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 第461章 省委的同意,新的指示

第461章 省委的同意,新的指示(1 / 1)

隆冬时节,通往省城的高速公路两旁,田野与村落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色,显得有些萧瑟。

郑仪坐在平稳行驶的奥迪a6后座,车窗外的景物飞速倒退。

他并未像往常一样利用旅途时间审阅文件或闭目养神,而是目光沉静地望向远方,脑海中梳理着明州这一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的点滴。

上半年,他强势推动“新明州建设”开局,可以说是大刀阔斧,气势如虹。

而下半年,他的节奏明显放缓,更像一位沉稳的棋手,不再追求凌厉的攻杀,而是注重布局,巩固实地。

干部队伍建设上,“两换”思路在纪委赵庆隆和组织部长秦胜的默契配合下悄然推进。

虽未进行大规模的人事震荡,但几次关键岗位的微调,将几位口碑好、有闯劲的年轻干部放到乡镇一把手位置上,都释放出清晰的信号。

组织部牵头制定的干部中长期培养规划也已初具雏形。

经济发展上,不再片面追求gdp增速,而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扶持了一批像胡世同的“世同智能”这样有潜力、符合未来方向的科技型企业。

城投集团运作日趋成熟,几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收尾,为明年的发展积蓄了后劲。

民生领域,重点解决了几个遗留的信访积案,老旧小区改造、教育医疗等投入持续加大,老百姓的获得感、满意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这一切,看似不如上半年那般“热闹”,但郑仪深知,这才是真正夯实基础、关乎长远的工作。

疾风暴雨只能涤荡污垢,和风细雨方能滋养根苗。

现在的明州,更需要的是后者。

这次去省里述职,名义上是汇报全年工作,实质上,是为他明年顺利接任市委书记做最后的关键铺垫。

他需要向省委,特别是向徐志鸿书记,全面展示明州当前稳健向好的局面,以及他本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着眼于未来的战略眼光。

车子驶入省委大院,郑仪在周扬的陪同下,先按程序到省委办公厅报了到,然后被引导至省委副书记宋建华的办公室。

宋建华分管党群和组织工作,是郑仪接任市委书记这道程序上的重要一环。

他的态度,虽不能最终决定什么,但若有阻滞,也会平添不少麻烦。

宋建华五十多岁,身材微胖,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

他是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在江东省根基深厚,处事圆滑,讲究平衡。

“郑仪同志来了,快请坐。”

宋建华热情地起身与郑仪握手,招呼秘书泡茶。

“宋书记好,又来打扰您了。”

郑仪态度谦逊。

“哎,怎么能说是打扰呢?你们明州今年的工作,有声有色,特别是‘新明州建设’,省委是充分肯定的!”

宋建华开门见山地定了调子,这是惯例的好话。

接下来,郑仪开始汇报工作。

他重点突出了下半年“稳中求进、夯实基础”的思路,用详实的数据和具体的案例,说明了明州在产业结构调整、干部队伍优化、民生持续改善等方面的进展。

汇报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既展示了成绩,也不回避存在的问题,体现了一种务实的态度。

宋建华认真听着,不时点头,偶尔插话询问一两个细节。

整个汇报过程,气氛融洽。

“……总的来说,明州目前大局稳定,发展势头良好,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也很足。我们有信心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把明州的工作做得更好。”

郑仪最后总结道。

“好,很好。”

宋建华抚掌称赞。

“郑仪同志思路清晰,工作扎实,明州交给你,省委是放心的。”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

“不过啊,郑仪同志,越是形势好,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市委书记这个岗位,责任重大啊。不仅要抓发展,更要抓班子、带队伍,确保一方平安。”

“特别是要搞好团结。班子团结了,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干成事。这一点,你尤其要注意。”

这话看似是普通的提醒,但郑仪听出了其中的深意。

宋建华是在暗示他,接任后要注意平衡各方关系,不要搞“一言堂”,要尊重本地干部,维持班子的和谐稳定。

这也符合宋建华一贯的执政风格。

“宋书记的指示非常重要,我一定牢记在心。”

