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 第1712章 黑色“三角旗”

第1712章 黑色“三角旗”(1 / 1)

餐厅在金融城边上,一条相对安静的背街。

暖黄的壁灯,裸露的红砖墙,深色木质家具,墙上挂着泛黄的意大利风景照片,西红柿、罗勒和大蒜被橄榄油激发出的浓郁香气,夹杂着食客们嗡嗡的交谈声和杯盘碰撞的脆响,充满了南欧式的活色生香,与窗外金融城的冰冷线条形成鲜明对比。

最里面一张长条桌,众人围坐,李乐有意无意的选了个王铮身边的位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王铮也微微颔首,动作幅度小得几乎看不出来。

服务员手脚麻利地端上几篮烤得恰到好处、外脆内韧的巧巴达面包,配着橄榄油醋碟花生毛豆拉皮拍黄瓜,又推荐了今日的特选红酒。

韩远征作为东道,嚷嚷着今天我韩公子个人买单,大家都别客气,想吃啥吃啥,随便点,李乐瞅瞅菜单最后的那道标了218镑的白松露t骨牛排,想了想,还是算了。

最后一群人一合计,前菜点了腌肉、海鲜拼盘,主菜有意面、烩饭和各式烤肉烤鱼,李乐要了份经典的西红柿罗勒意面,瞥见一旁的王铮点了煎海鲈鱼配炒时蔬,倒是显得颇为清淡健康。

等餐的间隙,大家三三两两聊着。从刚才严肃项目讨论,赚到了到伦敦的天气、最近的电影、新闻、奇葩事。

李乐才不管那些,掰开一小块外脆内软的面包,慢条斯理地吃着,耳朵支棱着,不着痕迹地收集着桌上的各种声波。

王铮话不多,但有人跟他说话时,他会很专注地倾听,然后给出简短、得体的回应,脸上始终挂着那种标准的、略显疏离的微笑。不主动挑起话题,但也绝不冷场,分寸感拿捏得极好。

酒水上来了,韩远征举杯,“来,第一杯,庆祝咱们指南针顺利启航!也感谢各位的信任和支持!”

众人纷纷举杯,玻璃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气氛更加热络。

李乐趁着上前汤的间隙,李乐脸上挂起那种带着点好奇和谦逊的笑容,主动向王铮搭话,“王总,刚才听您聊那个perasense的项目,感觉您对技术这块儿真是门儿清。”

“正好,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关于后面那个autonoy的知识管理软件。”

王铮转过头,目光平静地看向李乐,“请教不敢当,李博士请说。”

“恩,”李乐凝神,装作略一思考的样子,“我就是对那个基于本体论的知识图谱构建有点好奇。对我们来说,本体论是个哲学概念,指存在的基本范畴。用在软件里,具体是指什么呢?”

“它是怎么把公司里那些乱七八糟的邮件、报告里的意思给提取出来,还能把它们关联上的?这个,有什么内在逻辑么?还有自然语言处理,具体是怎么让计算机理解人话的?总不能是给它本词典自己翻吧?”

问题问得有点外行,却正好挠到了一个技术人士可能愿意展示的痒处。

王铮似乎对这个问题并不意外,他略一沉吟,用尽量通俗的语言解释道,“软件领域的本体论,可以理解为一套关于某个特定领域的概念、属性、关系以及约束的形式化规范。”

“简单来说,就是给计算机一套理解特定领域知识的字典和语法。”

随后拿起手边的餐刀和叉子比划了一下,“比如,在金融领域,公司是一个概念,收购是一个关系。通过缺省的本体,系统能识别出一份文档里提到a公司和b公司,并且文档中出现了收购这个词以及相关语境,它就能推断出可能发生了一次收购事件,并将这条信息与a公司、b公司的其他信息关联起来,而不是仅仅匹配a、b、收购这几个关键词。”

“至于第二个问题,还是打比方,苹果这个词,在水果店上下文里,指的是食物,在科技新闻里,可能指公司。系统需要能根据它周围的词,比如吃、股价、ipod这些关联词来判断具体指向,并链接到知识库中相应的属性,像卡路里、市值。”

“这需要模型能捕捉语义和上下文,而不仅仅是关键词匹配。”

“它的内核技术包括自然语言处理,用来理解文本的表层意思,还有逻辑推理,基于缺省的规则和本体,进行深层次的语义关联。autonoy的亮点在于他们的算法在处理模糊性和上下文关联方面,据说有独到之处。”

一番解释条理清淅,深入浅出,既体现了专业性,又让非技术背景的人也能听个大概明白。

李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哦,这么一说就明白多了。相当于给机器装了个能理解专业领域语言的脑子。”

“那,再请教一下,您觉得这类技术,未来的应用瓶颈会在哪里?是技术本身更难突破,还是市场接受度,或者说,让企业愿意把内部各种格式的数据打通集成的这个过程更困难?”

