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人民因供应军需负担甚重,免其租税二年。关中士卒从军者,免除其家赋税一年。
凡普通百姓年逾五十,德高望重,能领导大家为善者,安排他为“三老”,每乡一人。选择三老一人为“县三老”,和县令、县丞、县尉共议政事,免除其役戌,并以十月份为酒肉慰劳人民之月。
刘邦发布政策,萧何负责执行,关中各地迅速安定,人心平复,汉军东出的时机已然来到。
至汉二年三月,刘邦率军从临晋渡河,魏王豹领兵跟随。很快攻下河内,俘虏殷王司马印,置河内郡。
南渡平阴津到阳,降河南王申阳。
又派将军薛欧、王吸带兵出武关,借着王陵兵驻南阳郡,到沛县去接回刘太公、吕雉、绝色等亲人。
项羽听说后,派项梁之孙项陀率兵在阳夏县阻截,为柴武,奚涓所破。
项佗一路飞奔,逃回陈留。
项羽又封原吴县的县令郑昌为韩王,让他抵挡汉军,又再度被柴武、奚涓所破,本人被杀。
面对大杀四方的刘邦,项羽只能不断派手下前往拦阻,只因自身被困在了齐地,无法脱出。
原来,就在刘邦消化关中的这段时间,陈馀因不满自己的功劳与张耳相等,张耳封王,只有自已封侯,也决心起兵,统合自己三个县的兵力,并向齐王田荣借兵。
出于同盟与抵御即将到来的楚军,统一齐地的田荣借兵予陈馀。
随即,陈馀大败张耳。
汉元年九月,张耳败逃,在甘公的劝说下投奔汉王刘邦。
适逢刘邦发动还定三秦之战,正在废丘围攻章邯的军队。张耳谒见刘邦,刘邦以优厚的礼遇接待了他。
汉元年十月,陈馀在收复万赵国的土地后,把赵歇从代县接回来,又让他做了赵国的国君。
赵歇对陈除感恩戴德,于十一月封陈馀为代王,号“成安君”。
陈馀因为赵歇软弱,国内局势刚刚稳定,不到封国去,留下来辅佐赵王,而派夏说以国相的身份驻守代国。
赵地归于一统,与田荣的齐国联合。
赵齐两国联合,已经严重威胁到西楚的都城一一彭城。
本来在项羽的计划中,自己可以通过田都、田市二人,消耗一波田荣的势力,而后再发兵,在盟友张耳的配合下,从容吃下人口众多的齐地,解除齐国对楚地侧翼的威胁。
然而,三齐提前一统,陈馀击败张耳迎回赵王歇,所有事情都出乎他的意料。
项羽与范增苦心所谋划的戏亭分封,不到一年时间,就已然破局。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燕王藏茶在与原燕王韩广大战中取得胜利,以韩广战败身死,藏茶全拒燕地为结束,可以帮自己起到牵制赵国部分兵力的作用。
而南面自己所封的临江王共敖、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自己遣使让他们带兵随自己征伐齐地。
三王要么托病,要么说境内匪盗猖獗,无法跟随,只派了二千兵马助阵。
项羽对此大为光火,但也无可奈何。
令萧公角阻击彭越,却为彭越所败。
本来,项羽闻知刘邦平定三秦,怒不可遏,决定率兵反击。
张良早已料到这一点,寄书蒙蔽项羽,声称:“汉王名不符实,欲得关中;如约既止,不敢再东进。”
同时,又将齐国的书信交给项羽,说:“齐国欲与赵联兵灭楚,大敌当前,灭顶之灾,不可不防啊。”
前一句并不能让项羽放弃攻打刘邦的念头。
真正的关键是后一句,齐赵的联合。
齐国与赵国的实力在天下诸候中,分别排名第二、第三,如今二者联合,互为椅角,对西楚的威胁远非远在关中的刘邦所能比,
为今之计,他需要赶紧拿下齐地,解除田荣对自己的威胁,根本顾不上关中的刘邦。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九月,项羽率军前往平乱。
冬,项羽北至城阳,田荣引兵会战,被项羽击败,田荣逃往平原,被平原民杀死。
项羽烧毁齐国房屋,将降卒全部坑杀,俘虏其老弱妇女,巡行齐地,直至北海,“多所残灭”。
齐国人因此聚在一起反叛,田横趁机收编齐兵数万反攻城阳,项羽久攻不下,深陷齐地,
也是在此期间,他任命郑昌为韩王,意图拖延汉军东出的速度,却被汉军一战拿下。
汉二年十月,未免又暗中令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于途中将义帝杀死,目的是让他们纳投名状。
三王也明白一旦杀了义帝,就只能跟着项羽一条道走到黑。
但于这位西楚霸王的威势与实力,只能照办,弑杀义帝于郴城穷泉傍。
郴人怜之,将义帝熊心葬于城邑西南边的后山。
至汉二年十一月,刘邦东出洛阳。
同时,让副体问天敌前往上郡,修黄河上的城塞。
昔年,秦始皇赢政派蒙恬北击匈奴,在黄河边上修建河上塞。
但因秦灭而有所破旧,匈奴频频侵扰上郡百姓。
刘邦遂派问天敌镇守上郡,就地募兵,表面上对外xc市抵御来自草原的上的“匈奴”侵扰。
实际上,是为了趁削弱匈奴的实力。
《史记》一书中,不仅称华夏人为炎黄子孙,也将秦人、楚人、吴人、越人、蜀人和西南夷、
匈奴、古朝鲜说成是炎黄子孙。
司马迁认为“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日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匈奴人在孩童时期,就能骑杨羊引弓射鸟雀;至少年,可射击狐兔为食;成年后,便可拉硬弓尽为甲骑。
他们风俗习惯也与中原迥异,平时随意游牧,以涉猎飞禽走兽为生业,急时上马弯弓,习攻战本领,以便侵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