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至阴至寒的气息瀰漫。
那阴珠受金乌阳力一激,又脱了束缚,光华流转,形態陡变!
但见它滴溜溜一转,竟化作一只通体晶莹如玉、大如磨盘的九阴玉蟾!
金乌见计得逞,发出一声得意又悽厉的尖啸。
振翅欲与玉蟾匯合,阴阳合璧,再做反扑。
“哼!”
李宽元神冷喝一声,心念如电。
那离龙坎虎受主元神催动,神威再涨!
“坎离交泰,龙虎降魔!”
离龙长吟,龙口大张,喷吐纯阳真火,当头罩向那三足金乌。
金乌哀鸣一声,周身金光收敛。
化作一颗拳头大小、温顺流转的赤金色阳珠,
被离龙一爪按在身下,动弹不得。
玄虎咆哮,虎躯一震。
周身玄水化作冰晶锁链,缠向那九阴玉蟾。
玉蟾鼓腹欲喷寒潮,却被龙虎相杀。
玉蟾挣扎片刻,幽蓝眼眸光芒渐黯。
身形缩小,復归为一颗流转著月华清辉的莹白阴珠,被玄虎稳稳踏在足下。
至此,灵台之中风停火熄,寒潮退散。
离龙盘踞,爪按赤阳。
玄虎踞坐,足踏素阴。
龙虎气机交融,水火相济。
二珠光华流转,虽仍蕴藏无边伟力,却已温顺驯服,再无半分躁动凶戾之气。
李宽长长舒出一口浊气,嘴角牵笑。
心念一动,那灵珠便温顺的在他掌心打转。
李宽掐诀念咒,灵珠倏忽化为磨灭万邪的阴阳大磨,转瞬又变作镇压乾坤的太极法图。
心神再定,已是一座玄奥古朴的阴阳宝鼎!
李宽见此,乐的喜不自胜,连连嘆道:
“好宝贝!好宝贝!”
復又收了法宝,將那捆仙绳、五彩羽扇一一取出炼化。
两宝虽凶,在离龙坎虎,金乌玉蟾四尊搏杀之下,並无反抗之力。
不过盏茶功夫,便俱已炼化隨心。
李宽炼化法宝自是不必多言。
日升月落,月落日升。
丹房內“噗”一声闷响,隨即腾起一股黑烟。。
满脸漆黑的李宽使了个离尘的法诀。
方才將周身丹灰扫净。
“唉!”李宽望著炉中一摊焦炭,摇头嘆道:“这外丹之法,果然非同寻常,纵使照著丹书炼製,也不能功成自己摸索,实在不便。”
李宽自炼化后,便潜心炼丹。
一连数日,却是灰头土脸。
炼製出的丹药,要么是火候不够,一滩灵水,要么是火候过急,一片焦炭。
他收了阴阳灵珠,轻嘆一声。
“也罢前日水火童儿寻我去月殿赴会,我以修行为由推却。”
“这闭门造车確实不妥,还要去请教一二,顺便见识见识这天宫风采。”
李宽定了主意,取出仙籙將丹房锁了。
李宽行至丹炉旁,见水火二童正自扇火,打个稽首笑道:
“二位师弟,別来无恙啊!”
水火童儿见了李宽,目光一亮,將手中扇火的风扇放下,笑道:
“师兄,可是功成?” 李宽哈哈一笑,摆手道:
“微末存进罢了金丹大道还远著呢”
水火童儿似是宽慰,思索道:
“师兄修行尚浅,我们二人蒙老君点化,修行了数千载才成就金丹呢。”
李宽又和二人聊了一阵。
水火童儿將丹炉中的丹药取出,李宽笑道:
“三玄丹?”
那火童儿赧然一笑,低声道:
“微末小计,当不得师兄的大品天仙诀。”
李宽眉头一挑,不在意的说道:
“师伯门下的九转大还丹乃是道门正统功法,我们一脉不过是些山野粗人的野狐禪罢了不入流,不入流哈哈哈。”
水火童儿相视苦笑,水童儿道:
“比不了师兄福缘深厚,我们二人修的乃是七转小还丹,並非九转那等玄功,是嫡传弟子才有的福缘。”
李宽心中暗惊,他还以为水火童儿修的是九转
正当他想开口宽慰的时候,水童儿推了火童儿一把。
“师兄,我们虽然修的內丹法一般,但这火灵天生亲近丹火,师父又赐下不少炼丹法门,也算有些依仗可怜我唉!”
火童儿嘴笨,张了张口,却不知如何接话。
只得低头打扫炉灰。
李宽哈哈一笑。
“二位俱是福德真仙,能拜在三清门下,老君传下妙法,定然是有所顾虑。”
水童儿嘿嘿一笑,凑近一步,扯住李宽衣袖:
“师兄,我们前些日子请你月殿小会,你说要练功”
“如今功成可要赏光啊!”
李宽微微頷首,他也想结交一下天庭眾仙,水童儿此言,正合他心意。
李宽与那水火二童子说笑罢了,三人相视一笑,便离了兜率宫。
甫一出得宫门,眼前景象豁然开朗,不復宫內沉凝肃正。
仙雾繚绕,祥云铺路。
瑞靄千条沉紫府,虹霓万道映琼霄。
脚下是光洁无瑕的汉白玉阶,两旁仙葩瑶草吐纳灵机,芝兰竞秀,异香袭人。
三人足下自生祥云,离了兜率宫所在的离恨天,缓缓而行。
行不数里,便见一座巍峨天门耸立云端。
两旁有数十员镇天元帅顶梁靠柱,持铣拥旄;
四下里列十数个金甲神人,执戟悬鞭威严肃穆。
復前行,但见一道七彩长虹横亘天际,桥下云海翻腾,有仙鹤清唳,鸞凤和鸣。
过虹桥,又见一条浩荡天河,弱水三千,银波粼粼,不见舟楫。
月华之下,一座晶莹剔透的宫闕轮廓显现。
宫门上方,似有“广寒”二字古篆。
丝竹仙乐与隱约笑语自月殿方向传来,
李宽只觉一路行来,眼界大开,心怀为之大畅。
水火二童子更是熟门熟路,指著月殿方向。
催促李宽加快云步,脸上满是赴会的雀跃。
三人驾著祥云,投广寒宫而去。
二童低声道:
“师兄,今日赴宴多是仙家弟子。”
“天界孤寂,我等弟子若无师命,便常聚於此解闷。”
李宽眉头微挑,低声探问:
“都是哪位尊神的门下?”
水童儿略一沉吟,缓声道:
“三清四帝,五方五老,九曜星君”
“只是西天佛老座下弟子,不常履足天宫,与我们少有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