这是一个更偏向商业和实操层面的问题。

“两者都有。技术层面,对自然语言的理解,尤其是处理歧义、讽刺、隐含信息等,仍然是巨大挑战。目前的系统远未达到真正理解的程度,更多是基于统计和模式匹配。”

“至于市场层面,”王铮想了想,抿了口酒,“企业数据集成的阻力确实很大。这涉及到部门壁垒、系统兼容性、数据安全隐私,以及最重要的,改变员工工作习惯的成本。”

“很多时候,技术本身可能只占三成难度,剩下的七成是管理和文化问题。所以这类项目,往往需要自上而下强力推动,而且见效周期会比较长。”

他的分析冷静而客观,不仅看到了技术前景,也点出了现实的骨感,显示出他并非盲目乐观的技术崇拜者。

“有道理,有道理,”李乐连连点头,又问道“可具体能用在什么刀刃上?总不能就为了在公司内部找文档方便点吧?那投入产出比是不是有点”

他适时地停住,留下一个恰到好处的疑问。

王铮嘴角似乎极轻微地牵动了一下,似笑非笑,“应用场景很多。比如金融领域,监控全球新闻、财报、分析师报告,自动识别出可能影响特定公司或行业的事件、情绪,生成风险预警。比人工阅读快,复盖面也广。”

“再比如法律,梳理海量判例,找到相似案件的处理逻辑和关键法条引用,辅助律师准备材料。研发部门,构建内部知识库,避免重复研究,加速创新。”

最后补充道,“本质上,是解决信息过载和知识孤岛问题。数据很多,但能用的知识很少。它的价值在于把无序的数据,变成结构化的、可推理的知识资产。”

一番阐述,逻辑严密,前景描绘得也颇具吸引力。

李乐心里暗道,说得真是滴水不漏,几乎挑不出毛病。这人肚子里确实有货,不是那种只会夸夸其谈的草包。

这时,菜上来了。李乐一边用叉子卷着蜜瓜片配帕尔玛火腿,一边仿佛闲聊般地继续问道,“王总,我听说你自己公司,也是做软件的,是做这类企业级软件的?”

王铮用餐刀细致地切着盘子里的小牛肉卷,动作不疾不徐,“我们公司目前主要两块业务。一部分是承接一些大型软件公司的特定模块开发外包,比如数据库优化、界面组件之类的。”

“另一块,是我们自己在做一个面向个人和中小机构的金融数据分析平台。”

“哦?金融数据分析?类似于blooberg终端那种?”李乐知道肯定不是,但故意往大了说。

王铮微微摇头,“没那么庞大。更偏向技术分析,集成多种图表工具、指标,允许用户自定义策略回测,社区分享想法大概可以理解为,想做一个更轻量、更聚焦于技术和社区交互的金融分析软件。”

记得哦哦米描述的,隐约有几分后来tradgview的影子,但在2006年,这概念算是十分超前了。

“这个想法很棒啊!”李乐赞叹道,“现在个人投资者越来越多,专业的工具确实有市场。那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应该挺顺利的吧?”

王铮拿起餐巾擦了擦嘴角,“还在初步阶段。目前只是一个雏形,内核功能还在搭建。这类产品,技术实现是一方面,用户积累和社区运营是更大的挑战。还没到可以拿出来说的时候。”

一句话,不妄自菲薄,也不过分乐观,回答得滴水不漏。

“理解理解,好东西都需要打磨。”李乐点点头,表示理解,可心里却嘀咕,这人口风真紧,而且那种还没到时候的说法,带着一种过于沉稳,不象一个在异国他乡白手起家、挣扎求存的创业者。

