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启山,王承明缓缓降落在洞府前,他脚步刚落地,洞府内便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夫君?”
一道纤细的身影几乎是奔跑着扑了出来,宁清婉素衣简行,眼框泛红,一双清澈的眼眸死死盯着王承明。
她的手指微微颤斗:“你终于回来了———你说一两月就能回来的。”
王承明张口,却只来得及伸出手,宁清婉已扑入他怀中,死死抱紧了他,仿佛唯恐他再次消失。
“你一走就是一年多———中间音频全无。”她声音硬咽,鼻尖贴着他胸口,细细的声音低到几乎听不见,“我好害怕你一去不回——””
王承明心头一震,双臂轻轻环住她,感受到怀中人细微的颤斗,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歉意与柔情。
“对不起,婉儿。”
宁清婉仰起头来,眼角还带着未干的泪痕,原本温婉的容颜多了几分清瘦,却更添一抹动人之意。
她伸出手指,轻轻在他脸侧摸了一下:“你是不是又受伤了?”
王承明轻轻笑了笑,低头吻了吻她额头:“没有大碍,只是路上遇到些小麻烦,一切都已过去。”
说罢,他将她轻轻抱起,步入洞府内的静室小屋。
石门轻合,灵光荡开,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息,屋内升起一阵引人入胜的涟漪。
第二日清晨,王承明独自一人步入静室,盘膝而坐,目光落到那块面板之上。
修仙界中,道侣虽亲密,但有心道途之人,往往也只在合适时机偶尔行双修之事。
毕竟能凭双修提升修为的体质凤毛麟角,而能双双增长修为的正道功法更是寥寥无几。
更何况,修行功法不同,吸收的灵气也不一样,若常常呆在一起,反而容易干扰修行,万一心有感悟,更容易引起反噬,是以大多数修士仍然会各自在不同静室修行。
而此刻,那熟悉的面板再次浮现在王承明眼前。
【姓名:王承明】
【功法:万衍枯荣诀】
【青木道蕴:21554】
他凝神面板,眸中光芒微闪。
“如今灵田重组,重中之重乃是布阵二阶的星辉养灵阵,以我如今的阵道修为,布阵二阶阵法还有些勉强,必须将阵道修为提升至二阶。”
“还有两门二阶灵植术已经学会,也该提升到登峰造极了!”
一个时辰后,面板上的信息发生了变化。
【姓名:王承明】
【功法:万衍枯荣诀】
【青木道蕴:12278】
王承明看着二阶阵法后的十万青木道蕴,不由微皱眉头。
“二阶下品阵法的提升,竟需消耗如此庞大的青木道蕴?”
他轻叹一声,却并未多作停留,旋即收起面板,从储物袋中取出先前击杀流沙阁修士所获之物,逐一清点起来。
储物袋中并无太多贵重之物,仅有三件下品灵器、一些常规用于筑基初期修士的增进修为丹药,以及一千多块灵石与一些普通的灵材。
将物品逐一归类整理后,王承明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是时候创建一个面向筑基修士的族内宝库了。”
如今王家虽仅有他与王坤炎两位筑基修土,但随着王家的发展,他相信未来筑基修士定会逐渐增多。
他心中早已有所打算,族内宝库分为炼气与筑基两层,族内筑基修士亦可将闲置的法器、丹药、符或珍贵灵材上交家族,换取等价的家族贡献点,再以此兑换所需资源。
这不仅能避免资源浪费,还能构建一套完善的资源流通体系,为家族修士提供稳定保障,也更利于整体实力的提升。
至于目前他中所掌握的大量贡献点,王承明并不在意。
他清楚,唯有家族更强,灵脉更多,资源更足,他才能获取更多的灵植种子,也能保证灵植正常生长。
而这段时间以来,族中就已为他收集到五种从未拥有过的灵植种子。
王承明踏出洞府,来到二阶灵由处。
这片灵由仅种植了数十株二阶下品灵植,虽然已经生长数年,依旧处于幼苗阶段。
他没有急于施展刚提升至登峰造极的二阶灵植术,而是准备先将手中收集到的几种二阶下品灵植逐一栽下。
不多时,六种不同的二阶下品灵植共计五十七株,便被他一一种下,当最后一株植入泥中时,他心神一扫面板,只见青木道蕴一栏增加了11100点。
“不错。”王承明满意地轻笑一声,手中动作未停,目光再次扫向灵田。
眼前这片二阶灵田尚有馀地,估算着,起码还能再种下十株灵植。
他略一沉吟,从储物袋中取出两种灵植种子,一种是淡银色的玉髓芝菌种,另一种则是形似褐石的石耳草。
“这地方放着也是浪费,看看新收获的两种潜阶灵植能获得多少青木道蕴。”
玉髓芝不说,乃是筑基丹的辅助药材,种植在二阶灵田,日后药龄达到数百年,价值不菲。
而石耳草则是炼制血肉丹的关键灵植之一,尤其在调和妖气、稳定药性上不可替代,未来用于炼制二阶灵丹也是不可替代之物。
“权当尝试。”
他心念一动,五株玉髓芝菌种和五枚石耳草便落入灵田之中。
石耳草种植起来并不难,像寻常灵植一般,先以青木催芽激活种子,再以聚灵化雨诀加速灵植生长。
但是玉髓芝却不一样,其幼苗乃是灵植师以成熟玉髓芝分离而来,种植后需要特定的温度以及湿度才能扎根生长。
若是幼苗期间,温度或湿度不够,极易容易天折。
王承明小心翼翼的布置了恒温、恒湿阵法,其实也算不上阵法,不过是由一些阵纹组合而成,一旦有外力就会溃散,好在此地除了他,无人可以进入,并不需要担心。
忙碌了一香时间,随着他小心的控制聚灵化雨诀生成的雨雾,洒入一丝丝雨水,玉髓芝终于扎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