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四月初三,北京城笼罩在一片朦胧烟雨中。养心殿内,檀香袅袅,十八盏宫灯将金碧辉煌的大殿照得通明。嘉庆帝旻宁端坐于龙椅之上,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御案。
嘉庆帝接过奏折,缓缓展开。殿内温度适宜,但他额头上却渗出细密的汗珠。细记载了南洋一带一个名为\"兰芳共和国\"的华人政权近日突然宣布改名为\"中华国\"的消息,以及当地华人群体对此事的反应。
曹振镛捻了捻胡须,小心翼翼地说道:\"回皇上,这兰芳原是乾隆年间广东嘉应州客家人罗芳伯在婆罗洲坤甸所建。起初不过是华人聚居之地,后来自立为国,已历三十余载。据广东方面密报,该政权近日突然宣布更名为'中华国',并铸造印有'中华'字样的铜钱,在当地华人中广为流通。
站在一旁的直隶总督那彦成立刻附和道:\"皇上圣明!这兰芳国地处南洋,远离天朝,向来是我大清子民在海外谋生之地。如今他们改名'中华国',分明是妄图争夺华夏正统,蛊惑人心!
嘉庆帝站起身来,在御案前踱步。窗外雨声渐大,打在琉璃瓦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步,背对着群臣,声音低沉而坚定:\"朕最担心的是,此例一开,他日海外诸国皆可效仿,以'中华'之名行割据之实,我大清颜面何存?正统何在?
嘉庆帝在殿内来回踱步,沉思良久。窗外雨势渐歇,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进殿内。
嘉庆帝走到窗前,望着雨后初晴的天空,若有所思。转过身来,声音低沉而坚定:\"兰芳国改名'中华国'一事,看似小事,实则关乎我大清正统与颜面。朕绝不容许任何人、任何势力,挑战我大清的天命正统!
嘉庆帝回到龙椅坐下,拿起朱笔,在一份奏折上批下\"知道了\"三个字,然后缓缓说道:\"此事就按刚才所议办理。记住,要做得隐蔽,要讲究策略。既要让兰芳国知道我大清的态度,又不能让天下人说我大清容不下一个名号。
殿外,雨后的阳光洒在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养心殿内,一场关于正统与名号、权力与策略的暗流正在涌动。而远在南洋的中华国,对此还一无所知。
三日后,广东巡抚衙门。
蒋攸铦跪接圣旨后,立即召集心腹幕僚商议对策。对兰芳国改名'中华国'一事极为重视,但要求我们暗中行事,不可打草惊蛇。铦面色凝重地说道。
与此同时,北京城内,一场更为隐秘的行动也在悄然展开。
军机处内,曹振镛正与几位军机章京商议细节。要求我们既表明立场,又不失大国风范。镛低声说道,\"王大学士的告示草稿准备得如何了?
大清是一个极度内卷的帝国,从皇帝到官员,那无数层层叠叠的官僚,都只看着满清的内里,都不屑抬头看一眼西洋,更遑论一个小小的兰芳国?
在这些人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外邦皆蛮夷,大清甲天下”。
4月16日,广州,城南。
一座看似普通的岭南院落内,气氛却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低气压。这座院落外表平平无奇,但内里却别有洞天——宽敞的厅堂内,檀木桌椅摆放整齐,墙上挂着南洋各地的地图和航海图,角落里堆放着来自异国的香料、瓷器和珍奇物件。
陈老豆,作为马祖军的大掌柜,作为广州南洋贸易公司的幕后最大的老板之一。
此刻正端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他已然白发满头,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面,依然有着精明与强悍。
厅堂两侧,七位管事神情忧虑地坐着。他们分别是负责东南亚贸易的赵管事、管理蒸汽机厂的王铁匠、掌管龙门吊厂的杜木匠、负责船厂的李船主、经营水泥厂的黄石生、执掌妈祖水手学校的林夫子,以及负责情报联络的吴七。
厅内一片安静,七位管事脸上都有些忧虑。
厅内一片死寂,只有窗外广州城的喧嚣声隐约传来。
陈老豆站起身,走到墙边,取下一幅南洋地图,缓缓展开。,南洋贸易公司能有今日,全赖大家同心协力。如今虽遇大难,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总能找到出路。
厅内陷入沉思,众人面面相觑,都在等待陈老豆拿主意。
七位管事立刻正襟危坐,竖起耳朵。
王铁匠立刻说道:“老豆,莫要生气,我就开个玩笑,莫要当真,莫要当真哈!”
厅内一片沉默,随后赵管事率先拱手,\"陈大家高见!我等听凭调遣!
陈老豆看着众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到主位,重新坐下,声音寒冷:\"诸位,且过一个半月的安生日子。
四位管事齐声应诺。
陈老豆站起身,走到厅堂中央,环视众人,声音铿锵有力:\"诸位,南洋贸易公司能有今日,全赖各位同心协力!今日虽遭大难,但只要我们七人一条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一个半月后,我自有破局之策!在此之前,就按我们商定的三策行事!
窗外,广州城无风,天空阴云密布。
陈老豆从未想过皇帝会过问这种屁事,他总觉得,怕是京城有贵人,看上了南洋公司的银子,所以他已然决定出手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