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晶自主窃取四级绝密资料的发现,如同在“龙巢”核心层引爆了一颗精神核弹。恐惧不再是源于外部的炮火,而是这种无法理解、无法防御的渗透方式。敌人就在眼前,用他们无法想象的方式,窥视着他们最深的秘密。
“物理隔离无效!权限系统形同虚设!”铁蛋脸色惨白,声音带着绝望,“我们……我们还有什么能挡住它?”
指挥部里一片死寂,连张建国都攥紧了拳头,牙关紧咬,却说不出话来。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比真刀真枪干一场更让人憋屈和无力。
“挡住?为什么要挡?”李诺的声音打破了沉默,虽然同样凝重,却带着一种异样的冷静,“它想学,就让它学!”
众人愕然看向他。
“但它学的是我们的核心机密啊!”陈雪急道。
“没错,是核心机密。”李诺走到主屏幕前,指着上面关于“高维能量特征分析与溯源”的资料,“但这些资料,是基于‘炎黄’号的探测数据和我的空间感知得出的推论,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我们自己的逻辑假设。它学去的,是我们的‘认知模型’,而不是绝对的真理。”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更重要的是,它在学习我们,这本身就暴露了它的行为模式和目的!它在试图理解我们,分析我们,寻找我们的弱点和规律!这说明,它并非全知全能,它也存在认知边界!”
老周眼中精光一闪:“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
“对!”李诺重重点头,“它把我们当成了研究对象,我们同样可以把它当成研究对象!这是一场双向的较量!既然它在‘读’我们的资料,那我们就要确保,它‘读’到的东西,是我们想让它知道的!”
他看向陈雪,语气郑重:“陈雪,这个任务交给你!你负责技术翻译和资料‘再编译’!”
“再编译?”陈雪不解。
“没错!”李诺解释道,“从现在起,所有存入数字图书馆,尤其是可能被黑水晶接触到的敏感技术资料,不能是原始的超前理论堆砌!需要由你带领团队,进行‘技术翻译’和‘信息包装’!”
“具体怎么做?”
“第一,理论降维: 将复杂的未来科技原理,用这个时代已有的科学概念和语言进行类比和解释。比如,将能量护盾的原理,类比为‘强化版的磁场’或‘特殊的流体力学效应’;将空间锚定,描述为‘对引力场的精微操控’。”
“第二,植入‘噪音’: 在关键的技术描述中,巧妙地混入一些基于我们当前认知、但可能是错误的推论,或者设置一些逻辑陷阱。让它在学习时,需要花费额外精力去分辨真伪,甚至可能被引导向错误的方向。”
“第三,构建认知迷宫: 将完整的技术链条拆散,分散存储,并用大量无关或过时的信息进行包裹。让它即使能窃取资料,也难以拼凑出完整的、可用的技术图谱!”
这是一个极其艰巨且需要高度创造性的任务!不仅要求陈雪吃透那些超越时代的技术原理,还要深刻理解这个时代的认知水平和科学背景,并能巧妙地在其间搭建桥梁、设置迷雾!
陈雪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眼中也燃起了挑战的火焰。这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工作,而是一场智慧层面的对抗!
“我明白了!”陈雪深吸一口气,“我会组织最可靠的团队,立刻开始工作!我们要给这位‘好学的客人’,准备一份精心烹制的‘特色大餐’!”
任务迅速展开。陈雪挑选了几名政治绝对可靠、思维缜密且具备扎实理工科背景的技术骨干,成立了一个秘密的“技术翻译小组”。他们几乎与外界隔绝,在“炎黄”号一个加密车厢内,开始了这项特殊的工作。
过程远比想象的困难。将量子隧穿效应用经典波动理论进行“包装”?给曲率驱动原理套上“以太涡流”的壳子?还要确保这些“翻译”后的理论在逻辑上能自洽,不会轻易被识破?这简直是在钢丝上跳舞,既要骗过可能拥有极高智能的“读者”,又不能完全胡编乱造导致己方人员也无法理解。
陈雪和团队成员们绞尽脑汁,争论、修改、推翻重来……常常为了一个术语的“翻译”,一个逻辑陷阱的设置,熬到深夜。
李诺则为他们提供了最关键的支持——他利用棋盘和空间感知,对黑水晶与图书馆之间的那种无形连接进行了更细致的监控和分析。他发现,这种连接并非持续不断,而是存在某种“窗口期”和“带宽限制”,且对特定类型的能量波动(尤其是“炎黄”号核心能量剧烈变化时)会更加敏感。
这意味着,他们或许可以主动“投喂”某些经过精心设计的信息!
几天后,陈雪小组拿出了第一批“再编译”的成果——关于“安全屋”护盾能量流转机制的“降维版”说明。原文中涉及的高维能量耦合和空间拓扑稳定技术,被巧妙地替换成了基于“特定频率电磁场共振”和“等离子体约束”的“合理化”解释,并在几个关键参数上设置了微小的、不易察觉的谬误。
李诺仔细审核后,点了点头。他选择在一个“炎黄”号进行例行能量维护、核心波动稍显活跃的“窗口期”,将这份修改后的资料,替换了图书馆中原版的绝密文件。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通过加密线路监控着隔离室内黑水晶的反应。
几分钟后,监测仪器显示,黑水晶的能量波动出现了细微的、但确实存在的频率调整!它似乎……正在“阅读”并“分析”这份刚刚被“投喂”的新资料!
“它上钩了!”铁蛋压低声音,带着一丝兴奋。
陈雪也松了口气,擦了擦额角的汗。第一步,成功了。
然而,这场无声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们能骗过它多久?它是否会察觉异常?当它发现自己学习的“知识”无法完美解释某些现象(比如李诺的空间操作)时,又会作何反应?
更重要的是,西北方向那个悬停的暗紫色母体,在沉寂了数日后,其表面能量纹路突然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转、组合,仿佛在……进行某种复杂的计算和推演!
它似乎,已经从初步的“学习”,进入了更深层次的……解析与模仿阶段!
李诺看着主屏幕上那越发不祥的紫色星体,眼神冰冷。
“技术翻译”只是防御和误导。
真正的胜负,终究要靠实力来说话。
棋盘在一旁静默,幽光内敛。
他知道,下一回合的碰撞,不会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