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崔蝶的欢喜
美妇身旁,三名身著淡青色劲装的侍女正在嫻熟地忙碌著。
每个人身上都有灵力波动,显然不是凡人,而是修仙者。
最年长的侍女跪坐在红泥小火炉前,正用一柄白玉勺留取灵泉水。
炉火被她以控火术精准调控,火舌吞吐间保持著恰到好处的温度。
中间那位侍女手执抹布,正在仔细擦拭一套灵玉茶具。
最年轻的侍女跪坐在竹蓆上,面前铺著一方雪白的绸缎。
她正將新采的灵茶叶按品相分门別类。
初展的嫩芽置於左侧。
二叶一心的放在中间。
带露水的则单独归为另一类,准备熬煮。
见二人走近,三名侍女立即停下手中活计,整齐划一地行了一个標准的万福礼。
年长的侍女率先开口,声音温婉:“小姐回来了。”
目光扫过李易时,眼中闪过一丝瞭然的笑意。
李易整了整衣冠,快步上前,在距离崔母三步之遥处站定,而后深深一揖到底,行了个这方修仙世界標准的大礼,“小侄李易,见过伯母!
“迟来拜见,还望伯母恕罪。”
他今日特意换了一身崭新的淡青色法袍,腰间繫著一条绣有青龙的玉带,虽然相貌不佳,但个头足够,整个人显得颇为精神。
崔母连忙放下茶具起身,伸手虚扶:“万万使不得,李供奉已是筑基期的高人,怎能向我这个链气修士行此大礼。”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崔母脸上却带著掩饰不住的笑意。
她上下打量著李易,眼中却带著几分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的味道,“蝶儿常提起你,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李易闻言,心中不由苦笑。
他心知自己相貌平平,这张脸最多称得上周正,实在是无从夸讚。想来崔母也是实在找不到其它夸讚之词,才拿气度说事。
但他面上不显,反而將姿態放得更低:“佰母言重了。修为高低不过是修行路上的先后之別,礼数万万不可废。”
说著,他从储物袋中取出三个精致的玉盒,双手奉上,“这是晚辈的一点心意,还望伯母笑纳。”
三个玉盒通体洁白,无一丝杂色,显然是用上等灵玉雕琢而成。
盒盖上还雕刻著充满吉利味道的升仙图,用来送礼可说再合適不过。
崔母也是修仙者,自然知道玉盒中肯定藏著价值不菲的修仙资源,直接推辞,拒而不受!
李易见状,不得不把求助的目光转向崔蝶。
崔蝶会意,笑吟吟地上前接过玉盒:“娘亲,这是易哥哥的一片心意,您就收下吧说著,她轻轻打开第一个玉盒。
盒盖掀开的瞬间,一股沁人心脾的寒气扑面而来。
直接盒中放著一株通体晶莹如玉的灵草,叶脉间凝结著一层浓浓的冰雾。
“呀,是四百年份的玄冰草!”
崔母登时证住,她是冰灵根为主的三灵根,何尝不知这般年份玄冰草的价值。
市面上普通百年药龄的玄冰草都要数百灵石,而这株四百年的,恐怕价值三千灵石都不止。
但震惊远不止於此。
很快,崔蝶又打开了第二个玉盒,里面平放著一个青玉小瓶。
拔开瓶塞,顿时有一股冰寒刺骨的药香瀰漫开来。
“二阶上品的冰灵丹!”
