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陈逸和老爷子看古董的时候。
画了现代妆容的李清照,正坐着马车跟着穿着战甲的赵煦前往禁军营地。
禁军,是宋朝最重要的军队,也是战斗力最强悍的。
同时也是身为皇帝的赵煦能够直接掌管的。
而禁军中最精锐的殿前军,则直接驻扎在京城,侍卫亲军驻扎在各地。
由于京城的兵马最为精锐,各方镇知道兵力不敌,不敢造反。
这就是赵匡胤的军制“强干弱枝”。
北宋的军制是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的。
五代十国是真正的武将巅峰。
这是一个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时代。
是一个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的时代。
在短短的五十三年里,皇帝却几乎一两年换一个。
只要谁拥有武力,谁就能当皇帝。
但问题就在这里,武力不会被一个人,或者一个势力一直拥有。
所以五代十国如此的疯狂。
直到赵匡胤,才找到了解决它的方法。
虽然这样的方法,在赵煦这个年代看来,已经有了严重的副作用。
但是在赵匡胤时期,是能够解决五代十国遗留问题的完美制度。
所谓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
因此,相比较赵匡胤的武功,他的文治显然被很多人忽视了。
而赵匡胤的武功,放眼整个华夏历史也是排名前列的。
如果说秦皇汉武带给人一种肃杀感的话,那唐宗宋祖,确实是个人魅力拉满。
对于此时的赵煦来说,他但凡想改革军制,那些士大夫就会用‘祖宗之法不可变’来怼他。
但历史早已证明,没有任何一个制度能够万世有效。
这些士大夫难道不知道吗?
他们知道,只是不想改变。
当年王安石就想过解决冗兵,但问题到现在依旧没有解决。
说白了,还是北宋没有燕云十六州导致的。
朝廷不得不花钱一直养着这些军队。
单单禁军,从北宋初年的二十万,到了中期的八十万禁军,可见其恐怖。
这要花费的金钱,绝对是天文数字。
这段时间,赵煦一有空就往禁军里面跑,他穿着天子盔,展现自己的风姿。
任何一个想要开疆拓土的皇帝,都是有极强的自信心,以及坚定的意志的。
所以,赵煦很快就在禁军中有了很大的威望,士兵们都愿意为他效死。
当然,主要还是赏赐足够多……
宋朝皇帝的小金库,一直都是很满的。
更何况最近蔡京还一直在‘抄家’,所得的物资,基本上都进了皇帝的金库。
再加之李清照不时从‘仙界’带来的东西,赵煦也不吝赏赐。
事实证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赵煦再提拔自己的亲信,掌握禁军就很容易了。
当年赵匡胤就是借着周世宗柴荣的名号,在后周禁军中大肆提拔自己人,形成了自己的派系。
所以后来的纂位才如此容易。
赵煦也感受到了皇帝掌握兵权的好处,之前被那些士大夫都快忽悠瘸了……
“多谢李仙子。”
因此回去的路上,赵煦对着李清照道谢。
李清照把手机收了起来,刚才拍了这么久,手机快没电了。
她之所以跟着去,就是想拍照,到时候给陈逸看看,什么叫大宋禁军。
“这是官家自己的努力。”
李清照不敢怠慢。
虽然宋朝的皇帝很接地气,但也不能真把对方不当皇帝。
对方只是自称官家,但不意味着就不是‘陛下’了。
“宗泽老先生已经到西北前线了。”
赵煦微笑道,这让李清照精神一振。
“与之一起的,还有吕惠卿。”
听到这个名字,李清照有些意外。
吕惠卿,当年王安石变法的二号人物,一直都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
他和王安石情同师徒,王安石也对他极为信任,很多事情都是靠吕惠卿做成的。
这也证明了,吕惠卿此人确实有极强的能力。
但问题是,吕惠卿在最后时刻,背叛了王安石。
所以现在章敦等人重新掌权,却依旧不让吕惠卿回到京城。
在华夏的这种官场环境下,任何人都是极为痛恨背叛者的,这种小人行径,没有人能原谅,即使有再大的才华,也不可能得到施展。
史书评价吕惠卿,也是称其背信弃义、祸国无耻,人格低劣。
宋哲宗赵煦也是这样认为,但是吕惠卿也确实有能力,于是干脆将其调往边境,继续让其发光发热了。
反正别想回到京城,别想回到权力中心。
在吕惠卿自己看来,他当然是想要当宰相的。
也不知道夜深人静,他是否会后悔当年所做的事情。
现在大宋的政治环境已经有了变化,赵煦全力支持章敦、曾布等人的新党,然后压制旧党,让蔡京等孤臣制衡新党。
至少北宋的政治环境比明末是要好很多的。
明末那种各个党派党同伐异,今日合作,明日倒戈的情况没有。
而且不论是新党还是旧党,都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朝廷的利益。
明末那种乱象,一看就知道是亡国之兆。
当然,赵煦最关注的还是自己的健康。
“李仙子,现在搬离了皇宫,我觉得身体好了不少,呼吸都通畅了。”
赵煦无比高兴。
之前,李清照让他搬离皇宫,说是上仙推算了一下,之前住的宫殿有水银等物危害健康。
有着上天的由头,赵煦自然怕了,连夜搬离皇宫,连新的都没来得及建造。
现在才在缓缓建造当中。
事实证明确实有效,他立马就感觉身体好多了。
李清照微微一笑,自然不会说自己在后世的网上搜的。
“恭喜官家,只要按照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此以往,长命百岁估计不是问题。”
赵煦闻言也是龙颜大悦:“朕还要看看那岳飞究竟是何等英雄人物呢!”
他看了靖康之难的历史,只想把那些人全部提拔,通通都给朕来抗金。
也因此,赵煦有了紧迫感。
必须得在金人崛起之前,将燕云十六州收回。
不然等到金人南下,中原没有任何屏障,只是想想就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