郑仪郑重表态。

“团结确实是班子建设的生命线。请宋书记放心,我一定维护好班子团结,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把明州的事情办好。”

见郑仪态度端正,领悟到位,宋建华满意地点了点头。

流程性的谈话又持续了十几分钟,便愉快地结束了。

宋建华亲自将郑仪送到办公室门口,握手道别时,又低声补充了一句:

“郑仪同志,好好干。徐书记对你,可是寄予厚望啊。”

这话,既是鼓励,也更像是一种提醒——你的前途,最终掌握在徐书记手里。

郑仪心领神会:

“谢谢宋书记鼓励!我一定不辜负省委和徐书记的信任!”

离开宋建华办公室,郑仪的心情更加沉稳。

宋建华这一关,算是平稳通过了。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重头戏——面见徐志鸿书记。

与宋建华办公室外间总有等候的干部不同,徐志鸿书记办公室所在的楼层要安静得多。

周扬和徐书记的秘书在门外等候区低声交流着。

郑仪独自一人,在秘书的引领下,轻轻敲响了那扇厚重的实木门。

“请进。”

里面传来徐志鸿沉稳的声音。

郑仪推门而入。

徐志鸿的办公室比宋建华的更加简朴、肃穆。

他正伏案批阅文件,听到动静,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

“郑仪来了,坐。”

没有称呼“同志”,直接叫名字,显露出不同于对一般下属的亲昵。

“徐书记。”

郑仪恭敬地问好,在徐志鸿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姿态端正,但并不拘谨。

徐志鸿放下笔,身体微微后靠,目光落在郑仪身上,带着审视,更带着一份长者对欣赏后辈的期许。

他没有立刻让郑仪汇报工作,而是像拉家常一样问道:

“明州今年冬天冷吗?老百姓取暖保障都到位了吧?”

“回徐书记,今年冷得比往年早一些,但市里提前做了部署,供热企业储煤充足,应急预案也完善,目前看民生保障没有问题。”

郑仪认真地回答。

“嗯,这就好。老百姓的冷暖是头等大事。”

徐志鸿点了点头,这才进入正题。

“说说吧,明州这一年,你是怎么看的?特别是下半年,我注意到你的工作节奏和重心,似乎有些变化。”

郑仪心中一动,徐书记果然目光如炬,连他工作节奏的细微调整都注意到了。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始汇报。

这一次的汇报,与对宋建华的又有不同。

他更侧重于宏观的战略思考和个人在工作中的感悟,而非具体的工作罗列。

他谈了如何理解“新明州建设”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谈了在推动科技兴市战略时,如何把握“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平衡;

谈了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如何将“严格要求”与“关心激励”有机结合;

也坦诚地分析了当前明州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和下一步的破题思路。

徐志鸿听得很专注,不时微微颔首,偶尔会打断郑仪,提出一两个非常深刻、直指核心的问题。

郑仪均能沉着应对,回答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结合明州实际。

汇报最后,郑仪再次表达了决心。

“……徐书记,我深知,市委书记这个岗位,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挑战。我有信心,也有决心,在省委和您的领导下,团结带领明州市委一班人,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明州的发展、为江东省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徐志鸿看着郑仪,良久,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郑仪啊,程序上的话,我们就不多说了。省委对明州的工作是认可的,对你个人也是信任的。邹侠同志明年到点,由你接任市委书记,这是省委经过慎重考虑的决定。”

这几句是定调子,是组织程序上的确认。

郑仪的心稍稍落定,但精神更加集中,他知道,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重点。

果然,徐志鸿话锋一转,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深邃:

“今天找你来,除了听听明州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想跟你聊聊‘十五五’规划。”

“江东省是经济大省,中央对我们的期望很高,‘十五五’期间要承担的任务也很重。这不是一个市、一个县的事情,而是关乎全省发展大局的战略性问题。”

“省委的压力很大啊。”

徐志鸿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我们既要确保经济平稳增长,完成中央下达的各项硬指标,更要着眼长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蹚出新路子,摸索出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来。”

说到这里,徐志鸿的语气变得格外郑重:

“郑仪,明州的基础不错,你这两年也打下了比较好的底子。我希望,你在抓好常规工作的同时,要敢于突破,大胆探索!”