崔母这次是真的震惊了。
这种丹药可以凝神静气,对冰灵根修士衝击筑基期有奇效。
在有筑基丹的前提下,至少可以將筑基机率提高两成左右,属於有价无市的宝丹。
即便是崔家这样的大家族,想要弄到一粒也要费尽周折。
第三个玉盒中则是一瓶上品补气丹,虽然不如前两样那般珍贵,但也是难得的佳品。
这一瓶丹药,足够支撑一个链气期修士面对同阶时立於不败之地,甚至可以以一敌多,不虞法力枯竭。
“贤侄。这太贵重了,万万不可!” 崔母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她虽然是崔家嫡脉子弟的正妻,但平日里用的也不过是些普通的修炼资源,何曾见过如此大手笔的见面礼。
李易温和一笑:“伯母不必介怀。这些不过是些身外之物,若能对伯母的修行有所帮助,就是它们最大的价值了。”
看著李易如此重视与母亲的第一次见面,崔蝶心里好似吃了蜜一般。
她偷偷拉了拉母亲的衣袖,小声道:“娘亲,您就收下吧。易哥哥为了准备这些礼物,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呢。”
崔母这才回过神来,看著眼前这个谦逊有礼,行事大方的年轻人,眼中的喜爱之色更浓了。
她轻嘆一声:“既然如此,那我就厚顏收下了。贤侄以后常来坐坐,就当是自己家一样。”
李易恭敬地应下,心中却暗暗鬆了口气。
这次见面礼他精心准备了许久,只要崔蝶高兴,一切都是值得的!
后宅深处,崔蝶的闺房掩映在一片翠竹之间。
李易隨著崔蝶穿过曲折的迴廊,推开那扇雕著兰的木门时,一股清幽的香气便扑面而来。
不是脂粉的甜腻,而是混合了灵药与香的清雅气息,让人闻之精神一振。
“易哥哥你隨便坐,我去泡茶取些灵果。”
李易站在门口略作迟疑,终究还是走了进去。
虽然与很多女修都有过接触,但都是在其它场合。
此刻置身於崔蝶的私人空间,李易才真切感受到,这竟是他穿越到这方修仙世界后,第一次真正踏入一位女修的闺房。
房间不大,却处处透著精心布置的巧思。
西墙上掛看三幅笔法飘逸的山水图。
中间一幅绘的是《仙海听涛图》,笔触苍劲有力,远山如雾,近水含烟。
左侧一幅《雪夜访仙图》则透著修土求仙的坚毅右侧《风雨古渡图》用墨淡雅,將烟雨朦朧之美与行旅的艰辛表现得淋漓尽致。
风格各异,却都透著或超然物外或心性坚毅的仙家气韵。
东侧的多宝阁上错落有致地陈列著数十件精巧摆件。
有白玉雕琢的各种灵宠,也有木雕的顽童,或捧桃、或戏蝶,憨態可。
最多的是宫灯。
青玉雕的莲灯、灵木雕琢的走马灯、琉璃烧制的牡丹灯,足足有十二盏之多。
每一盏都不过巴掌大小,却做工精细至极。
李易不禁想起坊间传闻:崔家始祖青元子本是凡俗界一位宫灯匠师,因缘际会才踏入的仙途,最终修炼到元婴后期。
眼前这些巧夺天工的迷你宫灯,无疑为这个传说提供了最好的佐证。
最让李易惊讶的是房间的洁净程度。
青石地面光可鑑人,可说纤尘不染。
窗台上的古瓷瓶晶莹剔透,连一点泥垢都看不见。
梳妆檯上,一把灵木梳静静地躺在锦帕上,梳齿间无任何的断髮与油腻。
就连墙角摆放的灵植,叶片上也看不到半点灰尘。
很明显,这种乾净不是刻意为之的做作,而是主人长期保持的习惯使然。
继续观察。
床头的小柜上整齐地摆放著几本线装书,最上面那本《灵草图谱》还夹著一枚精致的书籤,显然刚刚翻阅过,墙边的矮几上放著一把山水团扇,扇面上绘著几枝淡雅的梅与一个持剑远望的美艷侠女。
眉目如画,杏目红唇,衣袂飘动中透著一股冷艷的英气。
穿的是红衣,相貌与崔蝶有七八分相似。
李易轻轻拿起,绳上串著几颗晶莹的玉珠,轻轻一晃就会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忍不住想像崔蝶执扇轻摇时,玉珠相击的悦耳声音。
“易哥哥,在看什么?”
崔蝶端著茶盘走进房间,见李易愜愜出神的样子,不由好奇地问道。
李易回过神来,轻笑道:“没什么,只是觉得蝶儿的房间处处都透著精致,连这团扇上的画都这般有意境。”
崔蝶眨了眨眼睛,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红晕:“哪里精致了?不过是个普通的房间罢了。”
话虽这么说,但眼角眉梢却掩不住被心上人夸讚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