通常这类人,谈到自己的项目,眼睛里多少会有点光,有点按捺不住的激情,或者被现实打磨后的疲惫与焦虑,就比如东哥,但在王铮身上,这些情绪几乎看不到。

没有顺势多介绍一下自己的产品,没有试图拉拢一下李乐这个潜在的、拥有一定社会资源的“伙伴”。

这不符合常理。除非他并不真的急需外部资源,或者有所戒备。

接下来,李乐又试着问了几个关于腐国软件行业环境、技术团队管理之类不痛不痒的问题,王铮均对答如流,观点中肯,偶尔还能引述一些行业数据或案例,显示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言谈逻辑清淅,见解专业,态度也算得上诚恳,但越这样,李乐越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别扭。

主菜上来了,李乐的西红柿意面香气扑鼻,王铮的煎鲈鱼看起来也火候恰到好处。

餐桌上的话题更加分散,大家聊着美食、旅行见闻,气氛热烈。

李乐知道再问下去,恐怕也难有更多收获,转而将注意力放回餐桌,和其他人聊起了意大利面的不同种类和酱汁搭配 ,一时间,笑声不断。

。。。。。。

餐馆门口的街道上,晚风带着河水的微腥和城市特有的暖意吹拂过来。

“那就这样,各位,下周初我会把更详细的项目资料和初步尽调安排发到大家邮箱,注意查收。”韩远征站在餐馆门口的台阶上,拍了拍手,“有什么想法,随时电话或者邮件沟通。”

众人纷纷应和着,互相道别,三三两两地散开,走向不同的方向去取车或前往地铁站。

李乐正低头从裤兜里摸出车钥匙,就听到身旁传来一个带着些许无奈的声音:“李乐,你怎么走?”

一抬头,罗婵正站在他身侧,路灯的光线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眼神里有些不好意思。

“我开车来的,”李乐晃了晃手里的钥匙,“怎么了?”

“就,刚才光顾着聊天,忘了这茬了,”罗婵轻轻挠了挠耳朵,露出一丝懊恼,“我也开车来的,停得还有点远。可是刚才一聊天就忘了,喝了两杯红酒。”

她说着,微微蹙眉,带着点求助的意味看向李乐,“这下没法开了。要不你送我一程?”

李乐想了想方向,点点头:“行啊,没问题。你车就放这儿明天再来取?”

“恩,只能这样了。”罗婵松了口气,脸上绽开笑容,“谢啦!”

两人这自然而然的对话和一同转身走向停车场的动作,落在了正准备离开的韩远征和罗耀辉眼里。

罗耀辉用手肘轻轻碰了碰韩远征,下巴朝李乐和罗婵的背影方向扬了扬,脸上露出一个带着暧昧和笃定的笑容,低声道,“瞧见没?咱们这位罗大小姐,手段可以啊。这就要沦陷一个?”

韩远征双手插在裤袋里,望着那两人并肩走远的背影,一个高大挺拔,一个身姿窈窕,在朦胧的夜色和路灯下拉出两道长长的影子,却摇了摇头,“不一定。”

“恩?”罗耀辉挑眉,“不可能吧?这意思,还不明显?而且,罗婵”

“那是别人。”韩远征目光里带着点玩味,“李乐这人说不好。”

“你看他平时好象什么都摆在明面上,说话做事透着一股聪明又实在的劲儿,让人觉得一眼就能看透,通透得很。”

停了停,象是在斟酌词句,“可你仔细一想,跟他认识这段时间,除了知道他是lse的博士,结了婚,有了孩子,家里条件应该不错,为人处世挺有分寸之外,你还知道他什么?他骨子里到底怎么想的,对钱,对事业你摸得准吗?”

“更怪的是,你和他说话,总是不自觉的把话往外蹦,啧啧啧。”

罗耀辉被问得一怔,仔细回想了一下,不得不承认韩远征说得有道理。

李乐给人的感觉就象一汪看起来很清的深潭,你以为能看到底,但真伸脚去试,却发现根本探不到深浅。咂摸了一下嘴,点点头,“也是。这人,是有点邪乎。那照你这么说,这次,咱们罗大小姐怕是真要失算,踢到铁板了?”

“走着瞧吧。”韩远征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转身拍了拍罗耀辉的肩膀,“人和人的底线不一样。走吧,我送你一段。”

“不用,欣怡在那等我呢,我们晚上去os蹦迪,诶,盛镕喊你呢。”罗耀辉伸手一指。

李乐那辆银色的丰田卡罗拉平稳地行驶在返回富勒姆区的路上。

后街男孩儿的背景音乐李,两人正聊着关于那几个投资项目各自的优劣势。

“刚才吃饭,听你和王铮聊得挺深入,”罗婵侧过身,目光落在李乐专注开车的侧脸上,“这三个项目,你个人更看好哪一个?哪个比较有戏?”

