呵:“你就别拍马屁了,不需要你拍马屁,想好投资哪些股票了没有?”

袁天凡以后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后来人们都知道,这句话出于韩永辉之口。

当然,这是后话。

“我打算全部投资恒生指数成份股,行不行老板?”

韩永辉点头,表示没问题。

到今年年底,大市肯定会回升,恒生指数成份股历来有保障,且大市带动小市,其他股票同样会有增幅,只是盈利多少的问题。

“老板,袁总监,你们的茶。”

韩永辉端着盖碗,杯盖轻抚茶水,吹了吹茶叶,喝了一口清茶。

如今章敏已经进组,施南生从公司找了一名女员工,暂时担任助理照顾自己。

助理出去后,韩永辉又想到一件事,对袁天凡吩附道:

“天凡,你要时刻做好针对收购港灯的准备,说不定哪天置地会同意出售,到那时,我们要第一时间拿得出钱。”

“老板,目前唯一的办法只能抵押贷款,要不还拿垃圾债券去汇丰抵押,我提前与对方谈好,到时让对方直接放款。

现在垃圾债券价值32亿,即便不能全额贷款给我们,也足够支付港灯的钱。”

韩永辉摇头:

“阿韬之前跟我说过,汇丰对香江沃尓沃们的信息了如指掌,所以我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换一家银行吧,东亚银行也行。”

汇丰为香江第一大银行,第二则是恒生银行,恒生指数就是由恒生银行创办人何善衡带领编制出来的。

如果不选择汇丰,恒生银行应该成为韩永辉的选择;

但汇丰是恒生银行的最大股东。

在1965年期间,恒生发生挤兑潮,汇丰趁机持有了恒生51的股份,而且这些年还在加大对恒生的持股量。

汇丰成为大股东后,恒生银行依然由创办人何善衡管理,不充许汇丰插手业务。

何善衡在华商之中口碑非常好,其家族亦是香江望族,但韩永辉依旧有些不信任,汇丰为大股东,有些事不以他个人说了算。

东亚银行是香江第三大银行,由李佩材家族创立,现在由家族第三代成员管理家族企业,李福树、李福善、李福兆、李福和兄弟四人,都是香江政商界名人。

李家被称为香江最后的贵族,家族不仅拥有东亚银行,而且控制着赛马会,马会董事局十四个席位,李家成员占有四分之一,还有十大房地产之一的华人置业。

当前,李氏家族、利希慎家族、何东家族、周永泰家族并称四大豪门,新的四大家族还未取代他们。

东亚银行有实力承接韩永辉的贷款业务,这是最主要的一点。

“老板,要不再换家银行?”袁天凡接话。

韩永辉不解问:“怎么了?”

“李家和罗鹰石家族有联姻关系。”

袁天凡喝口茶,“我建议选择花旗银行合作,花旗最近准备加大在亚洲的业务,刚刚成立了一家万国宝通子公司,他们还邀请过我和阿韬添加。”

韩永辉闻言,不仅没生气,还没忍住笑起来:

“你和阿韬都没跟我汇报过,你们是什么意思?”

袁天凡也笑,他知道老板在开玩笑,但还是解释道:“老板,我们不会跳槽的,不然肯定会跟你提前汇报。”

去其他地方哪有在梦工厂赚的多,韩永辉有这样的自信。

继续道:

“东亚银行不会在乎我和罗家的恩怨,相反,十几亿的贷款业务足以使李家把我当成最尊贵的座上宾。

不过还是选择花旗好了,我们在美国的业务会越来越多,和花旗合作,对公司以后发展更有好处。”

“好的老板,我马上和花旗商议,如果对方不行,再选择东亚银行。”

韩永辉也是这样的想法。

处理完太古地产事宜的第二天,时间是7月26号。

韩永辉告别球花和李丽真,正常去上班处理业务。

两人还在收拾打扮,一会也要去公司。

这段时间里,每天享受球花和李丽真一起的快乐,韩大作家没有任何不适,身体天赋异禀。

这个季节的香江天气炎热,只有早上还舒坦一些,开着车窗,微风打在脸上很舒服,给人惬意的感觉。

之前铺满街道各处的动画大电影海报已经看不到,球花和杰哥的海报取而代之。

各式各样的精彩海报,杰哥开着宝马车被警车追逐,球花冷艳的拿枪指着敌人

《非常人贩》早在半个月前开始宣传,最近几天更是加大了宣传量。

动画大电影昨日下映,今晚九点,《非常人贩》正式上映。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83:长白山上采参忙 顾靖泽白今夏 校长的失踪 剑修小师妹,她六艺全通 师妹柔弱乐修,一指毁天灭地 林重杨盈 神医出狱 我取神佛一缕光 小不点人生 步步高升:从借调到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