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握紧手中长剑(1 / 1)

青石子站在高台上,望着台下那一双双炽热的眼睛。

他知道,此刻需要的不是命令,而是点燃他们心中的火。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如钟。

“乡亲们!你们可知道。”

“长城的砖石,是哪个皇帝亲手垒的?”

台下寂静,众人面面相觑。

青石子猛地一拍桌案。

“是你们祖祖辈辈的农夫!是那些被征发徭役的民夫!是他们一筐土、一块石,扛在肩上,垒成了万里雄关!”

“大运河的水,是哪个宰相亲手挖的?”

“是你们这样的河工!是那些赤脚踩在淤泥里的苦力!是他们一铲一锹,挖出了贯通南北的黄金水道!”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像一把刀,剖开了历史的谎言。

“王侯将相算什么?没有你们,他们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

“没有你们种粮,他们拿什么养兵?”

“没有你们织布,他们穿什么绫罗?”

“没有你们造船,他们拿什么下海?”

台下的人群开始躁动,有人攥紧了拳头,有人眼眶发红。

“而现在。”

青石子突然展开一幅巨大的世界舆图,手指划过海洋与陆地。

“红袍军给你们机会,让你们不再只是历史的垫脚石!”

“你们可以成为历史的执笔人!”

他手指点向安南。

“去那里种稻,让安南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精耕细作!”

他又点向爪哇。

“去那里开矿,让土人见识见识,什么叫东方匠人的手艺!”

他转头盯着老佃农,指着琉球。

“去那里行商,让贼寇明白,什么才是堂堂正正的买卖!”

最后,他的手指重重敲在欧罗巴的位置。

“总有一天,咱们的红袍学堂,要立在泰西人的都城!”

“让他们的孩童,读咱们的圣贤书!让他们的贵族,以说官话为荣!”

“但这一切,得靠你们自己去争!”

青石子环视众人,声音如铁。

“回去告诉每一个乡亲,从今日起,他们不再是任人欺压的蝼蚁,他们是红袍的火种!是东方文明的旗手!”

“他们脚下迈出的每一步,都在改写历史!”

台下爆发出震天的吼声。

青石子看着这一切,知道火种已成。

要让百姓自强,一定要让他们自信!

百姓代表开始散开,像一团火炸开的漫天火星。

江阴,张家镇。

赵大根站在镇口的磨盘上,粗糙的手掌里攥着一把稻穗。

台下挤满了面黄肌瘦的佃农,他们仰着头,眼睛里半是怀疑,半是期待。

“乡亲们!”

赵大根的声音有些发颤,但越说越响。

“我赵大根,给周老爷当了三十年佃户。”

“年年交租七成,饿得我娘临死前只能喝凉水充饥!”

人群里传来几声压抑的攥拳声响。

“可现在。”

他猛地举起稻穗。

“红袍军说了,这地是咱们自己的!”

“种出来的粮,交三成赋,剩下的全是自家的!”

一个驼背老汉颤巍巍举手。

“那那周家能答应?”

“由不得他不答应!”

赵大根一脚踹翻旁边的债碑。

“青石子大人正在县里公审周老爷!”

“咱们现在就去周家粮仓。”

“把咱们的血汗粮,扛回来!”

人群突然炸开,锄头、扁担、粪叉举成一片森林。

赵大根跳下磨盘时,看见人群最后,那个总被周家少爷踢打的傻丫头阿香,正攥着把镰刀,眼睛亮得吓人。

这一刻,他看着这些唯唯诺诺的人站得笔挺,他知道,这些底气都是红袍军给的。

“可里长还说了,咱们不能光守着这一亩三分地,长城不是帝王将相垒的,运河不是达官贵人开的,咱们红袍,接下来得走向世界,还得靠咱自己!”

苏州,木渎镇。

江明远站在关帝庙的戏台上,背后是刚贴出的《红袍新政》。

台下挤着破衣烂衫的渔夫、绣娘和走卒,几个穿长衫的落魄书生缩在角落。

“诸位可知,前朝为何亡了?”

他忽然发问,声音清朗。

一个老童生嘟囔。

“阉党误国”

“错!”

江明远拍案。

“是因为天下财富,全被周家这样的缙绅吸干了!”

“嘉靖年间,木渎镇有织户三百家,如今只剩二十户。”

“其余的全被周家逼得卖儿卖女,改行乞讨!”

人群骚动起来,几个绣娘开始抹眼泪。

“但现在红袍军给了新路!”

“会织布的,可以去安南教蛮妇!”

“识字的,能到琉球当文书!”

“哪怕只会打鱼,红袍水师在招船工,月钱五两!”

角落里,一个满脸疮疤的渔夫突然站起来。

“我我能去吗?”

“当然!红袍医官还免费治疮!”

“咱得大大方方的走出去,别辜负了里长给咱开的路!”

夕阳西下,各镇村口却比赶集还热闹。

张家镇的磨坊前,赵大根正帮乡亲们登记。

“李二狗,报名爪哇种胡椒!”

“王婶子,给闺女报女红学堂!”

木渎镇的关帝庙外,江明远被围得水泄不通。

“江先生,我儿能去红袍学堂吗?”

“不急。”

“先让他学算账,三年后直接上船当账房!”

青石子站在镇口的老槐树下,望着眼前焕然一新的景象。

曾经佝偻着背的农户,如今挺直了腰杆,面黄肌瘦的孩童,脸上有了血色,就连路边的树木,都比往年更加葱郁。

他嘴角微扬,轻声叹道。

“好啊”

可这份欣慰背后,却藏着深深的隐忧。

可是,里长变革的剑,太少了。

他想起师父洛水,那位曾跟里长一路厮杀的老者,如今已白发苍苍,脚步蹒跚,再难扛起革新的大旗。

王旗在边疆征战,岳豹虽勇,却仍守着旧式军规,对红袍新政半信半疑。

吴三桂、张献忠、李自成等人,虽追随里长,可骨子里仍带着旧时代的烙印,思想不够纯粹。

就连黄公辅这样的老臣,虽忠心耿耿,却仍习惯用前朝的方式思考问题。

青石子抬头望向远方,心中既期待又沉重。

他期待里长的文化变革彻底推行后,这片土地会焕发出怎样的生机,百姓自信,孩童茁壮,文明的火种燃遍世界。

可他也担忧,若手中这把变革之剑不够锋利,若那些思想老旧的同僚无法真正理解里长的宏图,这条路,还能走多远?

他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红袍新则》。

“无论如何”

“这把剑,必须有人握紧!”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神农仙君 综武:从锦衣卫开始 汉末三国路 奋斗在激情岁月 有病才修仙! 种田女登权力巅,谢谢诸位不做人 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 劫灭天狱 神医下山和女总裁闪婚 崩铁:超绝妈宝龙这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