“哪个?我也不知道啊。真没细想。我就是个凑数的,跟着你们这些大佬摇旗呐喊喝口汤就行。脑子里平时塞论文都塞得满满的,哪还有多馀的地方去琢磨这些投资经?”

“谦虚!”罗婵轻嗤一声,显然不信,“你这脑子,装这点东西还不是绰绰有馀?我看你问王铮那几个问题,可都挺在点子上,你会看不懂这些?骗鬼呢?”

“瞎问,纯属外行看热闹。再说,我又不能预知未来,投资这东西,三分靠专业,七分靠直觉,剩下九十分,靠运气。”

“嘁,你这啥比例,合著专业性就这么点儿?”

“可不,要是别先锋、贝莱德这种,可能占个七八分,总之,投资就是一场变相的赌博,概率和去拉斯维加斯差不多。就着,还没想着投资证券市场呢。”

罗婵笑了笑,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刚说到论文,我的毕业论文初稿总算折腾得差不多了。”

“上次你不是说,可以帮我瞅瞅,可不能反悔啊。”她歪着头,语气里带着点试探,又象是随口一提。

李乐嘴角扯了扯,一摸脑门,“真看啊?我那就是吹牛逼的。我这哪能看懂你们艺术理论的高深玩意儿?”

说着话,车子拐进了富勒姆区相对安静的街道,很快到了罗婵公寓楼下。

“过分谦虚就是骄傲,”罗婵笑道,“不用你看具体的艺术分析,就从你的专业角度,帮我看看整体框架逻辑顺不顺,有没有什么明显的漏洞或者可以加强的地方,旁观者清,或许有什么我没想到角度和点子呢?”

李乐头一歪,看到罗婵眼中认真的神色,不象完全开玩笑,叹了口气,“成吧。我这专业快成万金油了,啥都能掺和一脚。行,你发我邮箱就是。不过提前说好,我看不懂的地方可就直接跳过了,别指望我能说出什么子丑寅卯来。”

“谢谢,”罗婵脸上立刻露出得逞的明媚,“不过”她话锋一转,“邮箱发来发去多麻烦,注释起来也不方便。要不我给你打印稿吧?纸质的,你有什么想法、意见,可以直接在边上写写划划,直观。”

打印稿?李乐琢磨琢磨,觉得也有道理,便点头,“也行。你什么时候方便给我?”

“现在就有啊,打印出来的初稿就在我楼上公寓里。你,要不上去坐一会儿?我拿给你,也就几分钟的事。”罗婵伸手一指。

李乐闻言,下意识地摸了摸鼻子,头一低,抬眼看向车窗外那栋在夜色中亮着零星灯火的公寓楼,下意识地就想拒绝,深更半夜,孤男寡女的男人出门在外,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摇摇头,“不好吧?太晚了,就不打扰你休息了。”

话音未落,李乐只觉得鼻尖一阵香气袭来,随即,一只手拔掉了车钥匙,动作快得都没反应过来。

“诶诶,你这”

“怎么?还怕我吃了你啊?上次在我家修电路的时候,可没见你这么扭扭捏捏,三从四德的。”

李乐被她的话噎了一下,想起那天在狭窄过道里近乎贴身的尴尬场景,耳根隐隐有些发热,只好干笑两声,“那能一样吗?那是”

“行了,别废话,嘭!”罗婵提开车门,下了车,对着李乐晃了晃手里的车钥匙,“你还让我一个人上去拿下来?多跑一趟。风度呢?”

这有个鸡毛风度,李乐叹口气,“行吧,那个,你抓紧点儿。”

两人下了车,一前一后走进公寓楼。

再次走进罗婵的房间,那股淡淡的雪茄混合着柑橘的香味而扑面。

“随便坐,喝水自己倒,冰箱里也有饮料。”罗婵一边说着,一边踢掉高跟鞋,赤脚才在地面上,一边快步走向靠窗的工作台,那里放着一台苹果的计算机和一台印表机,“论文还有最后两页,我昨天改的,一块儿给打出来,你等等”

“哦,”李乐应了一声,在客厅那张巨大的、铺着抽象图案深色地毯的沙发上坐下,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四周。

墙上那组色彩沉郁激烈的油画依旧醒目,角落里的不锈钢雕塑反射着冷光,一切都和他上次来修电路时没什么两样,只是空气中似乎多了点,属于个人生活的、更随意的气息。

几本杂志散落在茶几脚下,一只用了一半的颜料管丢在沙发角落。

沙发很软,坐得有点拘谨,随手拿起沙发扶手上放着的一本翻开的“费申”翻看起来,以掩饰这独处一室时微妙的尴尬。

“这几天你的电闸还跳不跳?”

