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声音变得有些低沉,略微慢了张静清一个身位。
“…………”
张静清本来想说,祭酒就是祭祀的时候,跟着混酒喝的职业,但没想到少年的经历这么坎坷,他也注意到少年的变化,道:
“你觉得我是抓小孩沉河里的人?”
“法师不象!”少年闷闷的说。
“是吧,必须不象,因为我是专杀那些人的人,谁要敢在北邙县城做这种事,被我知道了的话……哼哼……”
张静清做出一个拿剑捅人的姿势:
“我就拿着剑,去把他一剑攮死!”
看得略微慢张静清一步的少年噗嗤一笑,眼睛亮的吓人,恍若飞星。
而这个时候,两人已经临近北邙县城门口。
城门口依旧没有检查路引,几个兵丁懒懒散散的站在那里。
张静清走过去,给他们说明了一下情况,兵丁一听城外有土匪作乱,还劫了通驿的车,不敢怠慢,连忙跑去县衙汇报。
而留在城门口的几个兵丁,得知张静清轻描淡写的把一伙土匪剿灭,则是惊为天人。
“法师真乃神人也!”
“有张祭酒这般神通广大的高功坐镇,实乃我县百姓之福啊!”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嘴上恭维得热络。
张静清笑而不语。
几个兵丁恭维了一阵,没得到回应,便消停了下来,他们还是有眼力劲的,知道拍马屁过犹不及。
这时,其中一个小头目注意到了少年身上:
“这位就是祭酒大人从土匪手里救的无辜者?”
少年脑袋直点:“多亏法师大人及时相救,这才幸免于难。”
“贼寇猖獗啊,对了,小孩,你是从哪里来的?”兵丁问。
“我是从江州来的,是来逃难的!”少年说道。
“哦?逃难来的?”兵丁小头目眉头微挑,语气变得有些拿腔拿调:“让我看看你的路引。”
说到底,他们也是看人下菜碟,平时不查路引,是担心惹麻烦,但面对一个孩子,自然就支棱起来了。
“……”少年拉了拉张静清的衣角。
“他的路引被土匪抢去了。”张静清轻飘飘的一句话。
兵丁顿闻言,愣了一下,土匪没事抢路引干什么,但既然祭酒大人都开口了……他看了一眼连个行李都没有的少年,就自己找好了理由,道:
“估计是慌乱之中弄掉了,说到底,还是土匪太可恶了。”
路引一事,就此轻轻揭过。
张静清把消息带到,便无意继续停留了,他可不想等县衙的人来了,还要配合录口供什么的,这可是一件麻烦事。
他看了一眼身身旁的少年,道:
“我还有事要做,你既入了城,自行安顿便是,若实在混不下去,可来城外清水河边的道观来找我蹭饭。”
说罢,他也不等少年回应,转身飘然离去。
少年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大声喊道:
“法师!河边很大的,您还没说具体在哪儿呢!”
张静清的声音不大,却清淅地穿过一段距离,稳稳地送入少年耳中:
“地址就在你旁边的墙上,自己看。”
少年一个激灵,连忙扑到城墙边的告示牌前。
作为一个要一步一步追到最高的有志少年,他虽然没正经上过学,却也通过一些小窍门,学了不少的字,可以看懂文本。
他睁大眼睛,把告示牌上的内容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了一遍,从中提取出了几个关键信息。
天师道高功……教化民风靖安地方……道法精深……神通广大……城西清水河畔立“清净观”……护佑一方平安……
他的目光,尤其重重地落在了“护佑一方平安”这六个字上。
再联想到刚才张静清弹指间金光飞荡,马贼伏诛的场景,少年用力握紧了拳头,只觉得心里火热。
法师果然没有骗人。
…………
…………
张静清回到“清净观”,还未走近,就看到观门外站着四个穿着体面的人。
为首一人大约四十来岁,一副大户人家得力管家的打扮,身后几人也是衣着整洁,垂手而立,显得颇为躬敬。
那管家模样的人见张静清回来,连忙上前几步,躬身行礼,语气谦卑地问道:
“敢问阁下,可是张静清张祭酒当面?”
张静清微微颔首:“正是,几位有何贵干?”
那管家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道:
“张祭酒容禀,小的是奉城里几位老爷之命前来。老爷们听闻祭酒远道而来,在此立观,护持本地安宁,心中甚是感佩。特命小的们前来请您晚间过府赴宴,一则为您接风洗尘,二则也好让我等尽一尽地主之谊。”
张静清目光扫过这几个管家,正常而言,这种场合是应该去的。
毕竟一个县也不小,县里除了县令,还有通判、辑盗、文书等一众官吏,更有本地的豪族乡绅,初来乍到,与这些人打些交道,以后做什么事也方便。
下山前,师父也曾提醒过,说这种场合可以去,但不可多去,官面上的场合可来往,私下的宴请需把持。
还说什么江湖,不全是打打杀杀,更多的是人情世故,个中比例需把握其中分寸,这便是红尘修行的意义所在。
随后,师父还给以自身经历给他举了一个例子。
说他年轻的时候,与一位天资卓绝的师兄一同下山历练,那师兄很有天赋,在山上的时候,各种道法一学即通。
但在下山之后,却被各方吹捧奉承迷了眼,流连于酒会宴请,声色犬马,不知不觉间心志堕怠,待到想回头克苦修行时,却发现道心已蒙尘。
而本不起眼的他,却始终坚守本心,极少享乐,一直克苦修行。
游历的时候,甚至不以龙虎道士的身份行走江湖,而是化身游侠,惩奸除恶、斩妖除魔。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剑术已成君把去,有蛟龙处斩蛟龙。
几十年过去,他已成为道门的高功大法师,而那位师兄,早已泯然于众。
师父以这个例子警醒张静清,虽然他天赋很不错,却也没有到惊世骇俗的地步,所以修行之路千万懈迨不得,别重蹈了那位师兄的复辙。
张静清回想师父的话。
官面场合可来往,私下宴请需把持……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张静清觉得师父说的很有道理,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什么红尘历练,什么人情世故,他其实都不在意,他就想过点不那么麻烦的清净日子。
对于县上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人,他甚至连官面上的来往也不想。
当道士前,要应酬,当道士后,还要应酬,那这道,白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