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筚路蓝缕(1 / 1)

系统提供的“初级基地规划模块”知识,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它为陈启明和整个团队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希望不再是模糊的愿景。

它化作了纸上具体的线条。

它变成了众人心中明确的目标。

短暂的休整和狂喜过后,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个事实。

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安营扎寨、建设基地,远比在海上亡命奔逃需要更持久的毅力。

也需要更艰苦的付出。

陈启明将那张凝聚了系统智慧的规划草图摊开。

他向所有核心成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他指着图纸上的标记,声音沉稳而有力。

“诸位,这是我们未来的家园。”

“也是我们生存的根本。”

“建设分三步走。”

“首要,是解决生存和防御,建立安全的立足点。”

“其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实现自给自足。”

“最后,是向外探索,摸清周边环境,寻找更多资源。”

“第一步,生存与防御,是当务之急!”

雷震第一个响应。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图纸上的防御层级标记。

“了望塔必须最先建立!”

“没有眼睛,我们就是瞎子。”

“我亲自带人,明天一早就上山。”

“选址搭建最高点的了望哨!”

司徒文补充道。

“不错,了望哨是重中之重。”

“同时,营地的基本栅栏和壕沟也要同步开始。”

“妇孺和老弱留在临时营地。”

“继续修缮棚屋,挖掘排水沟,确保基本居住卫生。”

“青壮劳力全部投入防御工事和探索。”

顾青则更关注长远。

“防御工事需要大量木材。”

“我建议组织专门的伐木队。”

“按照规划图中标记的硬木区域进行砍伐。”

“既要满足当前建设,也要开始储备未来造船和制造器械的良材。”

“溪流的水力勘察也可以同步开始。”

“为工坊选址做准备。”

任务迅速分配下去。

第二天黎明,嘹亮的号角声唤醒了沉睡的营地。

新的一天开始了。

紧张而有序的忙碌开始了。

雷震亲自挑选了二十名最精干、最擅长攀爬的护卫和猎户。

他们带着斧头、绳索和干粮。

向着岛屿中央最高的山脊进发。

山路崎岖。

藤蔓密布。

毒虫滋生。

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

但每个人都清楚这项任务的重要性。

他们咬牙坚持着。

与此同时,在靠近港湾的营地外围,另一场热火朝天的劳动也在进行。

数百名青壮年在阿彪和几位老工匠的指挥下,挥动斧头和锯子。

他们砍伐着规划区域内的树木。

巨大的树木轰然倒下。

随后被削去枝杈。

粗壮的树干被用来搭建营地的核心栅栏和了望塔的基座。

较细的则用于制作拒马和栅栏。

妇女和老人也没闲着。

她们用砍下的树枝和宽大的树叶加固棚屋的顶棚。

她们挖掘排水沟。

在营地内开辟出规整的小路。

并开始尝试用黏土垒砌简单的灶台。

孩子们则负责收集干柴,送到炊事区。

整个营地,充满了叮叮当当的敲打声。

充满了号子声。

充满了树木倒下的轰鸣声。

一片繁忙景象。

陈启明和顾青则带着几个懂水利的工匠。

他们沿着那条奔涌的溪流向上游勘探。

他们需要找到一处合适的落差点。

为未来的水力工坊选址。

系统的知识提供了原则。

但具体落实,还需要实地勘察。

“看那里!”

顾青指着前方一处河道收窄、水流明显湍急的地方。

河床在这里有明显的下降。

“这里落差不错。”

“而且两岸岩石坚固,适合搭建水轮基座!”

陈启明仔细观察。

他点头赞同。

“不错,记下这个点。”

“我们还需要多找几处备选。”

“比较之后再做决定。”

勘探的过程同样充满艰辛。

他们涉水攀岩。

他们躲避可能的危险生物。

但每一步都让他们对这片土地更加了解。

傍晚时分,雷震的队伍成功登顶。

他们在山脊最高处找到了一块巨大的岩石平台。

视野极佳。

可以俯瞰整个群岛的大部分海域。

他们立刻开始清理平台。

他们搭建一个坚固的了望棚。

并竖起了高高的信号旗杆。

当第一面代表“安全”的绿色信号旗在夕阳中升起时,营地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这意味着,他们拥有了预警的眼睛!

然而,建设的困难也很快显现。

伐木队遭遇了一种极其坚硬的铁木。

斧刃砍上去只能留下白印。

进度大受阻碍。

搭建栅栏时,发现规划中选定的地面下层多是岩石。

挖掘壕沟异常困难。

夜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更是让所有人措手不及。

临时搭建的棚屋多处漏雨。

刚刚挖好的排水沟被冲垮。

营地内一片泥泞。

疲惫、挫折和艰苦的条件,开始考验着每个人的意志。

“太难了……”

“这要干到什么时候……”

深夜,在漏雨的草棚里,听着外面的雨声,有人忍不住低声抱怨。

陈启明也没有睡意。

他听着雨声和隐约的叹息,心中沉重。

他知道,光有规划还不够。

必须尽快让大家看到成果,提振士气。

第二天,他调整了策略。

“先集中力量,完成最容易见成效的项目!”

陈启明在晨会上宣布。

“了望塔的信号系统已经完成,这是第一个成果!”

“接下来,我们集中所有人手。”

“先搭建起营地最核心、最坚固的一圈栅栏。”

“和一座坚固的议事棚!”

“让大伙儿先有个像样的遮风避雨的地方!”

目标明确后,效率果然提高。

众人齐心协力。

优先砍伐相对容易处理的木材。

仅仅用了三天时间。

一道一人多高、由粗大原木紧密排列而成的核心栅栏便矗立起来。

它围出了一片相对安全的内区。

一座用粗壮梁柱和厚实茅草搭建的、可以容纳数十人议事的坚固草棚也顺利完工。

当人们站在干燥、坚固的草棚里。

看着外围那道给人安全感的栅栏时。

连日的疲惫似乎减轻了不少。

脸上也重新露出了笑容。

小小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陈启明趁热打铁。

他根据系统知识中对土壤的简易辨别方法。

组织人手在营地附近开垦了几小片试验田。

播下了随身携带的少量蔬菜种子。

虽然只是尝试。

但绿色的嫩芽破土而出时。

象征的意义远大于实际收获。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建设家园的道路充满荆棘。

但每一点看得见的进步,都在凝聚着人心。

它坚定着他们在这片陌生土地上扎根的信念。

基础的框架正在一点点成型。

而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在诡异世界继承神位后 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 捡到邪修手册,我在都市画符炼尸 神女降临,谁惹谁遭殃 一剑吞鸿 边军第一杂役 半夜挖错坟,女鬼来敲门 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 软禁李隆基,我改写了安史之乱 吞噬星空:请叫我虫族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