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齐权臣指南 > 第110章 冯氏事发

第110章 冯氏事发(1 / 1)

太极殿内,晨钟初歇。

文武班列如常,冯子琮肃立文官之首。

当高俨诏命清查河北均田的新策刚刚宣毕,殿内骤然沉寂。

一名朝臣手持板,言辞激烈:“陛下!今科举新进骤得显位,尤以李德林为甚。中书侍郎之位关乎政令起草,均田之事关乎国家根基,岂容新进小吏执掌?恳请陛下三思!”

众臣摒息,目光齐向尚书令冯子琮投去。

却见他眉宇间再无往昔迟疑,霍然出列,斩钉截铁道:

“臣冯子琮启奏:陛下开科取土,拔擢寒俊,乃破门阀积弊、立万世新基之国策!李德林状元之才,众目可鉴;破格擢用,正彰陛下选贤之道!”

“陛下革新田制,乃固国本、安万民之圣断!均田不整,则赋税流失、黔首失所;豪强不抑,则法纪崩坏、社稷倾危!臣愿领尚书台上下力推行,凡有阻挠新政者一一”他目光如刀扫过全场,“当以国法论处之,绝无姑息!”

语毕拱手躬身,姿态谦恭。

殿中一片惊。

冯子琮以宰辅之尊如此旗帜鲜明支持皇帝,连他的亲信都未露半分风声。

你平时可不是这样说的啊,怎么突然改变风向了?

这日朝会在冯子琮强硬支持的话语馀音中结束,似乎没有掀起任何波澜。

一切仿佛在皇权与相权的强强联手下,使事情尘埃落定。

然而,不过数日,风云骤变。

三日后,几份密卷悄然呈至御史台:

“冯子琮府上强占民田三百亩,逼死佃户二人!”

“冯氏姻亲私贩禁铁于突厥,牟利巨万!”

“其子冯慈明受贿篡改刑案,枉法纵凶!”

御史中丞王子宜冷汗渗岑,连夜入宫面圣。

高俨览卷后闭目良久,最终将卷宗掷回案上:

“涉案者皆外姓远戚,与冯卿无涉。此案—压下去。”

王子宜瞳孔一缩,却不敢多言,躬身领命而退。

未料过几日后,邺城酒肆巷陌已传遍“尚书令族亲目无王法”之事!

街头小儿竟唱起讥讽冯家的厘谣。

消息如野火燎原,市井哗然、朝野沸腾。

酒肆歌坊传唱子弟恶行,士族门第私议尚书纵亲,市井唾骂、朝堂窃语汇作鼎沸之声。

邮城震动,冯子琮闭门不出,门可罗雀。

弹劾冯子琮“治家无方”的奏疏如雪片般飞入禁中。

王子宜再度带着条列冯氏累累罪证,求见高俨。

高俨微微皱眉,对王子宜道:“我已令将此案压下去,怎么又问此事?”

王子宜拜倒:“邺城四传,舆言如火,陛下不可不深思。”

高俨默然。

他现在不是为冯子琮身上背着的那些指控而感到担忧,而是感到惊怒。

现在冯子琮那些所谓的罪证反倒是其次,重要的是一一为什么冯子琮刚刚旗帜鲜明的选择表示支持自己的态度,立马就传出这些事?

怎么每回都是这样?

前面的高绰案也是如此,忽然闹得满城皆知。

一旦他想将什么事情推行下去,就会传出莫明其妙的舆论,而且将矛头直指向自己。

试图通过将与他有关之人拉下水,从而攻击他的政策与本意,营造出一种反对他的声浪。

怎么办?

他心中有个呼之欲出的答案一一连皇帝本人都敢算计,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臣子了,必须得出重拳!

高俨逐渐有些理解崇祯皇帝了。

他沉思了一阵,对王子宜道:“仔细查办,一定要将事情原委弄清楚,不可多罚,也不可少罚。”

王子宜领命而去,留下高俨独自坐在含光殿中。

轻敲案上白玉镇纸,他忽问侍立阴影中的刘辟疆:“赵彦深近来如何?”

“回陛下,太傅隐居城南,每日插花烹茶。”

“传旨,”高俨声音无波,“起复赵彦深为录尚书事,命其待命,随时准备入朝。”

几日后,王子宜携对冯子琮控告的调查结果而至。

高俨细细阅读,发现那些罪状多半是虚构,却也有一些确实发生过。

比如冯氏奴仆殴打佃户、占田之事确有,但并没有将佃户逼死。

再比如冯氏姻亲确实有借冯子琮权势,私下向突厥走私,但也没有私贩禁铁,而是生活器具、布匹衣物之类。

其子篡改刑案更是无稽之谈,人家明明在中书省当中书舍人,跟刑案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其他剩下的罪证基本上诸如此类。

属于是有些为人不齿,但终究不至于以重罪判处的程度。

他匆匆看完,问王子宜道:“可有直接牵涉冯尚书令之罪状?”

