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开着面包车,带着班昭来到了附近的老百姓大药房。
这些年他有一个发现,那就是开药店的越来越多。
甚至某些街道上,走不了几十米就能看到一个药店。
按理说这应该竞争压力巨大。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偏偏这些药店还都能活下来。
班昭还是第一次来药店,她出来之前换了现代衣物。
不过大夏天的,还穿着长袖和长裤,其他人都用异样的目光打量。
这跟大夏天穿棉袄没区别了……
进入药店,她就感觉到眼前明亮,雪白的墙壁、明亮的灯光,还有各种装着药物的盒子摆放整齐,给人一种舒心的感觉。
陈逸跟穿着白大褂的店员说道:“家里有老人,快五十岁了,身体有点不好。”
店员立马说道:“去医院检查啊。”
陈逸回道:“哎,老人家固执,不愿意去,他估计也就是太劳累了,能不能补一下。”
“这要看什么程度,身体的调养主要是作息、饮食,买些补品吧。”
店员也不敢乱开药。
这什么征状都没有,谁敢开药。
于是,陈逸只是买了一些补钙、补锌的。
说白了,身体想要健康,还是得多锻炼,然后睡眠要充足,饮食要健康。
只要不出现那种无法治疔的疾病,汉明帝还是有救的。
不过《后汉书》中也没提汉明帝是因为什么病而死,估计就是基础的疾病。
这是个好消息,意味着不是绝症。
所以后面东汉的皇帝寿命是一个谜。
刘秀活了六十二岁,刘庄接近五十岁。
怎么后面的皇帝连三十多岁都活不到?
至少刘家的基因是没问题的,不象后来的北齐高氏,高欢的后代都是精神病,堪称南北朝梗王家族。
什么‘陛下何故谋反’‘狗脚朕’,还有高澄开大车……
这是一个禽兽王朝,就连刘裕的刘宋看了都自愧不如。
除了高家这些之外,甚至就连赵宋的皇帝也有点精神分裂的问题。
老刘家的基因相当不错了。
而且一个个都颇有高祖之风,跟刘邦有的一拼。
回到农家乐,等到下午,测量血压的仪器也到了。
他是就近买的,东哥直接当天送到。
拿到这些东西,班昭这才告辞准备离开。
“班姐姐,你知道马踏飞燕吗?”
陈逸还是问出了口。
马踏飞燕的设计制作人,正是东汉初年的张江。
张江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师父和同僚,不过两人年龄相仿,所以后来二人都投奔了刘秀,成为了东汉的开国元勋。
汉明帝时,重新启用了他,任破羌将军、武威太守,兼摄左骑将军、张掖县长,封南阳析侯,身份高贵。
公元60年,张江受封武威太守后,为报明帝知遇之恩,开始铸造“铜奔马”作为敬献皇帝的贡品。
历史上,他只制作了两套。
其中一套毁于董卓之乱。
因此现代的‘马踏飞燕’,是独一份了。
“不知。”
班昭有些茫然的摇头。
陈逸当即搜出图片给她看。
“铜马?”
“为何叫这个?”
陈逸好奇道。
“光武帝称帝之初,在河北击败了铜马军,随后兵力升至数十万,时人称‘铜马帝’。”
班昭开口道:“这大概率是为了纪念光武吧。”
原来如此。
此时班昭懂了陈逸的意思,开口笑道:“等妾身回去就问陛下要来。”
随后,她开着陈逸之前买的五菱荣光,上面堆满了一些书籍之类的,直接就走了。
她们在古代开车的时间不多,油都没怎么消耗。
主要是路太烂了,五菱荣光又不是越野车,开到外面一路颠簸,吕布都承受不住。
在古代,开车还不如骑马。
所以他们也很眼热现代的水泥路,准备到时候修路也修水泥的。
……
蔡伦兢兢战战地来到汉明帝刘庄面前。
他出身于桂阳郡的冶炼世家,家族世代从事冶铁、铸造等手工业,他自己耳濡目染,也会这些。
不过他在永平十二年,选择入宫当了宦官,现在还只是小太监。
他都不知道皇帝陛下是怎么知道他这么一号小人物的。
汉明帝刘庄甚至没有跟他说话,只是跟身边的女子交流了一下。
然后,蔡伦就成为了小黄门,要跟着这个女子做事。
在出来之后他才知晓,眼前这个女子叫班昭,出自扶风班氏。
扶风处于三辅地区,是关中之地,扶风的家族都不简单。
比如伏波将军马援的扶风马氏,还有开国元老窦融的扶风窦氏。
当今汉明帝的皇后,就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女儿。
班氏虽然不如这两个家族,但是跟着混,也能得好处。
班昭看着蔡伦说道:“蔡公,你会造纸吗?”
“不会。”
蔡伦懵了一下,老实道。
“没事,不会可以学。”
班昭则是说道。
历史上,蔡伦是几十年后才改进的造纸术,而且是为了投邓太后所好。
当时邓绥下令郡国进献纸墨,蔡伦正好可以接触到各地的贡纸,于是他不断学习之下,终于改进了造纸术,让邓绥欣喜赞誉。
现在,自然不会象历史那样了。
班昭已经有了现代的造纸工艺,就等着蔡伦一个个去试就行了。
而且,蔡伦也可以专心研制东西,汉明帝是不会让他染指政治了。
只见班昭拿出了蔡伦从未见到的书籍。
“这是书?”
蔡伦眼睛都直了。
这么好的纸张,这么小巧轻便的书籍,而且每一个字都是一样的大小,看起来非常工整。
“不错,这上面记载了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些技术,还有一些改进农业生产的技术。”
班昭开口说道:“陛下已经下令天下最好的工匠都入京了,就麻烦蔡公带领他们了,务必要把这上面的技术都复原出来。”
“如果能够完成,妾身会在陛下面前向你们请功。”
蔡伦激动的赶紧表示一定会完成。
随后,他就拿着书看了起来。
上面都是隶书写好的字,看起来倒是不费劲,就是有些小,必须要凑得很近。
各种技术的步骤、用的材料,都完备的写到了书上。
造纸术还好说,特别是那雕版印刷术,蔡伦瞪大了眼睛,有了这两样技术,岂不是天下人人有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