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惟峥很快站了起来,恭敬的朝林璟宣行了一礼,“回知州大人,学生以为:读圣贤书,所为为明理修身,将来为天子分忧,为生民立命”,“我等士子将来需报效朝廷,真切替百姓着想,就像大人您一般”。
此话回答的倒是精妙,既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又恰到好处的恭维了下林璟宣,底下的学子皆感叹这张惟峥不愧是出自世家大族啊。
林璟宣点点头,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个最前排的学子,眼里闪过一丝疑惑随即便恢复正常,示意对方坐下。
“那么,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观点,还望诸位学子能畅所欲言”林璟宣站在上面又扫视了一圈学子,成功看到了一脸渴望被叫到的杨卓安。
林璟宣依稀觉得自己好像见过这个学子,仔细一想,这不就是当时复试的第一名嘛,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进入州学学习了。
林璟宣也没有辜负杨卓安的期待,下一秒就指了杨卓安来回答,小伙子明显是有些激动,“回大人,学生以为身处州县应像大人一般能看见闾阎疾苦,狱讼冤屈,田赋利弊。他日若遂凌云志,学生愿以所学,让辖内多一分公正,少一缕冤魂,如此才能当得起这一个士字。”
“本官希望你不忘初心,学有所成”也许是出身相同的缘故,林璟宣总觉得自己和这个学生很是投缘,在他的身上仿佛能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
“是,学生谨记”杨卓安没有想到还能听到大人的祝愿,一时间激动的脸更红了,坐下的时候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有了开头的人,后面的学子也开始踊跃发言,看到大家都这么积极好学,林璟宣觉得自己这个知州的心甚慰呐。
“如此,那便望诸生谨记:科场功名,终是外物。唯有胸中这点真学问,肩上这副真担当,才是你等安身立命,成为‘士’君子的根本。”林璟宣最终做了总结,今日的讲学也算是到此结束。
林璟宣已经离去,只留下满堂秀才,心潮澎湃,久久无人言语。
林璟宣讲学完毕一般习惯于在州学用完饭食,感受一下州学的饭厅才会在下午离去,州学的教谕知道林璟宣的习惯,因此也准备了一间房舍以供知州大人休息。
今日讲学结束的比较早,林璟宣回到了房舍之中,脑海中闪过那名学子的腰间配饰,总觉得有些奇怪,自己像是在哪里看到过又不是他们大成朝的产物。
“姜护卫,你帮本官去把今日回答问题的那名姓杨的学子叫过来”在州学调查太大张旗鼓了一些,还是先搞清楚那名学子姓甚名谁再从长计议吧。刚好他对这位杨卓安比较感兴趣,今日正好有时间可以聊聊。
今日讲学的时候,姜力也算是全程跟在知州大人身边,所以对于这名学子还算是有些印象,出了房舍打听了一下就知道他只在学舍里面看书。
州学他也算是来了好几次,因此还算是熟悉,很快就找到了杨卓安学习的学舍,从窗外向里看去,少年正在专心致志的消化今日知州大人所讲的知识,时不时的还会皱眉思考一下。
“扣扣扣”姜力轻声敲了下打开的窗子,杨卓安很快就察觉到了,抬头一看是一名年轻男子,看穿着打扮应该是习武之人,而且自己对他好像还有些印象。
杨卓安又仔细回想了一下,怪不得他觉得有些熟悉呢,这不就是经常跟在知州大人的护卫吗?这倒也怪不得他第一眼没有认出此人,实在是知州大人太过耀眼了些。
姜力指指外面示意对方出来,杨卓安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很快就出了学舍。“你就是杨卓安吧?”姜力对于自己的记忆力还是比较自信的。
杨卓安点点头,“不知阁下找学生是?”其实他心中也隐隐有种猜想,不过还是有些难以相信。
“知州大人想见你,跟我来吧”说罢姜力便带着一脸不可置信的杨卓安往后面走去。
知州大人居然想见自己,杨卓安就像是被一块巨大的馅饼砸在头上一般,现在脑子里还有些晕晕乎乎的,只是机械似的跟着前面的人走。
姜力出现在学舍自然没有逃过其他学子的眼睛,毕竟谁不盼望着能被知州大人看中呢,就是能被点拨几句也是好的啊。
不过一直等到杨卓安被带走,其他学子也没有等来知州大人的召唤,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学子们只觉酸水直冒。
“哼,没眼光”张惟峥小声嘀咕了一句,虽然自己不屑于跟这个林知州打好关系,但是对方看都没将他看在眼里,他还是觉得心中憋闷难耐。
“知州大人就在里面,跟我来吧”姜力轻声扣了扣门,得到林璟宣的应承后才推开门带着杨卓安走了进去。
“学生杨卓安见过知州大人”“不用多礼,此次叫你前来也是觉得本官与你甚是投缘,故而想与你聊聊”林璟宣露出笑容。
“本官记得你是泰安县人士?”林璟宣示意对方坐下来,姜力给杨卓安倒了杯茶水递了过去。
“回大人,学生正是泰安县柳霞镇清平村人士”杨卓安有些局促,屁股只敢稍稍靠着椅子就坐。
“家中人口几何,以何为生?”林璟宣开启了查户口模式,“学生家中十二口人,平日里全靠爷爷爹娘还有叔伯们打渔为生”杨卓安的父亲还有一个大哥和一个弟弟,家中和他同辈的孩子还有六个。
“你家中人能供你上到如今,也是颇为不易吧”林璟宣也出自农家,自是明白其中的不易,“家中人为了学生能够读书,确实付出良多,打渔辛苦有时还会遇到风浪,每次他们出海时学生总会担忧不已”杨卓安见知州大人没有因此对他看不起反而很是关切,一时之间也就打开了话匣子。
林璟宣听着对面少年人的言语,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少年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