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目光扫过,发现这些人大多神色凝重,
有的在蒲团上闭目养神,有的则低声交谈,显然都在为接下来的考核做准备。
通过这些人的交谈,李易得知,炼气七层者面对的是铁背龟壳。
八层为铜甲龟。
九层则是银纹龟。
炼气圆满之境,才是最难对付的血鰲龟壳。
倒也公平。
正当李易准备上前时,目光忽然在人群中捕捉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嘴角顿时付出一丝笑意。
“没想到竟在此处遇见故人?”
此刻,拍卖会上认识的韩二牛正憨头憨脑的四处打量。
不过当初他戴了人皮面具,就算见面对方也认不出他。
李易找了个角落盘膝坐下,开始闭目养神。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幽兰香气飘入鼻尖,紧接著耳边传来酥软如蜜的声音:“道友?”
声音有些熟悉。
李易睁开眼,发现一名宫衣女子正站在自己面前,笑意盈盈地看著自己。
精致的五官如画中仙子,既有温婉柔情,又透著几分清冷疏离,赫然是灵舟上曾有一面之缘的鈺仙子。
“仙子是在与在下说话?”李易略显异,起身抱拳行礼。
宫装女子掩唇轻笑,嗓音如清泉漱耳,“奴家崔鈺,出自云乾山崔氏。”
她眼波流转,“不知可是青竹山坊市的李道友?”
李易心头微震,面上却不显,只是点头表示正是自己。
“难怪飞舟上那些散修对她敬畏有加,竟是崔家贵女。”
但转念间,他忽然意识到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自己虽为崔家客卿,却从未踏足云乾山长生谷,对方如何能一眼认出自己?
他目光微凝,“恕在下冒味,仙子如何识得李某?不知你与蝶儿,嗯,不知你与崔蝶仙子是何关係?”
崔鈺闻言一证,美眸中闪过一丝论异:“七姐姐竟未向你提起过奴家?”
李易眉,心道什么乱七八糟的,崔蝶为何要跟我提起你?
“七姐半年前传讯回家,说在青竹山觅得一位符道天才。”崔鈺说著取出一枚留影玉简,灵力注入后浮现出崔蝶与李易的虚影,“你看,七姐连你的画像都绘製在內。”
李易定晴一看,画中人身著青衫执笔绘符的侧影,不是自己又是何人?
只是这画像明显是暗中偷拍,连他本人都未曾察觉。
不过李易转念一想,心中又升起几分疑惑。
这崔鈺为何会隨身携带刻有自己相貌的玉简?
他与崔家素无往来,更不曾与这位崔家嫡女有过什么交集。
更令他在意的是,先前崔蝶明明说过要参加这次修盟试炼,可直到现在都不见踪影。
以崔蝶的性格,既然说了要来,断不会无故缺席。
这其中,莫非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隱情?
李易正欲追问,忽闻天际传来一声清越鹤,如金玉相击,响彻云霄。
崔鈺神色骤变,急声道:“第三关要开始了!”
她匆匆福了一礼,“李道友,容后再敘。”
说罢广袖一展,化作一道流光远去,唯有那缕幽兰暗香仍在鼻尖縈绕。
抬头望去,但见云霞之间,一只通体雪白的灵鹤振翅而来。
鹤背上立著个约莫十三四岁的青衣小童,手捧玉册,衣袂飘飘,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那灵鹤落地时双翼捲起的气流,竟让在场修士的衣袍都猎猎作响。
小童目光如电,在眾人面上一扫而过,声音虽稚嫩却透著不容置疑的威严:“第二关通过者二百六十二人,现启第三关一一悟性试炼。”
话音未落,他手中白玉拂尘轻轻一扬。
雾时间地动山摇,演武场上青石地面如波浪般起伏,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数百块丈许见方的石板竟如活物般向两侧滑开,露出下方错综复杂的机关齿轮。
精铁索道相互咬合转动,发又出令人牙酸的“咯吱”声。
仿佛有头蛮荒巨兽正在地底甦醒。
待尘埃落定,场中已凭空升起近三百座青灰色石屋。
这些石屋形制统一,皆是两丈见方,通体由某种奇异石材打造,表面布满各种异兽灵禽。
每座石屋仅开一扇小门,內里隱约可见蒲团、案几等物。
“诸位,入內后各有古籍图册四卷,可任选一卷参悟。”
童子袖袍再挥,无数流光分別没入石屋,“案上有笔墨纸砚,限时三个时辰,將所悟录於纸上。”
他特意加重语气,“切记,超时未出者,视为放弃。”
环顾四周,李易发现那些石屋中已经有不少修士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
他也不再耽搁,隨意选了一间石屋,推门而入。
屋內陈设简单,只有一张石桌和一把石椅。
石桌非常的乾净,可说一尘不染,上面摆放著四本图册类的书籍,分別是丹、符、器、阵四种职业。
除此之外,还有一套符师级別的笔墨纸砚,显然是供修士记录所悟所用。
“这一关完全是为家族子弟设置的啊!”
李易忍不住在心中吐槽了一句。
散修大多资源匱乏,哪有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这些修仙职业?
除非是天赋异稟,否则很难在这一关脱颖而出。
不过他倒並不担忧。
作为二阶符师,又继承了徐管事的丹道记忆,这些考核內容反而正中下怀。
“写炼丹的领悟绝对不行!若是展现出过人的丹术天赋,恐怕会被岛主府直接扣下,成为他们的专属丹师。”
表面上,丹师可说人人敬重,
实际上,一辈子都得为灵电岛以及修盟炼丹。
多可怕?
相比之下,制符就不是那么惹眼了,他是二阶符师。写制符感悟即可!
拿起紫毫符笔。
笔桿温润如玉,笔尖柔软坚韧,显然是上等材料製成。
“这等符笔,若是放在修仙集市中,少说也得值上百灵石,如今却隨手拿来给散修使用,修盟果然財大气粗。”
他深吸一口气,將心神渐渐沉静下来。
符篆的绘製,讲究的是心静如水,手稳如山。
稍有分神,便可能导致符篆失效。
李易闭上双眼,脑海中浮现出一张基础的风刃符的符文结构。
笔尖蘸墨,他手腕轻动,笔走龙蛇,一张带有一柄锋利小剑的风刃符很快便跃然纸上。
一笔符成。
不过,这次考核的重点並非符篆绘製,而是悟性测试。
绘符只是他一时兴起,想要验证一下自己的水平罢了。
收敛心神,李易重新拿起符笔,开始在纸上书写自己对符篆之道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