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
吐蕃境内开始降温,比中原地区至少快了一月进入深秋。
这意味着进入凛冬的倒计时全面开始。
高原上尤其显著,因为地理原因,喀法山脉这里白天在有太阳的时候还能有个十度。
但一到夜晚,气温将骤降至零下十度!
这还只是深秋季节。
一支军队穿行在毫无人烟的原始高原上,尤如一批寂静的独行者,孤独的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险恶的地势并未能拖垮他们的意志,氧气的稀薄并未能耗尽他们的力气,在长达半月的翻越之中。
南霁云所部大多脸部龟裂,因日照而发红,嘴唇干涸时常起皮,看起来甚至有了几分当地人的样子。
在这一天,南霁云遭遇了进入高原以来第一支吐蕃游骑兵。
双方在一片高原密林中相遇,纯属巧合,事先双方都没有任何征兆。
以至于双方见面时,两边人都是懵的。
这里怎么有吐蕃人?
这里怎么有唐军?
一场战斗毫无悬念的爆发,但吐蕃方面仅仅是一百号人的游骑兵,充当巡逻领地的任务。
在面对上万唐军,哪里来的招架之力,最终全员战死在了高原上,没有一个能逃脱。
南霁云喘着粗气,坐在石头上大口喝水,冰凉的冷水尤如刀子一般划过他的咽喉,下巴的胡须已经很长很长。
“将军!”
“确定了,咱们已经到乌海腹地了,再往前走,应该就要遭遇吐蕃人在高原上设立的哨岗了。”
闻言,南霁云深吸一口气,双眼聚焦,浮现一抹锐利杀机。
“咱们的人怎么样?”
几名副将对视一眼,脸色都不算好看。
“将军,刚才伤了二十多人。”
这个数字等于没有伤亡。
但紧接着,副将话锋一转:“但长时间跋涉高原,特别是这两天的高原屋脊线路一过,非战斗减员三千人。”
“他们很虚弱,已经无法战斗了。”
“剩下的弟兄们体力消耗也很大。”
闻言,南霁云震惊。
“怎么突然上涨这么多?”
“确定跟不上了?”
几名副将齐齐点头,不得不说实话:“现在全靠马驮。”
闻言,南霁云眉头紧紧一蹙,这还没到,非战斗减员三千人,太夸张了。
这可是从全军挑选出来最适应高原的一批人,换其他精锐,估计更难!
“陛下果然说的没错啊。”
“大唐最大的敌人不是吐蕃人,而是高原。”
“咱们有黑火药,他们有高原……”
“那将军,现在怎么办?”
南霁云肃杀:“什么怎么办?”
“陛下将此重任交于我等,岂能轻言放弃,就是死在高原上,也必须发起对乌海的袭击,为陛下大部队争取机会!”
“去,将那三千不能动的将士留在原地,将吃的喝的多分一些给他们。”
“让他们在原地等待,剩下的七千人随本将军发起袭击!”
“是!”
众副将低喝,随即传达命令。
精锐之所以称之为精锐,不仅仅是作战能力,更有意志力。
在翻越如此高原,全军虚弱之际,甚至面对的是敌军巢穴,他们仍然无惧,爆发出了临门一脚的冲击力!
七千人短暂休整一夜后,吃饱喝足,在南霁云的带领下正式于九月二十一发动了乌海腹地的袭击。
其兵贵神速,连续拔掉吐蕃人多个据点和哨所。
这尤如神兵天降!
没有任何一个吐蕃人会想到唐军可以翻越喀法山脉,横穿平均海拔四千一百米的屋脊线,从侧路杀入乌海腹地。
南霁云全程采取不停不歇的进攻方式。
凡拔一地,造成伤员,造成非战斗减员,他便让人留在原地,或是往后撤,等待神武军的大部队援助。
而剩下的人,则继续冲锋。
摧枯拉朽的速度,有死无生的陷阵之志,让他们彻底征服了这片高原,已经完全超越了吐蕃人往回传讯的速度。
一天一夜的长途奔袭,随着海拔线不断的降低,这也让南霁云所部得以喘息,压力稍微轻了一些。
九月二十二的深夜。
一片丛林之中,三军匍匐,从万人锐减至五千人!
南霁云望着已经干了的粮袋,直接往地上拔草,混着仅有的一点肉块塞入嘴巴。
其馀将士纷纷效仿。
草的苦涩,都算是美味了。
那肉干本就硬,加之高原行军,每天夜里零下几度,被冻的已经跟石头没有区别。
咬都咬不烂,三军没有补给,热水根本不可能有,他们只能强行吞咽,卡的喉咙都难受。
南霁云将所有校尉级别上的指挥军官叫到左右,一字排开的匍匐,而后他指着远处的火光。
“看到了没有?”
“那里就是乌海城。”
人手一支望远镜,加之火光指引,看的非常清楚。
“再往左,那里有一条大的信道,连着吐蕃人的军营。”
“还有那几座了望塔下,隐约有大量战马的嘶鸣,靠着草地,应该是吐蕃人的马场。”
“吐蕃人爱好用牛羊胃袋存储粮食,地上石砌粮仓,保持干燥,这些东西就是我们的首要打击目标。”
“一会兵分三路,发起进攻后,先用燃烧瓶将火点起来,造成大乱,烧粮烧马烧营帐,但就是不烧人。”
“得手后,吐蕃必乱,本将军会亲自进攻乌海城,那里是座小石城,用唐雷能够直接炸开。”
说到这里,南霁云停顿了一下。
“将军,然后呢?”
南霁云看了一眼大量熟悉的袍泽面孔,又看了一眼远方密密麻麻的吐蕃军营,莫名有一丝苦涩。
足足少了五千人,这让他的计划大大受限,无法设一支持兵或垫后的军队,来进行后续撤退的军事支撑。
他需要首先保证劫营的成功,一举捣毁吐蕃驻军的重要物资。
但他估计吐蕃人被劫后,会疯狂报复,不一定会溃逃。
“然后,然后诸位就各自照顾好自己,分散往山里退。”
“陛下会来增援的!”
“如果退不走,就往乌海城靠。”
南霁云眼神肃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