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内容正在手打中,当您看到这段文字,请您稍后刷新页面看是否已经更新,如果长久未更新,请通过下面反馈联系我们!
特殊时刻,请大家多多收藏支持:() 三月天
“倩倩待在家,还不是因为你总让她挑工作,高不成低不就?” 王奶奶不依不饶,“人家陈慧跟建业处对象,还义务给孩子补课,你家倩倩要是有这觉悟,也不会在家啃老。”
张婶被说得哑口无言,只能悻悻地闭了嘴,心里却更嫉妒林家了。她暗暗盘算,一定要让邻居们别给林家投票,不能让他们顺顺利利当选。
可张婶的小算盘,根本没人买账。投票箱刚设在社区办公室门口,就有邻居陆续来投票。王奶奶第一个投了林家,还跟小李说:“林家是真配得上文明家庭,我投得心服口服!”
李叔也来了,郑重地在林家名字后面画了个勾:“建国哥一家帮过我不少,这票我必须投给他们。他们家的家风,值得大家学习。”
之前被秀兰调解过矛盾的赵家阿姨,带着孙子来投票,笑着说:“要不是秀兰姐,我跟孙家早就闹僵了。林家这样明事理、肯帮人的家庭,就该当选文明家庭,给大家做榜样。”
投票的日子里,每天都有邻居来给林家投票,投票箱里的赞成票越来越多。张婶也悄悄去了一趟社区办公室,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敢给林家画叉 —— 她知道,要是她投反对票,被邻居知道了,肯定会被戳脊梁骨。
林家却依旧过着平淡的日子,仿佛评选跟他们没关系。建国照样去家具厂盯工,严把质量关;建业照样打理五金店,热情接待顾客;秀兰照样每天买菜做饭,帮邻居照看孩子;林老太照样去养老院看望王三父母,给他们带点水果;晓阳照样认真学习,周末还帮邻居家的小孩讲题。
有邻居问林建国:“建国,你就不担心选不上?张婶还在背后说你闲话呢。”
林建国笑着说:“选不上也没啥,咱过日子不是为了评个称号。只要家人和睦、邻里团结,比啥都强。”
这话传到小李耳朵里,他更是对林家刮目相看。在评选总结会上,他特意提到:“林家不仅符合文明家庭的所有标准,还拥有难得的平常心,不慕虚名、踏实过日子,这正是文明家庭该有的样子。”
一周后,投票结果统计出来了。社区公告栏前再次围满了人,小李拿着统计结果,大声宣布:“本次文明家庭评选,林建国家庭以 90 的赞成票高票当选!恭喜林家!”
人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王奶奶、李叔等邻居都为林家高兴。张婶站在人群外围,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终还是没忍住,转身匆匆走了。
林家得知当选的消息,没有大张旗鼓庆祝,只是晚上做了一桌子家常菜,全家围坐在一起,简单吃了顿饭。林老太举起果汁杯,笑着说:“当选文明家庭,是社区和邻居对咱的认可。以后咱更得严格要求自己,把家风传承下去,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妈说得对!” 林建国点点头,“以后我们要继续帮衬邻居,诚信经营,教育好孩子,让文明家庭的称号名副其实。”
晓梅笑着说:“以后我放假回来,还继续给孩子补课,多做些有意义的事。”
建业也说:“我会把五金店打理得更好,多搞点便民服务,方便邻居。”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映着每个人的笑脸。林家的文明,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靠日复一日的踏实、和睦、互助积累起来的。这份家风,不仅让他们赢得了文明家庭的称号,更赢得了邻居们的真心认可。
而这份认可,像一粒种子,在安置区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邻居开始学着林家的样子,和睦相处、互相帮衬 —— 李叔主动帮独居老人买米买面,刘阿姨跳广场舞时把音响音量调小,张婶也让倩倩去超市找了份收银员的工作,不再在家啃老。
社区工作人员小李看着这一切,欣慰地说:“评选文明家庭,就是为了树立榜样,让好家风带动好民风。林家做到了,他们不仅是文明家庭,更是整个安置区的榜样!”
雷阵雨过后的夜空格外清澈,星星像碎钻般缀在黑丝绒上。林家小院的灯光温暖而明亮,映着满院的绿植,也映着这家人和睦踏实的生活。他们知道,文明家庭的称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会继续坚守家风,用自己的行动,让安置区的邻里关系更和睦,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