“特别是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及……”

徐志鸿略微停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

“在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方面,要勇于先行先试,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省委需要一些成功的案例,需要一些能够拿得出手的‘样板’。这不只是明州一个市的发展问题,更是为全省‘十五五’规划的实施积累经验、提供借鉴的政治责任!”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郑仪立刻就明白了。

这正是他之前所规划、所期待的!

之前在电话中,徐书记也曾简单提过,表示希望他能承担一些开拓性、实验性的任务。

当时他就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政绩,更是一种政治上的信任和栽培。

寻常的市委书记述职,省委书记多会强调经济指标、社会稳定、党的建设等常规要求。

而徐书记今天这番话,已经完全超出了对一个普通市委书记的常规要求。

这是在给他布置“课题”,是在引导他将目光从明州一域,提升到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的高度!

这说明徐书记真正看重他,已经在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他,甚至……是在为他未来进入更高级别的领导岗位做能力和政绩上的铺垫!

“徐书记,我明白!”

“这既是省委对明州的信任和重托,也是对我的考验和磨砺。请您和省委放心,我一定将这份责任扛在肩上,绝不辜负期望!”

他略微沉吟,迅速提出了一个初步的、也更具操作性的构想:

“徐书记,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我们明州是否可以尝试,在现有‘新明州建设’的框架下,设立一个‘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聚焦科技产业创新、民营经济发展、收入分配改革等重点领域,争取在省级层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授权和先行先试空间,力争在‘十五五’期间,形成一批具有明州特色、可供全省参考的改革成果?”

这个提议,既回应了徐书记的要求,又将探索任务具体化、项目化,避免了空泛,显示了郑仪务实的作风和清晰的思路。

徐志鸿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欣赏的就是郑仪这种既能领会高层意图,又能迅速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的能力。

“嗯,这个思路可以。你们可以先内部研究,拿一个初步方案出来,报省委研究。”

徐志鸿给予了肯定,随即又叮嘱道:

“但要注意,改革探索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探索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是!徐书记,我一定把握好节奏和分寸!”

郑仪郑重应下。

接下来的谈话,气氛更加融洽和深入。

徐志鸿又就干部队伍建设、防范化解风险等具体工作,对郑仪做了些指示。

郑仪均认真聆听,一一记下。

谈话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远超常规的述职时间。

结束时,窗外已是华灯初上。

徐志鸿看了一眼手表,忽然说道:

“时间不早了,就在这儿吃点便饭吧。正好,我还有些关于基层治理的想法,想再听听你的意见。”

这个邀请,看似随意,实则意义非凡。

在省委书记办公室用餐,这本身就是一种极高规格的礼遇和信任的象征。

“这……太打扰徐书记了。”

郑仪连忙谦辞。

“哎,便饭而已,边吃边聊,工作生活两不误嘛。”

徐志鸿摆了摆手,语气不容拒绝。

秘书很快安排好了简单的晚餐,就在办公室旁边的小餐厅。

饭菜很家常,四菜一汤,但氛围却比正式的宴请更加轻松和深入。

用餐期间,徐志鸿不再局限于工作,偶尔也会问及郑仪的家庭情况,比如孩子上学、老人身体等,流露出长辈般的关怀。

郑仪也适时地、有分寸地回应着。

这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

不仅进一步巩固了两人之间的信任和默契,也让郑仪对徐书记的一些深层次思考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饭后,徐志鸿亲自将郑仪送到办公室门口,用力握了握他的手:

“郑仪,回去好好干。明州的担子不轻,省委等着看你的成绩!”

“请徐书记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戍边斥候:从奉旨传宗接代开始! 一人之下:开局遮天九秘! 我在异界当神仙 落榜后,我成贵妃面首,权倾天下 大隋:失忆十年,杨广杀翻全世界 开局变萝莉:因为太强只想睡觉 幽冥业火之双生奇幻录 轮回的尽头是星际 险职太医:历劫蜕变,自成医道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