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判官如释重负,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长长舒了一口气。
“阎君有请”
李宽闻声,转身看那来人。
但见此人面如满月,身披玄色皂袍,气度非凡。
一旁的崔判官早已堆下笑脸,忙不叠地引荐道:
“殿下,这位乃是阎君驾前,六案功曹之一的神曹老爷。”
李宽抬手行了个礼,笑道:
“久闻神曹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幸甚,幸甚。”
那神曹走近前来,也不见他如何动作,只心念微动,李宽身上的枷锁便“哗啦”一声,自行脱落消散。
“底下的人不晓事,行事鲁莽,衝撞了道友,还望海涵,还请道友勿怪。”
李宽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一凛,暗自惊道:
“这神曹好生了得的手段!”
原来他早防著崔判官解枷,暗运阴阳二珠护住锁链气机。
不曾想这神曹竟能绕过宝珠,径直解了枷锁。
李宽哪里知晓,这地府枷锁虽看似寻常刑具。
但其內里气机却和六案功曹一一相连。
形为枷锁,实为法术。
那阴阳二珠纵有通天彻地之能,也挡不住人家施法之人自家收了神通。
“道友,阎君案牘劳形,一时不得抽身亲迎,特命小神前来,烦请道友移步森罗殿一敘。
“哈哈好说,好说,贫道隨神曹前去便是。”李宽应道。
神曹当先引路,行了几步,看似不经意地言道:
“道友,那勾死人已被打散了魂灵,先前之事,多有得罪。”
李宽闻言,脚下猛地一顿,神情一肃。
“何至於此。”
神曹轻笑一声,语气淡然:
“那勾死人拿错了批文,乃是瀆职重罪。更累得道友平白受那地狱沉沦之苦,罪不容赦。”
李宽眉头微蹙,心中疑云顿生。
这神曹话里有话啊。
“那勾死人虽有错引之过,然罪不至形神俱灭。”
“况且这阴曹地府,贫道亦是初临宝地,倒觉新奇有趣。”
“神曹方才所言『沉沦之苦』,却是何意?”
神曹摇头轻嘆,讳莫如深。
“道友,还是请阎君相告吧”
说罢,神曹闭口不言,只顾前行。
李宽虽然心中疑竇丛生,却也按下不表,只道是地府为遮掩过失,故意危言耸听。
不多时,二人便来到了森罗殿外。
神曹不等阎君宣詔,带著李宽径直走入。
只见这森罗殿,端的是气象万千,与地府他处森寒迥异。
殿外九十九层天玉阶,暗合周天星宿之数。
顶上铺的是金晃晃的琉璃瓦,两侧立著高耸入云的盘龙金桂树。
白玉栏杆雕琢得玲瓏剔透。
支撑大殿的,乃是一百六十根合抱粗的金丝楠木巨柱。
金光闪耀,瑞气千条,真箇是琼楼玉宇,鬼斧神工,极尽奢华之能事!
李宽隨神曹踏上玉阶,步入殿中。
正见两名狰狞鬼卒,按著一个哀嚎魂灵。
一旁鬼差手持利刃,“噗嗤”一声剜出那魂灵心肝,隨手便拋给殿角一条伺机而动的长蛇吞食。
李宽见了,不由“咦”了一声,嘖嘖称奇。 神曹隨即解释道:
“阎君司掌大海之底,东北沃礁石下叫唤大地狱、並十六诛心小地狱。”
“凡生前欺心昧己、口是心非之徒,皆入此狱受剜心之刑。”
李宽听祖师讲道时说过,这阴曹地府共分十殿。
由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等十人分別执掌。
而第五殿便是阎罗王所在。
阎罗王生前的名头更是家喻户晓,威名赫赫。
正是被誉为“汉兴以来,治理京兆者莫能及”的赵广汉。
而日后阎罗王下凡的名头更是家喻户晓。
包拯!
包青天!
他原本是执掌第一殿的阎君。
而那第一殿是亡魂来到阴间后经过判官查验后走的第一遭。
阎罗王会根据生前罪孽来判断去处。
因心慈常放含冤者还阳,故降至第五殿。
正因其心怀慈悲,凡魂灵至此,尚可再登望乡台一解相思。
但同样的,阎罗王赵广汉也会查核鬼魂在前几殿有无冤狱。
若有发现生前作恶,而前面几殿漏罚阎罗王这里还有铡刀伺候!
李宽正思忖间,左侧走出一个黑口黑面,身穿猩红龙袍,头戴冕旒的神祇。
“小友,盂兰盆会一別,不想今日在此幽冥重逢了。”
李宽忙循声望去,面上带笑。
他还未开口,阎罗王便扫过李宽魂体,捻须笑道:
“小友上祈天庭,为生灵百姓求得一年无灾无难,真乃无上功德啊!”
李宽摸了摸鼻头,他定心猿的动静太大。
虽然散仙之流无从得知,但像是地府这些得了正果、位列仙班的神祇,可都看到了玉帝那张明晃晃的圣旨。
虽然玉帝下旨让凡间风调雨顺不难。
可放眼这三界十方,又有几人能劳动菩提祖师这等大能亲赴天庭代为求旨?
赵广汉在这阴司为君,纵有悲天悯人之心,也只得在自家这第五殿的权柄之內,为那些冤魂稍作回护。
一是那冤魂野鬼多如恆河沙数。
二是许多仙神眼中,凡人生死轮迴,不过是天道运转的寻常一环。
冤死便冤死了,何足掛齿?
即使凡人承受万世轮迴之苦,但他们这些仙神又不会沾染半点轮迴。
纵有仙神前世为人,但如今他们已经得了正果、位列仙班。
自然是不会在乎。
一朝得道,便视凡尘如敝履。
能依著天庭法度,按部就班履职,已是凡俗的福分。
也唯有他赵广汉这般心系凡尘的,才肯多费些心力。
可上有地藏王菩萨坐镇幽冥,下有九位阎君同僚,
再往上更有那灵霄宝殿满天神佛三清四帝,九曜星官,个个位高权重。
这阎君之名听来威风,箇中辛酸,唯己自知。
因此,见李宽拜在菩提祖师门下,日后必成正果,却仍念念不忘凡尘百姓恩情。
尤其是他定心猿中的劫难,居然包括了百姓的供养之恩。
修行修心,言语可偽,行止可饰。
然直面本心之际,却半点虚假不得!
李宽这片赤子之心,实属难能可贵。
这也是为什么阎罗王赵广汉对李宽格外看重,心生亲近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