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雷霆敕令(1 / 1)

神武十一年(崇祯二十六年),秋。印度,德里,红堡。

定王朱慈炯,从太子手中接过了那封写给父皇的亲笔密信,以及另一个更为沉重的、装着叛乱核心人物首级的紫檀木盒。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回京述职。这更是一趟关系到帝国未来、关系到兄弟二人命运的、充满着血腥与杀伐的旅程。

“皇兄,你放心。”定王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臣弟,一定将这些,亲手交到父皇手中。”

太子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此去路途遥远,万事小心。告诉父皇,外夷之事,有我。大明内部,则需他老人家,行雷霆手段,以安社稷。”

……

两个月后,京师,紫禁城,乾清宫。

深秋的寒意,已经笼罩了这座北方的都城。

崇祯皇帝朱由检,披着一件貂皮斗篷,正有些疲惫地批阅着奏章。自从太子南迁之后,北方的朝局,在永王的“仁德”监国之下,虽然平稳,却也显得暮气沉沉,让他时常感到烦闷。

就在此时,内侍匆匆来报:“陛下!定王殿下,自印度星夜兼程,已至宫外,请求陛见!言有十万火急之军国大事,需面呈陛下!”

“慈炯回来了?”崇祯精神一振,立刻道,“快!宣他进来!”

片刻之后,一身戎装、风尘仆仆的定王朱慈炯,快步走进暖阁,他没有寒暄,直接单膝跪地,双手高高举起一个被黄绫包裹的铜筒。

“父皇!儿臣奉太子皇兄之命,有关系到我大明江山社稷安危之绝密军情,向您禀报!”

崇祯皇帝心中一凛,他示意内侍接过铜筒。当他从里面取出那份由太子亲笔书写、并盖有“征南大元帅”金印的密信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信的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欧洲联合舰队即将东征的惊天军情。

而第二部分,则是一份更让他怒火中烧的、附有详细证据的——叛国者名单。

“……废福王朱由崧,密联宗室,言及太祖分封之制,煽动复辟旧藩……”

“……前内-阁大学士杨嗣昌之子杨文岳,勾结江南士绅,散布太子‘穷兵黩武、祸国殃民’之谣言,意图在江南,阻断我大军钱粮……”

“……更有甚者,竟敢通过澳门葡萄牙人,与西夷联合舰队暗通款曲,欲在太子与西夷决战之时,拥立永王,南北分治,行此裂土分疆、卖国求荣之滔天大罪!”

“砰——!!!”

崇祯皇帝猛地一拍龙椅,那坚固的紫檀木扶手,竟被他拍出了一道裂痕!

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双目赤红,一股久违的、如同火山爆发般的帝王之怒,从他的身上,喷薄而出!

“反了!都反了!!”他嘶声怒吼,“朕还没死呢!他们就敢勾结外夷,卖我朱家江山!!”

他最痛恨的,就是“内外勾结”。想当年,若非辽东将门与建奴暗通款曲,大明何至于失去辽东?如今,这帮蛀虫,竟敢重蹈覆辙!

“父皇息怒!”定王赶紧叩首。

“息怒?”崇祯皇帝怒极反笑,“这帮国之蛀虫,朕若不将他们连根拔起,朕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他死死地盯着那份名单,看着上面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他们大多是旧勋贵、是被削藩的宗室、是被新政触动了利益的士绅……

他原本以为,这些人只是心怀不满,发发牢骚。

他万万没想到,他们竟敢,叛国!

而当他的目光,看到名单上多次出现的、与这些人过从甚密的“永王府”三个字时,他的眼神,变得更加冰冷。

他知道,他那个看似仁厚的儿子,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好,好一个‘仁德贤明’啊……”崇-祯皇帝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他没有再犹豫。

他猛地站起身,对着门外厉声喝道:

“传朕旨意!”

“命,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东厂提督王之心,即刻入宫陛见!”

“再传旨,命京师三大营,全城戒严!九门关闭!无朕之手令,任何人不得进出!”

一股肃杀之气,瞬间笼罩了整个紫禁城。

当晚,锦衣卫与东厂的缇骑番子,如同黑色的潮水,从各自的衙门中倾巢而出,扑向了京师的黑夜。

一场由皇帝亲自发动、以“叛国罪”为名的血腥大清洗,正式拉开了序幕。

而这一切,都源于万里之外,那位远在印度的太子殿下,轻轻地,递出了一把刀。

一把,借由父皇之手,斩向所有敌人的,最锋利的刀。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山河祭 凹凸世界:明日永不落幕 扫元 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 四合院:我的老婆是徐慧珍 被德姆斯特朗裸辞后我遇到了真爱 逆爱沉沦:蛇夫他日夜索糖 柯南里的暴力监督 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 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