“禀陛下,并无此等罪状,”王子宜道,“冯尚书令虽齐家有失,而本人始终谨慎持身,未有罪迹显露。”

高俨想了想,指着案上罪状道:“既如此,便依法处之。”

“是!”王子宜躬身答道。

翌日朝堂之上。

高俨端坐龙椅,让王子宜奏报他对冯子琮受到指控的调查。

许久未曾露面的冯子琮正在御前,神情躬敬,仿佛一切与自己无关一般。

王子宜的奏报馀音犹在,罗列了冯氏姻亲、奴仆、子弟的种种不法劣迹。

虽经核查夸大者众,然确有其事的部分一一恃势占田、欺压乡邻、甚至涉及私贩之事,终究无可辩驳。

“陛下,”王子宜手捧卷宗,声音冷硬,“冯府奴强占民田,虽未逼死人命,然殴伤致残属实;冯氏旁支姻亲借冯尚书令之威,与突厥人私贩布帛陶器,虽非铁器禁物,然律法明禁边贸私易,此乃资敌渔利之罪;其子弟骄纵乡里,扰乱法度,更令尚书令府门蒙尘。”

“桩桩件件,证据确凿,皆因冯尚书令治家不严、约束不力所致!臣请陛下圣裁!”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在冯子琮和御前之间来回巡。

“陛下!”冯子琮未看任何人,只将高昂的头颅深深垂下,前额重重触地。

“臣冯子琮,有负圣恩!恳请陛下依律严惩,无论削职、夺爵、下狱,臣皆无怨言!

只求陛下莫因臣之过失,牵连新政推行之大计!”

高俨的目光在他身上凝滞,殿内空气仿佛也随之凝固。

“冯子琮!”高俨掷地有声,带着些许压抑的震怒,“汝身为宰辅之首,上不能体察圣意,下不能约束家小,致使亲眷倚势犯法,败坏德望,祸乱法纪!更兼放任污名遍传朝野,激起物议沸腾,此乃大过!不惩不足以正视听,不罚不足以平民愤!”

“然,”高俨话锋陡转,语气稍缓,“念汝乃先帝老臣,又曾于国家危难之际有功于社稷,辅佐朕躬亦算勤勉。此番事出有因,虽责难逃,亦非汝一人之过。更有宵小之辈,借此生事,以图搅乱朝纲,其心可诛!”

群臣心中凛然,皇帝这话,几乎是明着点出有人在背后操控舆情,针对新政。

几个心中有鬼之人默不作声,装作与自己无关。

高俨稍作停顿,目光如电,斩钉截铁地宣判:“尚书令冯子琮罚俸一年!闭门思过一月!责令其即刻严查门内不法之徒,凡涉事者,一概交由有司依律严惩,不得徇私!”

罚俸和思过看似不重,但闭门思过一月,远离权力中心,罚俸一年更是使其威严扫地“其子冯慈明,先前已被罢官,此番再查出其放纵奴仆、收受不当财物之证,罪加一等!夺一切功名、勋位,永不叙用!其他涉案姻亲、家奴,由大理寺严办,依律惩处!”

此处罚力度适中:保住了冯子琮尚书令的位置和基本体面,但狠狠地削落了他家族子弟的上升渠道,并以朝廷之力严惩具体犯事者。

既回应了民意,维护了法度尊严,打击了冯家气焰,又未将冯子琮本人连根拔起,保留了他作为宰辅的地位。

冯子琮再次叩首,声音艰涩:“罪臣谢陛下宽宥之恩!罪臣领旨,定严加整顿门庭,闭门思过,静思己过!”

“起来吧。”高俨声音低沉。

冯子琮随后在侍从扶下,重新站回班列。

处理完冯子琮,高俨的目光扫过殿中诸公,缓声道:“冯尚书令闭门期间,尚书省政务繁巨,不可无人总领。需一位德高望重、经验丰富之元老坐镇,以安众心,以稳朝局。”

殿内众人摒息,纷纷猜测皇帝会点谁。

只见高俨眼中闪过一丝早已盘算好的精光,下令道:“着,即刻起复宜阳王、太傅,赵彦深!”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星穹铁道:漂亮虫母是寰宇好文学 新概念诡道升仙 特工:从小特务到军统大老板 一切从笑傲江湖开始 消失的我 穿越美漫,但密教主 我在大明当文豪 万界共生之主 诡异世界:林逸和宋佳 浪浪山小妖再走西游路