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之中,新人请安。
官道之上,宋玉珑气呼呼坐在马车内。
最终还是没能赶上二哥的婚礼,“可恨的林傻子!”宋玉珑小脚踹了一下车帮。
那夜,她趁所有人都睡着了,便拉着秀玉出了客栈。
结果刚到马棚处,便看见靠在马棚柱子上,嘴里叼着一根草,似笑非笑望着她的林安平。
从小到大,第二次逃跑失败了。
第一次失败是被自己二哥逮住,不过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正生气的宋玉珑察觉马车又停了下来,火一下子就冒了上来,忍不住冲外吼了一嗓子。
“怎么又停下了!!!”
将正坐在那打盹的秀玉吓了一跳。
宋玉珑用力一掀旁边帘子,“这次谁又病了?!”喊完,恨恨将胳膊交叉在胸前,重重“哼!”了一声。
见没人搭理她,正欲发火,马车又动了,接着是一通颠簸。
合着并不是又有谁不舒服,而是到了坑洼难行的路面。
过了这一小段后,马车便恢复了正常行进速度。
前面马车内,林安平半眯着双眼,在心里默念了一下,照此速度,三日后便可到江安城。
“秀玉,还要多久可以到京都?”
“小主子,奴婢想想,”秀玉沉思了一下,“大概三四天便能到了。”
“三四天?!”宋玉珑肩膀耷拉下来,“那二嫂三天回门都结束了。”
“小主子,等您回去,找秦王爷补您一顿酒席就是了。”
“补你个脑袋,那能一样吗?”宋玉珑想想就生气,“都怪林傻子,还有他几下属下,大男人不是这不舒服,就是那不舒服”
耗子几人表示,他们也很无辜也不想不舒服不是
此刻,距离林安平一行的后方,一片山林之中,寅字营正在林间休整。
黄元江坐靠在树下,懒懒打了一个哈欠,之后招了招手。
赵莽刘元霸以及李良几人到了他近前。
“小公爷?”
“传令下去,原地休整两日,”黄元江淡淡开口,临近京都,速度要放下来了,“所有人不得擅自出去,违令者斩!”
“是!”
几人抱拳离开,黄元江又打了一哈欠,扯了扯身子衣服,闭眼小寐起来。
闭着眼,听着林间虫鸣鸟叫之声,以及寅字营众的轻声细语,思绪也在转个不停。
下令休整两日,一是让弟兄们能放松下来恢复元气,二是他要认真考虑寅字营靠近京都后,选择什么位置隐蔽下来。
林安平那小子带着七公主行在前面,算算日子,此刻离京城该不远了。
寅字营现在是什么?在黄元江看来,就是一把没有抽出刀鞘的刀,这把刀,不能出鞘太快,局势不明情况下,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刀鞘之中。
贸然出鞘,谁知会不会撞在石头上,成为众矢之的可就不好了。
黄元江闭着眼,眉头抖了两下,一切只是他的猜测,至于他们是不是道?此次回京都的目的,他多少还是有些懵。
懵归懵,丝毫不妨碍他自己分析。
他又想到了秦王殿下大婚,还是与太子同日,这在他看来,很不寻常,至于为什么不寻常?
反正就是不寻常
五卫精锐,一万之众,是他和徐世虎、林安平一手带出来的,亦或者说是秦王殿下在军中的根基。
“操!”黄元江猛然睁开眼,“他娘的!小爷咋能想到这个?!”
黄元江给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身冷汗,看来还是不能胡思乱想,这他娘的都扯到哪跟哪了。
“小公爷怎么了?”离得不远张七走了过来,“是有什么情况吗?”
“滚一边去,有个屁情况,小爷做噩梦呢,”黄元江瞪了张七一眼,挪了挪屁股,“别他娘的烦咱。”
张七大跑小跑过来挨了一顿骂,耷拉着脑袋又退了回去。
心中在那暗自腹诽,刚躺下就做梦?小公爷不愧是小公爷
三日后。
清晨时分,距离京都城还有四五里地。
官道旁的村庄外,桃花开的正盛,袅袅炊烟飘散在村子上空,勾勒出一幅恬静画卷。
宋玉珑掀开旁边小窗的帘子,看到如此一幕,心中连日赶路的沉闷顿时挥散不少。
“李弘、停车。”
“吁”
赶车的李弘听到公主的话,立刻勒住了马匹。
“小主子?您要出”
“出什么出,出马车,”宋玉珑横了秀玉一眼,跟着起身,自己掀开了帘子,“呼”站在马车上长长出了一口气。
紧接着,闭起双眼用力嗅了嗅,淡淡青草花香味直入鼻中。
睁开眼,宋玉珑弯腰跳下了马车,后面秀玉与方玲儿也急忙跟着下了马车。
“你们看”宋玉珑指着离官道不远的村庄,“好美。”
此刻,江安城已经是隐约可见,秀玉奇怪了一眼,小主子现在怎么不急了?
方玲儿顺着宋玉珑的手指方向看去,一条清澈的溪流,环绕在小村庄周围,一片桃林,枝头桃花灼灼,粉白相间
一阵微风拂过,花瓣簌簌飞落,落在溪水中,随水波荡漾漂流。
几个孩童在桃树下,溪流间追逐嬉戏,不时响起清脆的笑声。
“小主子?”
“走,”宋玉珑抬起脚,“折一枝桃花来闻闻”
“那林校尉?”
“不喊他,哼、”
“爷、”耗子催马上前,“七公主停下了,正前往下方村子。”
“停下,”林安平闻言开口,马车没停稳,人已经探出半个身子,“哪呢?”
“那里。”
林安平站在原地,望向撩起裙摆正走在小道上的宋玉珑,蹦蹦跳跳那叫一个欢快,宛如蝴蝶一般。
别说宋玉珑了,他一直坐在马车内,也是乏味的紧,只不过他能克制住罢了。
转头望了一眼京都城方向,也罢,一路上他故意拖延,此刻便也由着宋玉珑闹腾。
“把马车靠边,大家伙歇息一会吧。”
林安平说完,便离开了原地,朝着宋玉珑所在走去。
就在宋玉珑站在桃花树下时,不远一间小院的院门被拉开,一名老妪走了出来。
若是秦王在这,一眼便能认出这名老妪。
正是名为红莲的李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