“不跳了,一切正常,诶,你看电视不?”

“不看,没意思。”李乐歪了歪,换了个姿势,忽然觉得屁股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

以为是沙发缝隙里的遥控器或者什么小玩意儿,也没多想,便伸手往坐垫缝隙里摸了摸。指尖触到的却不是硬塑料的冰凉,而是一种异常丝滑、略带弹性的轻薄布料。

下意识捏住,抽出来,摊在手,一条小小的、黑色的、带着精致蕾丝花边的那啥,就这么被他从沙发缝里扯了出来,象一面小小的、像征着私密与暧昧的旗帜,突兀地展现在灯光下。

“艹!”

李乐整个人瞬间僵住了,瞪着手里这团轻飘飘的、触感丝滑的黑色织物,心里咯噔一声,头发“嗖”一下立了起来。

握着那小块布料的指尖象是被烫到一样。脑子里飞速闪过几个念头,这啥时候跑沙发缝里来的?我刚才坐下去的时候怎么没感觉?现在该怎么办?装作没看见塞回去?还是装兜里?要不

就在大脑cpu高速运转、试图找出一个最不尴尬的处理方式时,罗婵拿着一叠装订好的a4打印纸从工作台那边转过身,“打好了,最后两页我给”

话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李乐那只僵在半空、明显握着什么东西的手上,然后,视线定格在他掌心那一抹醒目的黑色蕾丝上。

罗婵的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飞起两抹红晕,一直蔓延到耳根,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和羞赦。

“那个我”李乐象是被烫到一样,猛地回过神来,手忙脚乱地想把手里的东西塞回去,手一滑,有掉在地上,灰白的地毯反而衬得那小小的黑色布料在灯光下更加显眼。

“我说我什么都没看见,你信不?”

罗婵脸上的红晕更深了,几步走上前,没有斥责,也没有过多羞涩的扭捏,而是直接伸出手,一弯腰,把“三角旗”捡了起来,动作快得带起一阵风。

攥在手心,背到身后,强作镇定地清了清嗓子,“没,没事。可能可能是之前换衣服不小心掉沙发缝里了。”

你,换衣服,内内,在客厅?李乐眨眨眼,还有心思琢磨这里面的合理性,可一想,风头不对,气氛诡异,老子得赶紧扯呼。

“刷”的一伸手。

“那什么论文我拿到了,先走了啊!撒油古德儿拜!!

几乎是抢一般地从罗婵另一只手里抽过那叠打印好的论文,闪现到门口,拉开门,出去,然后“砰”地一声把门带上,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留下身后公寓里一片死寂,以及楼道里传来的、仓促远去的、略显凌乱的脚步声。

罗婵站在原地,听着门外脚步声迅速消失,紧绷的身体才缓缓松弛下来。

低头,摊开手心,看着那条惹祸的黑色蕾丝“三角旗”,脸上表情变幻不定,先是尴尬,然后是羞恼,最后,却忍不住“噗嗤”一声低低地笑了出来,嘴角撅起一个混合着无奈、自嘲和某种难以言喻的、计谋得逞般的狡黠弧度。

将“三角旗”随手扔进一旁的脏衣篓,走到窗边,轻轻撩开百叶窗的一角向下望去。

恰好看到那辆银色卡罗拉的车尾灯,一个转弯,迅速导入夜晚的车流,消失在街道的拐角。

夜色温柔,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灿。罗婵松开手指,转身,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方才那一瞬间的慌乱与暧昧的气息。

拿起沙发上李乐刚才慌乱中碰歪的靠垫,轻轻拍了拍,放回原处,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复杂难明、却又兴致盎然的光。

“跑得倒快属兔子的么?”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震惊!团宠神豪宿主是什么邪操作 乡野医仙 (柯南同人)卧底反诈APP 东北往事:江湖人生 女配快穿后,她风情万种 神女降世,仇敌升天 空境镜空 致我的少年 挖我灵根?重生后新师门待我如宝 不败神婿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